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旬退休特级教师梁阜球与他的课本剧

2017-05-19李青平阳锡叶

湖南教育·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涟源市课本剧课题

李青平 阳锡叶

湖南省涟源市第二小学六年级24班在该市可是小有名气。这个班的孩子们,5年内共编演了6个课本剧,童话歌舞剧《鹬蚌相争》成了传统剧目,公演过5次。班上的谢智鹏和石舒琴还成为了小明星,分别被称为演渔翁的“专业户”和演妈妈的“专业户”。而像这样的小明星,全校每个班都有几个。

孩子们爱课本剧,更爱梁爷爷。平时,只要梁爷爷在教室门前瞅一下,孩子们就齐刷刷亲热地叫唤:“梁爷爷、梁爷爷!”路上相遇,孩子们一定要和梁爷爷握一握手。有时没注意,走过了头,他们都要回过身来亲昵地叫一声再走。

孩子们口中的梁爷爷,名叫梁阜球,今年81岁,退休前是一名心理学特级教师。他正是涟源市二小课本剧的发起人。自2007年起,他与涟源二小一帮老师以课本剧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发表论文80余篇,編写课本剧100余部,让一所普通学校课程改革声名远扬。

“感谢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打发我晚年的时光,送走最后的岁月”

还是在2004年暑期的时候,梁阜球听取了新课程改革讲座,就萌发了编写课本剧的念头。

2007年春,他找到涟源二小,与学校老师排演了第一个课本剧,深受孩子们喜爱。

2010年上学期,涟源二小校长李辉与梁阜球一见如故,对他的举动深表敬意,并挑选得力教师组成课题小组。

刘胜娥,时任二年级24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自告奋勇担任课题主持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课文《三个儿子》改编成剧本《神秘的老奶奶》,既保持原作精髓,又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渗透在台词里。刘胜娥以此为主要教学策略上了一堂观摩课。学生表演活灵活现,小观众激动不已,听课者耳目一新。

梁阜球和课题小组成员倍受鼓舞,决定挑战陈旧古板的教学方法。2010年8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他们举办《教育规划纲要》课本剧汇报演出,新排了《小丑伯伯》等7个剧。

2010年12月,他们向有关领导、新闻媒体、部分学校代表作了不同寻常的演出,场上不时爆发出掌声和惊讶声。这引起了领导和媒体的关注,更让师生看到了课程改革的曙光与校园戏剧的魅力。

2014年10月17日,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会上,涟源市第二小学的“小学课本剧编演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作为年纪最大的参与者,评委请梁阜球讲几句话,时年78岁的他不好意思地说:“感谢涟源二小的领导和老师,让我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打发我晚年的时光,送走最后的岁月。”

如今,课本剧编演在涟源二小已形成浓烈气氛。2016年元旦、六一儿童节,全校42个班2800多名学生举行了“立德树人课本剧展演活动”。每个班都有剧目参与,形式、内容百花齐放,创意迭出。

“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我们民族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

24班是梁阜球常驻的学习园地,他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下午第六节课后,他坐在教室里,看孩子们写作业,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谁的课桌坏了,他会从家里带来锤子、钉子帮着修理。他还和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练粉笔字。

24班常在教室里排剧,邻班的孩子喜欢去看。有个叫欧阳雪菲的女孩很羡慕,很想自己写个简单的剧,邀几个伙伴演。当时她才9岁,念四年级。

她尝试写了个童话故事《小鸟历险记》,后来感到小鸟种类太多了,就改成《小燕子历险记》。她把剧本交给班主任袁艳峰老师看。袁艳峰鼓励她,和她一起商量,并请梁阜球进行加工整理。

梁阜球很乐意做这件事,帮她们修改了剧本,剧名定为《还不会飞的小燕子》。排练中,孩子们有个“特大”发现,他们郑重地向梁阜球指出:“梁爷爷,您帮我们修改的剧本,有一点不符合实际,就是小灰兔帮小燕子的忙,把它从刺蓬坑里拉出来,不可信。小灰兔尾巴太短,改为小松鼠好。”梁阜球眯起眼睛说:“好!”孩子们乐得跳起来。

孩子们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及合作学习精神给梁阜球一种无形的鞭策。他常感言:“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我们民族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作为一名老师要有担当。”

2008年秋的一个晚上,他看完电视连续剧《大国崛起》割让台湾部分时,彻夜难眠。他查阅资料,反复构思,写下剧本《孩子,你一定会回来的》,主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渴望“孩子台湾”早日回归到“祖国母亲”怀抱。这个剧多次公演,获一致好评。后来,参演的孩子们念初中了,剧目更名为《痛彻心扉》,又两次在地、市级历史教学研讨会上表演。

2016年5月30、31日,在涟源二小“立德树人课本剧展演活动”中,校长李辉将梁阜球介绍给孩子们。全场欢声雷动,报以热烈的掌声。梁阜球精神焕发,深感孩子们的掌声是最高的奖赏。

“如果我现在拜拜了,还不心甘”

2014年9月底,湖南省教育规划办建议对课题“小学课本剧编演研究”进行公开出版。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学,经过几年努力,将出一本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书,大家心里都涌动着一种自豪感。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答应出版此书,并将内容进行调整,读者对象由教师改为广大小学生,书名为《精彩的故事演出来》,作者为涟源市第二小学课题组。

为给孩子们、给课程改革奉献一本内容崭新的书,梁阜球三次去长沙。用老年证免费乘公交车,吃10元钱一份的盖码饭,不畏艰苦地进行校对工作。

2015年6月,书稿终于付印。当年,他还亲自跑到记者办公室,送上此书。他说:“如果我现在拜拜了,还不心甘,我还要做好多事情。”他觉得,课本剧研究越深入,前景越广阔,课本剧编演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可打开课程改革的一片新天地,给校园文化带来一派生机。

梁阜球总觉得现在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太单调,孩子的心田需要艺术的滋润。为此,他还立志编写一批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本剧,汇集成书。他说,这一目标,给他以生命的力量。

猜你喜欢

涟源市课本剧课题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涟源市以赛助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涟源市古塘乡首个邮政自助银行开业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