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如何发展“核心素养”
2017-05-20周莺
周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强调“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语文学科在传承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责无旁贷,应该注重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训练,重视批判精神和探究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生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推动实践创新、拥抱健康生活。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发展核心素养可以具体划分为几个具体的步骤。
一、学会采集与处理相关数据,习得知识与技能
语文学科的基本构件是语言和文字,人们使用它们来说明问题、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即便在最为寻常的应用场合,这些构件的组合也都是一种美的艺术。现实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经常忘记推敲语言文字本身,忘记美的感知与把握,而只在意那些所谓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反复从文章中寻找佐证,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并不难懂,学生本可以自主感知百合花的“顽强”,不少语文教师却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寻找相关语句论证。这不仅造成文本整体性的破坏和割裂,也使语文教师陷入反复强调“坚强”而“词穷”的尴尬境地。这样的语文课就常常遭受质疑,有异化为思想品德课的嫌疑。
与此相反的做法是,语文课只是静态知识的简单讲解和文章内容的大致梳理,教材中的文本变成了静态语文知识的训练范本,或是其他学科的拓展材料。比如,《松鼠》上成了生命科学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上成了地理课。学生在语文课堂收获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难以形成相关技能,不利于发展核心素养。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采集和处理相关数据,逐步熟悉文本,感受其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梁衡的《晋祠》为例,学生需要自己直面文本,把握其整体架构和脉络肢节,了解它的体裁和具体表达方法,找出词、句、段、篇之间的逻辑关联,感受文本的美。《晋祠》并不仅仅描写晋祠,还特别详细地介绍了它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格局宏大,思路绵密,学生并不容易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实地观看晋祠一样观察文本,采用俯瞰视角,观察文本的整体架构和主要脉络,将采集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当然,这里所谓的信息只是广义的信息,其实质只是数据。经过教师提示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这些数据逐渐趋于完备。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这些数据结构化。也就是找到数据出现的先后次序、同一数据出现的次数,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到了数据之间的关系,也就发现了文本的结构特色和内在逻辑。
《晋祠》介绍了悬瓮山、晋水、古木、殿堂、台榭等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第一段总写,第二段交代晋祠的历史,第三四五六段介绍山幽、树古、水多清静柔,第七八九十段分写晋祠建筑之绝,末二段再回到对晋祠历史的介绍,在历史回望中赞叹她的优美奇特。首尾照应,层次分明。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优美的自然风景”,一是“悠久的历史文物”。前者是自然环境描写,紧接着,作者遵循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写树、写水。山之美“如屏障似双手,寒来暑往,无论何时拾级而上都能让人心旷神怡”,树之美“古老苍劲,造型奇特”,水之美“多清静柔”,突出了环境之“美”。后者介绍古代建筑,作者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介绍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用一个“绝”字来表达赞叹崇敬之情。
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学生既能了解晋祠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物,又能掌握具体的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最重要的,还可以习得文本分析的技能,进行思维训练。
二、培养批判精神和探究兴趣,注重过程与方法
梳理完文本信息,把握住文章结构,见识了特定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习得了文本分析的某些技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思维训练,语文课就可以结束了吗?梳理和筛选信息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发展这种素养却不是这堂语文课的唯一目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再退一步,回望晋祠和《晋祠》文本,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有些学生可能提不出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两个问题。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短板,也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现实背景: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探究兴趣不足。如何激发批判精神,培养探究兴趣?仍然需要进一步直面文本中的数据。这时,采集数据已经完成,我们还要挖掘数据。前面采集的只是直观的数据,或者说是可见的数据,现在我们要挖掘潜在的数据或不可见的数据。比如,晋祠中有那么多自然风物,为什么非要写这山、这树、这水?除了古建筑“三绝”,晋祠中还有哪些精美绝妙的人工景物?晋祠的整体形制如何?晋祠中的游人有多少?還有没有其他的故事?我们能不能发现不一样的晋祠?为什么主要介绍晋祠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这两个板块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挖掘数据需要改换分析思路,变动观察视角。从直观眼前文本到洞察文字背后的世界,是一个艰辛的转化过程。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养成批判精神,教师不妨将作者和文本假设为居心不良的导游,把师生想象成机敏的游客。一方试图通过文字迷宫把游客引入他们的圈套,到特定场所去观看,同时采购他们期望卖出去的纪念品;一方试图窥探导游的心思,领略他们指画的风景,同时又想发现不一样的美丽。在这样的游戏中,再次直面文本,大胆质疑,学生有望从“误解”走向“理解”,突破文字的屏障,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也走进不一样的晋祠。最终,形成这样几组观念:前后相对、表里不一、高下相形、有无相生。就“文本两个主要板块是什么关系”而言,表面上看,可以找到首段的一句话作为解释,即“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再进一步,“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怎样“浑然融为一体”?这是第一组表里相对。带着这样的问题再去研读文本,学生也许会发现,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这里的山“拥”着晋祠,这里的树“护”着晋祠,这里的水又“漂”着晋祠,它们早已浑然一体。这是第二组表里相对。
能够发现第二组表里相对,探究的兴趣就可以显现出来,探究的过程也就不再乏昧。假如再进一步追问下去,这种趣昧就更加浓烈,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将更有帮助。当然,这深入其里的追问仍然离不开对文本其表的观照。为什么要强调自然环境的优美,为什么要营造静谧和肃穆的氛围?文本中其实已有所明示,原因在于“造化与人工一体”。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强调天人合一,晋词的选址和建设遵循了这个原则,《晋祠》的写作同样遵循了这个原则,并因为遵循了这个原则而别具美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山、这水、这树,只剩下这晋祠,不要说只有“三绝”,就是到处绝妙,也只是一个人造景观而已,除了发出一两句赞叹,游人不会长久驻足,文章也会单调枯燥。
总之,在表里相对、有无相生中,文本探究逐渐走向深入,探究的方法渐次清晰,在富有趣味的探寻过程中,人文积淀得以增强。
三、推动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强化主人翁意识
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是最基本的学习素养。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数据,数据采集、挖掘和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作为基础性的素养,它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学会学习,才能推进合作与探究,才能进一步展开学习和实践创新。
《晋祠》一课的教学,如前所述,不断变换观察视角,调整学习方法,一步步探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艰辛和趣味,习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主合作的兴趣。同时,又了解了历史,领略到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生存智慧与表达智慧。这些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更加深了他们对学习的理解,有利于创新实践,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
健康的生活需要健全的素养,健全的素养来自于循序渐进的不间断学习。就语文学科而言,学习需要以语言文字为出发点,从最基本的态度和方法开始。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主题思想,满足于文本的简单梳理,人是语文课程的尺度,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关键中的关键,要习得数据搜集、处理、转化和理解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