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板上的神圣

2017-05-20勤奋的刘小朵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5期
关键词:德格唐卡藏族

勤奋的刘小朵

德格县城地处川藏交界处,很小,小到仅有一万多人口。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里,看上去还不如中等规模的寺庙大。过去,它曾经是一座寺院,名叫更庆寺。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它逐渐由寺院演化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它既没有大型的经堂,也没有自己供奉的主尊,然而却和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是西藏人心目中的圣地。

时光回溯到二百八十多年前,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却吉登巴泽仁时代,这位土司身上很有些神圣的色彩,传说在他52岁那年(公元1729年),正当他统治的鼎盛时期,为弘扬佛法,组织学识渊博、精通佛教经典及藏文书法的名人和上千名雕刻工人书写、刻板、印刷经典,同时开建印经院,开始了一个庞大繁复的文化体系的建构。尔后几代土司续增刻经版,扩建印经院,历百余年,始建成这座闻名世界的藏族文化宝库,也使得这个家族流芳百世。

德格印经院藏书之巨、经典之齐、印版数量之多,均居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除此还有日喀则印经院和拉萨印经院),被奉为神圣的宗教圣地和藏族文化中心。各地信教群众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此朝拜。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之盛名,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作为传统技艺的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拓板唐卡——这是德格印经院的另一个魁宝,院藏的376块旧画版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每一块都显得弥足珍贵。德格在历史上是藏族传统绘画“门”派和“噶玛噶则”(早期称“噶派”)派的重要传承地,特别是“噶玛噶则”画派自18世纪以来,已在德格形成了一个中心,并把藏族传统绘画中的“唐卡”艺术融入刻版之中,是德格印经院木制印版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德格印经院所藏画版大体上可分为“唐卡”、坛城(曼荼罗)、风马(龙打)三大类。

颜料加工组主要是调兑烟墨,研磨、调兑朱砂两种颜料,并及时供应印刷组的需要。调兑烟墨较为简单,只需要在盛放干燥烟草墨粉的容器中加入适量比例的水,然后缓慢加以搅拌均匀即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版原材料选用红桦木。选挺直无节的树干,按所需尺寸先锯成节,然后再锯成4-5cm的板材,就地用微火熏烤脱水后运回家,放至畜粪堆(或池)中沤制,待到次年3—4月,板材性质改变后,将其取出用水煮,再烘干,推光刨平,最后成为成品坯板,加工后的坯板运往印经院,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如今印經院工人也和社会接轨,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只是对于这份工作的考核,依旧保持着原始的那份严格。因为每一块拓版几乎都是孤品,重新制作的周期非常漫长。

德格土司家族走完700年路程后,早已随着摧毁封建农奴制度的历史步伐而寿终正寝了。而传承着藏族文化的印经院,今日依然屹立在德格县城。德格成为今天康巴标准藏语的发祥地,不能不说与印经院丰厚的文化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印刷工由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则放置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纸并准确固定印版与印纸之间的拓面,以及在印版上滚墨,矮坐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过,迅速扬起已印的画页放置一旁,如此周而复始。

书版规格分为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共存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可谓宏大。

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创始人丹巴泽仁虽信奉红教,但他却并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经典。正是因此,德格印经院超过其他几个印经院,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色。

文化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精神观念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经院作为印版史籍的积累保存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文化人也不能替代的作用。印经院的文化底蕴在于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有了印经院,德格在藏族文化史中才有沉甸甸的份量。

猜你喜欢

德格唐卡藏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星星
星星
漫画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