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请到草原来

2017-05-20刘秉承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冰雪内蒙古

刘秉承

温饱之余,旅游消费就是小康的生活标配。冬天的大草原开启冰雪盛宴,寒冬的冰雕、滑雪、雾凇成为“聚宝盆”。冷资源 “搅热”旅游淡季。四季游全域游 ,一业旺带动百业兴。“旅游+”战略,加出了新产品新业态,加出了新速度新价值。

冬季来临,冰雪覆盖的草原和山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分外妖娆。旅游新时尚,冬天你到草原来——

到东部区,游林海雪原、观冰雪童话、看百里雾凇;

到西部区,赏冰上芭蕾、听雪地马头琴、玩味胡杨林冰雪风情。

2016年冬,冰雪盛宴在赤峰美林谷率先开启,雪花飞舞的滑雪场上,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音乐舞蹈精彩纷呈,瞬间点燃了游客激情。美林谷为纯天然亚高原湿地环境,每年有近4个月冰雪文章可作。“盛宴”受益者首先是京津冀蒙圈内的游客,冬天多了好去处。

温饱之余,旅游消费已经是小康的生活标配。一向沉寂的内蒙古冬季旅游市场骤然“火”了——

阿尔山“冰雪+温泉”“冰火两重天”,不但能够体验雪地足球、越野车冰雪漂移等冰雪赛事,还可以观赏百里雾凇、探秘千年火山,数十万游客前来赏冰玩雪。“京郊草原,冰雪天堂”冰雪艺术节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霸王河瀑布广场隆重拉开大幕;还有呼伦贝尔的冰雪那达慕、鄂尔多斯的民俗风情、阿拉善的雪后胡杨林……

各盟市冰雪节此起彼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撬动了内蒙古淡季旅游热。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内蒙古,体验零下十几甚至二十几摄氏度的塞外冬寒。“越冷越热情”,内蒙古人将冬季旅游推向高潮。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京张冬奥会准备情况时说:“举办一届冬奥会,将起到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作用。”内蒙古冰雪节应声而起,印证了总书记的预见。

冰雪节点燃了内蒙古四季旅游的“旺火”。在蒙古族的民俗中,新年的火烧得越旺,预示着来年愈加兴盛。冰雪那达慕、冰雪文化节、冰雪大娱乐,是北京冬奥会的激昂前奏,更是内蒙古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圣火”。

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冰雪大天地“短板”并不短

从地图上看,内蒙古位于祖国的正北方。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29个经度,森林、草原、沙漠、冰雪为核心的全生态自然景观一应俱全,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也尽在游中。

其实,内蒙古冬季游一直有,但势单力薄。2007年冬开始,克什克腾旗一直都在举办国际蒸汽机车旅游摄影节,有着200年历史的蒸汽机车“吞云吐雾”,驰骋在内蒙古集通铁路上,让来自国内和美国、德国、法国的万余名蒸汽机车摄影爱好者欣喜若狂,以“速度与激情”追赶着这个庞然大物留给世界的最后背影。

花单不艳。冬季旅游,一直是我区旅游业的薄弱一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人民习惯于选择游赏内蒙古的绿色。

事实上,内蒙古冬雪早、存雪时间长,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大兴安岭、呼伦贝尔一年冰雪期达7个月左右,比冰城哈尔滨还要长近两个月。冬日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被大雪覆盖着,遍地都是冰雪美景。

森林+冰雪,草原+冰雪,沙漠+冰雪,公园+冰雪……揭开银装素裹的盖头,内蒙古冰雪游具备卓尔不凡的气质。

冰湖冬捕,狗拉雪橇,鼻子中喷着白气的驯鹿,皑皑雪原上,原来有这样多的神奇。

热腾腾的焙子、羊杂碎,随处可见的烧麦店,再加上鲜香软嫩的烤羊排、香味扑鼻的烩酸菜,南来北往的游客尽可在观赏冰雪美景的同时,饱尝塞外特色美食,畅饮上等马奶酒御寒。冬季,也是内蒙古的“美食季”。

过去冬季旅游的“短板”,短在我们没有充分挖掘冬季特色旅游产品上,短在未能向外界做好“内蒙古冬季大美”的宣传上,短在思路还未延伸到冰雪游的产业链上。而今,雄厚的冰雪资源一旦被发掘出来,数九寒冬,就成了塞外最美的“旅游季”。可以说,这是“旅游+”在供给侧的一次调整,把短板调成了长板,前景一片大好。

历史文化悠久、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四季四景”,五彩斑斓,亮丽风景线一年365天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联通四面 客引八方

快捷便利是旅游的第一选择。

杭州的陈先生要到包头谈一笔生意,想在呼和浩特停一下,会会老同学。经北京转机,到达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时,只用了5个多小时。老同学接机,沿着宽阔的机场高速公路直奔新华大街,快捷通畅。通过便利的网络,陈先生的员工在网上早早為他定好了旅店。转天去包头的火车票也是网上预订的,动车直达,一个小时走完原来需要两个小时的路程。

对于陈先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光的流逝,往往也意味着商机的流逝。发达的交通缩短旅途用时,是陈先生这样的商务人士的福音。

塞外冬季冰雪游,对没见过冰雪的南方人最有诱惑力。而过去交通的选择需要掂量。以往陈先生对冬日坐火车有些打怵,一个南方人,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坐着“热得恨不得把皮都脱下”的火车到北方,实难消受。陈先生庆幸内蒙古12盟市都有机场,这次塞外行,千里飞越,心神俱爽。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高速一修,经济加速;飞机一飞,经济起飞。”李纪恒书记的话说得简洁生动,直击内蒙古“七网”建设的核心。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绘制了“七网”建设蓝图: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赤峰和通辽至京沈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包银、包西、巴银、锡张、齐海满等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推进高等级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旅游公路、口岸公路、边防公路建设,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等重点机场迁改扩建和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建设,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七网”中的交通网,要实现所有旗县通高速公路,重点城市通高铁,合理半径有机场。这是内蒙古旅游持续发展的交通支撑,有了这“七网”,人流就可以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条件得天独厚。陈先生得知内蒙古正在“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内蒙古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时,竖起大拇指点赞。

“龙须沟”变成“丽水河”

霸王河,有人曾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集宁龙须沟。水臭,两岸堆积如山的垃圾更臭,夏天苍蝇成群,蚊子结队,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游客更是避之不及。

一条臭水沟,坏了一座城的形象。尽管有老虎山、卧虎山、白泉山等公园,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生态环境还是“臭名”远扬。

霸王河的源头纳尔松泉,晶莹清澈,整条河曾有过绵延百里,哺育千顷良田的荣耀,是集宁的秀水、乌兰察布的骄傲。

“十二五”期间,生态意识的觉醒让集宁区下决心治理霸王河。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将手握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的亿利资源集团引进集宁区。到2015年,霸王河生态修复大见成效,不但河道疏通,引来秀水,而且把沿河两侧打造成了绿色景观区,建起了市民广场、岩雕广场、地质广场、岩石广场、五色哈达吉祥广场,还有村庄记忆、村庄故事等乡土文化景点,更依山傍水建起亲水平台、廊桥广场,把鱼塘扩建成垂钓广场。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带,集宁人又找回了自己的骄傲。当亿利人站在巴黎气候大会讲坛上,向世界讲述生态治理的中国故事时,集宁人觉得很亲切,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

2017年初的乌兰察布首届冰雪艺术节,主会场就设在集宁区霸王河瀑布广场,吸引了北京、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及乌兰察布市民近万人。冰雪艺术节活动主要分布在霸王河银桥飞瀑广场、瀑布广场、如意广场3个区域,用地共6万平方米,用冰5000立方米,用雪12000立方米,围绕晶莹世界、雪映红梅、爱情嘉年华等主题建成雪雕27组、冰雕26组、精雕馆精品冰雕31件,实现“冰雪灯三位一体,游购娱一站服务”。

俄罗斯风情演艺、顶尖冰上杂技演出、俄罗斯冰舞、内蒙古乌兰牧骑惠民演出,成为这届冰雪节的亮点,同时推出的“绝色冬季”摄影大赛、特色美食及亲子活动等参与性体验性项目令游客流连忘返。

冰雪艺术节的创新极具张力,不仅补上了塞外冬季旅游的短板,而且为全域旅游、全年旅游、全类型旅游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礎,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对口帮扶、京张联办冬奥会“四大战略机遇”,还会收获叠加效益。乌兰察布依托优越的交通、气候条件,以及冰雪、民俗、红色文化、美食等旅游资源,顺应国家发展冰雪产业、“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巨大市场需求,带动起集宁要塞文化产业园、世界仿真动物乐园、中国·新雅宝路丝路文化产业园、岱海国际滑雪场、兴和苏木山娱雪场和凉城温泉小镇等一批投资近百亿元的冬季重点项目,打造出了一条冬奥冰雪休闲旅游的精品线路。

“十三五”开局,乌兰察布“京郊草原,冰雪天堂”新创意,和其他盟市的冰雪节一并,打开了塞外全域游、四季游的新局面,成为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给北疆经济平添活力。这是一个好兆头,给人无限遐想,催人奋发向前。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冰雪内蒙古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之夜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