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迁移的计算教学

2017-05-20唐德志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数点除数整数

唐德志

一、强化正迁移,在操作比较中建构新知

众所周知,小学的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教学中具有内在相似性,其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都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等)。在计算教學中,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各类计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并让学生在多次比较中仔细观察、细心操作,有效建构新知。

二、善待负迁移,在容错纠错中深化理解

对于“负迁移”,更好的做法是暴露它,化解它。

暴露负迁移,直面认知障碍。适当地暴露“负迁移”,巧设埋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在执教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先让学生列竖式尝试做如下两道题:①“4.2+3=”,②“5.32+0.6=”,笔者巡视时发现:对于①,不少学生把“3”写在“2”的下面,而②,学生把“0.6”中的“0”写在了“5.32”中的“3”的正下方。看到了大家的计算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这是由于受“整数的加减法要末(个)位对齐”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笔者引导学生回到情境:一本笔记本4.2元,一支圆珠笔3元,买这两样学习用品共需多少元?学生经过讨论得出:4元2角+3元=7元2角,也就是7.2元”的结论,感知“元要和元相加,角要和角相加”,对上面的两道题也就“豁然开朗”了。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掉入陷阱、暴露错误,产生认知冲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找出问题所在。

化解负迁移,产生正能量。负迁移如果化解得当,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纠错、辨错的过程,明确错误的所在、错误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获得更牢固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时,为比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笔者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1÷0.3”,受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一负迁移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都算成“1.7分”。这时,笔者先组织学生找错,“1.7分”这个得数对吗?学生A通过估计:打电话每分钟0.3元,打10分钟要3元,打20分钟要6元,6>5.1>3,所以打电话的时间应该是大于10分钟,小于20分钟;学生B用乘法验证,都发现1.7分钟是错的。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纠错”,有学生把元转化成角,列式为:51角÷3角;有学生用商不变的规律,分子、分母同乘以10,将原算式转化成(5.1×10)÷(0.3xlO)=51÷3;有学生用画图圈一圈的方法将其转化成51个0.1能圈几圈3个0.1。三种方法都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进行除法计算。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辨错”,学生通过对比正确与错误两种算法,明白“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先把除数化成整数,同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转化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从正反两个方面都有了深刻的理解,负迁移产生了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预见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强调算理算法的同时,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比较,将负迁移现象消弥于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养料。

“为迁移而教”就是要求教师把书教“薄”,整体把握教材,关注知识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让学生学得“少”——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学得好——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得牢——在新旧知识、正面与反面的比较中重组认知结构。为迁移而教,是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教师要充分、科学地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小数点除数整数
小数点添在哪儿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余数比除数小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答案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