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7-05-19刘晓凤
刘晓凤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西安 710061)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刘晓凤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西安 710061)
目的:观察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患者单独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利培酮组患者单独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和TESS量表评分,以评价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86.4%,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4.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3.6%,显著优于利培酮组31.9%;其他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于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有所差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感染、变性、血管病、外伤、肿瘤等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这类疾病在精神科占有较高的发病比例,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遗忘综合征、人格改变、情感障碍、精神病性症状、行为障碍等,往往也会伴有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1]。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且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选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观察比较两种药物在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88例,其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26~81岁,平均(58.7±14.4)岁,病程1.5至2.8年,平均(1.0±0.3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简明精神评定量表( BPRS)≥18分;病前无其它精神病史,排除重症性精神病;入院前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且在住院期间未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试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4例。阿立哌唑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26~75岁,平均(56.8±13.5)岁,病程2月至2.8年,平均(1.2±0.3)年;其中阿尔兹海默病7例,脑血管病8例,脑炎10例,脑外伤8例,脑肿瘤9例,多发性硬化2例。利培酮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7~81岁,平均(59.2±16.7)岁,病程1.5月至2-3年,平均(0.9±0.41)年。其中阿尔兹海默病5例,脑血管病6例,脑炎12例,脑外伤6例,脑肿瘤12例,多发性硬化3例。所有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表现为抑郁焦虑、意识障碍、妄想、幻觉、错觉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类、精神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评价指标
3.1 疗效评价: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痊愈:PANSS评分减少≥75%;显效:PANSS评分减少50%~74%;有效:PANSS评分减少25%~49%;无效:PANSS评分减少<25%。
3.2 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体重增加、便秘、肝功能异常等。
结 果
1 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的评分值,且两组患者的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器质性精神病症状均有改善。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86.4%,在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4.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药物都有不同程度轻微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嗜睡、体重增加、便秘和肝功能损伤上,两组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注:与阿立哌唑组比较,*P<0.05
讨 论
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多种病因均能引起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相对复杂,且随着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这给诊断和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病变轻者易出现误诊现象,而病变重者可危及生命[3]。这类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发现原发病,其次要选择安全有效的诊治方式[4]。
临床上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方法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阿立哌唑是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双向调节多巴胺系统,是多巴胺递质的稳定剂。其可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降低多巴胺神经元兴奋程度,进而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5]。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轻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6]。利培酮为苯并异噁唑衍生物,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7]。作为经典的抗精神分裂药物,其对D2受体的拮抗作用可改善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而其对5-HT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降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并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8]。
与精神分裂症等功能性疾病相比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出现在大脑,且往往也会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器质性疾病。由于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此类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药物不良反应也相对容易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从小剂量开始给药,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加药,如果给药剂量过大或者加药速度过快,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和4周后,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的评分。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86.4%,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4.1%,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都能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且疗效相似。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反应的人数少于利培酮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体重增加、便秘和肝功能损伤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利培酮组多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而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因此对于偏瘦、失眠、兴奋躁动的患者宜选用阿立哌唑。
[1] Baozeng AN.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5,7(20):150-151.
[1] 陈智敏, 冯竹娥, 王兴生.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152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3, 53(6):75-76.
[3] 汪丽仙.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2):6-7.
[4] Dong-Fang LI, Zhou JX, Chen QH. A study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ain organic mental disorder[J].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6,15(7):621-624.
[5] Liu L. O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aripiprazole schizophrenia[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5,7(9):216-217.
[6] 李贵斌, 张 晓.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3):360-361.
[7] B astert E. Forensic patients with organic brain disoders[J]. The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1,12(1):23-27.
[8] 杨长荣. 解郁安神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J]. 陕西中医, 2015,36(3):291-292.
[9] 钟智勇, 张 明, 王继辉,等.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9):6-7.
(收稿:2016-2016-08)
精神障碍/药物疗法 @阿立哌唑 @利培酮
R749.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