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专访吉利销售总监汉肯?塞缪尔森先生吉利销售总监汉肯?塞缪尔森先生
2017-05-20
中国汽车品牌几次尝试在欧洲站稳脚跟都以失败告终,您认为吉利打造的Lynk&Co这个品牌为何能够成功呢?
目前还没有任何中国品牌拥有在欧洲立足的技术能力,但是与沃尔沃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两个品牌共享的CMA平台和发动机技术从2013年就开始在哥德堡的中国欧洲汽车技术公司(China Euro Vehicle Technology)进行研发。当然单单靠技术科技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提供一些革新的东西,一方面是汽车本身,一方面是一套全新的销售模式,它为我们带来了非常高的可信赖性。
在我们看来,这个品牌的第一辆汽车,那款紧凑级SUV并没有如同您说的一样具有很明显的革新性,您怎么看?
说实话,革新性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单词,虽然这款车不能被给予一个完美的评价,但还是非常出色的。
因为什么而出色?
和之前说的一样,通过与沃尔沃的合作,我们可以提供非常豪华突出的科技,并结合独特的设计。
然后達成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
当然,通过全新的销售模式可以节省下一半销售成本,原本的销售成本占一辆车价格的25%,我们会把这种成本优势反馈给客户,并提供豪华的科技。
您能详细说明一下这种科技吗?
这款SUV配备了非常现代化的3缸和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时还提供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驱动的车型。
那么所谓的革新化就是能为欧洲提供一辆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而价格只有35000欧元的SUV吗?或者还有其它方面?
不能完全这么说。我们当然会为纯电车型设立一个续航里程的目标,至少为350公里,具体的我现在还不能确定,最终是要通过市场环境来研发出纯电驱动的车型,它一定会非常出色,在这之前我们会在2018年末向欧洲提供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我们将首先提供传统的驱动方式。(传统驱动方式为一台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台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分别达到180马力和197马力,同时一台15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也在计划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基础上搭载一台55千瓦的电动机,它的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了中国所要求的50公里。)
其它车型什么到来?
从2019年开始会陆续推出新车型。
同样是一款SUV吗?还是一款轿车?
将会是一款时尚的轿车。
同样是沃尔沃科技搭配一个便宜的价格吗?您同时不担心公司内不同价格的竞争吗?
目标群体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首先针对的是大城市中生活的25岁-35岁甚至更年轻的人群。
但这适用于一个目前为止品牌还不够知名的SUV吗?
当然,我们的目标人群是那些把一台笔记本电脑看的比自己车还重要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认为现在的车型不能提供给他们所期望的科技感和互联功能,而Lynk&Co可以做到。在我们看来,目标人群不只是希望将智能手机与汽车连接到一起,还能通过智能手机将汽车连接到网络世界中。
这具体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的汽车帮助车主在旅游目的地周边找到空车位,或者显示出价格最便宜的加油站,或者再提供一个客房预订服务。我们的汽车将会成为网络交流的一部分。
这样就会有很多年轻的汽车买家登您的门吗?
是的,因为我们还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销售模式,我们清楚地知道年轻人在用传统方式买车时会产生一些属于他们的麻烦。
这种模式看起来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用使用费取代了现金价,类似智能手机,您只要支付两年的月分期,也可以将您的车置换成一辆新车,我们会紧跟潮流。
然而一部智能手机在期限之后仍然属于我,而Lynk&Co呢?
它不会属于您。当然您可以购买它,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每一个市场都提供单品的净价格,它没有任何优惠,没有特别版,没有多版可选,这样可以保证持续更新。另一方面,我们为01车(第一款SUV)提供了10款固定车型,所有车型都进行全方位配备,每款都拥有不同的发动机配置,在外观上也相互有所区别。这样的话产品档次区分的逻辑性会非常清晰,而且为我们节省了制造成本。
让我总结一下,也就是如果我想要最强的动力系统搭配简单的配置是无法实现的?
是的,没有这种车型。
人们在哪里可以买到Lynk&Co的汽车呢?
我们主要的销售途径是互联网,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几个销售点,比如在购物中心或者城市中的商业街,你不会在城市郊区看到传统的汽车4S店。
对于德国这样的市场您需要多少个销售点?
约100个服务点,它们同时提供试驾服务,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还没什么名气。
这么多服务点却不提供任何车间,那么Lynk&Co车需要在哪里进行维修保养呢?
如果沃尔沃的经销商来接手会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一箭双雕,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经销商的车间,一方面顾客也会感到高兴,因为一个豪华厂商在照顾他们的汽车。
那顾客还需要进入传统的汽车4S店吗?
不用,因为月供包括了取车和送车服务。
您为Lynk&Co制定了怎样的销售目标?
当我们实现通过全面的车型供应登录世界上所有重要市场的时候,我们有能力每年销售50万辆汽车。
如果明年在中国市场的起步失败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随后您还会在欧洲市场尝试吗?
我没有预见过这种情况发生,而且我不认为它们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