APP下载

加速发展大关县肉牛生产的思考

2017-05-20凤其友

新农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关县思考发展

凤其友

摘要:要想全面提高肉牛生产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就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肉牛生产。文章以大关县为例,对肉牛生产展开了详细地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关县;肉牛生产;发展;思考

1 大关县畜牧业问题分析

第一,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落后于结构调整目标。其中,大关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牛、羊等草食性畜禽生产的水平不高,且基地生产的标准程度与规模程度都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受资金投入的严重约束,在新技术推广和良种良法配套方面效果十分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发展规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经营的质量偏低,实际经济效益尚未表现出来。

第二,受资金投入的不利影响,导致龙头企业的规模不大,且企业数量不多,严重制约了产品档次的提升。

第三,财政方面因为投入力度不足,而且银行贷款的倾斜力度不够,所以,导致很多具有优势的产业在发展中都面对极大的困难。

第四,大关县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由高素质从业工作人员的参与。根据大关县实际状况分析,农民属于劳动群体,且素质水平不高[1]。另外,大部分农民只会从事低附加值且科技含量不高的简单性劳动,对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及先进科技推广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第五,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在大关县,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不高,而且主要是分散性饲养模式,所以,同市场需求间已经严重脱离,最关键的就是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缺失。

2 加速发展大关县肉牛生产的有效途径

2.1 以增收为核心调整畜牧结构

对新农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大关县畜牧业的生产力布局提出全新要求,根据省市具体规划,与大关县实际情况相结合。其中,应在山区以及半山区全面推广人工种草的模式,积极发展并构建牛、羊等草食畜商品生产的基地。对大关县畜牧生产资源予以全面整合,形成独具畜牧生产优势的产业带,为肉牛生产提供保障[2]。

2.2 全面建设高标准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无公害畜产品的标准》要求建设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本县畜产品竞争实力。强化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力度,严格监管畜牧行业生产资料,坚决不允许使用违禁的添加剂或者是兽药,保证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对企业生产并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给予大力扶持与鼓励,积极申报绿色食品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使得大关县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2.3 灵活应用与推广先进技术以实现畜牧生产科技的全面创新

产品科技水平在畜产品贸易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影响畜产品比较优势主要因素。而有机结合现代化生物技术、常规技術以及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科技升级传统的畜牧行业。另外,在畜牧行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创新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DLY”发展与黄牛冻精改良,开展畜种管理与选育工作[3]。其中,将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作为重要基础,与生产技术推广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与交流。

2.4 注重品牌塑造并全面增强质量

对于市场准入而言,品牌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企业自身形象与实力的重要特征。为此,大关县在发展肉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产业品牌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塑造知名的品牌,占据市场份额。其中,大关县的“琦鑫”清真牛肉品牌知名度较高,同时,还应当实现龙头企业生产的标准化,在技术创新基础上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实现知名品牌的全面创新。通过品牌效应来促进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当提供“抓市场,抓订单”服务,对农业信息网络予以合理利用,为企业以及农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供求信息服务,推动畜产品信息化发展,实现商品快速流通。

2.5 建立并健全服务机制

大关县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建设市场机制、信息机制以及质量监督检验机制[4]。其中,在建设市场体系方面,应不断巩固专业市场、与县外市场相互结合,建立并健全畜产品物流机制,进一步推动畜产品流通。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构建产品质量检验与动物监测中心。根据国家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相关规定,创建畜产品的主产区以及产品质量检测点,形成分级监管网络,拓展畜牧业的生产功能。

2.6 注重组织实施

大关县需要宣传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积极组织符合标准的农户申报退耕还草任务。其中,高桥乡新民村和玉碗镇石灰村是该项目的重点,将村作为单位进行合理安排与组织。经由村与村民小组的研究,以村或者是村民小组为单位,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退耕还草的相关申请,经过初审上报县级人民政府,保证安排的统筹性。畜牧兽医局专业工作人员应正确指导村委会与村民小组,对土地进行丈量,确保退耕还草的面积落实到户。而乡镇也需要全面收集档案资料,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担任管理工作,及时建立档案并归档。

2.7 促进肉牛生产产业的发展

按照退耕还草项目的具体要求,与大关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中,应将退耕还草同大关县牛羊草食牲畜产业的发展相互结合,以保证增强退耕还草的效果,进一步推动肉牛生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关县在肉牛生产中应当积极采取饲养管理的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增强肉牛生产科技含量,与退耕还草项目相结合,在强化项目发展效果的基础上,实现肉牛生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大关县肉牛生产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加快该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该县畜牧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燕.肉牛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措施[J].兽医导刊,2015(6):25-26.

[2]杨春.我国牧区半牧区县肉牛生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C].第八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13:35-39.

[3]刘源.肉牛养殖增产增效行动正式启动——2015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在运城举办[J].中国畜牧业,2015(8):12-13.

[4]陈来华.中国肉牛生产、贸易和需求现状及预测[J].中国动物保健,2015,17(7):6-8.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畜牧局)

猜你喜欢

大关县思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大关县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大关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前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