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论语》理解教育

2017-05-19易漩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论语榜样孔子

易漩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教学的疑惑并不少,比如:面对教学、面对孩子,我们的态度究竟应是怎样的?我们该在教育方法上有何种思考?等等。而其实这些问题,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毋庸置疑,《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一本空前的教育著本。当我静下心来去品读,我获益良多;当我以此为实践,我仿佛更理解了教育。

一、态度

1.谦虚诚恳,善于提问。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告诉子路,学习的态度要诚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智慧。在学习过程中,要谦虚好学,善于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教育自己的学生对待学习不能马虎,要勇于说出自己的疑惑,要敢于不断删除内心的那些“不知道”,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课堂上,我从来不会让有问题的小手放下来。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简单得他确实很难一时半会接受那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也教育孩子们不能嘲笑其他同学或许有些幼稚的问题。孩子们也渐渐明白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们甚至经常在课间逮住我问各种问题,有科普方面的,也有脑筋急转弯,等等。我相信,孩子们通过不断地向自己、向别人提出问题,然后想法设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能力肯定能得到提升。

2.教学需要“不厌其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学习从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从不感到疲倦。工作中,我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工作的辛苦,都没有心思去好好地爱一个学生了。这就需要向孔子学习了,孔子弟子三千,都能够诲人不倦,我们只有几十个弟子,有什么理由说疲惫呢?

3.永怀积极进取之心。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孔子告诉我们,学习应该常警惕,不要让自己落后于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常问问自己:内心的知识是否够用?自己的思想是否开始滞后?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会遭到学生的嫌弃。这里我用“嫌弃”二字觉得并不过分。上课时,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就生怕辜负了孩子的期望,更怕他们会对老师本人慢慢失去信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从自身做起,传递给孩子信心,做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方法

1.兴趣引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强调学习应该“乐”在其中。那如何使孩子的学习乐在其中呢?那就是我们老师的工作了。比如,同为一堂生字课,是用拼音、组词反复朗读来加深学生记忆,还是把这个字追根溯源,让孩子知道这个汉字有趣的来历呢?———显然是后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譬如,一篇有趣的故事类课文,是自认为美美地读给孩子听,接着让孩子复述,还是让孩子自己美美地读完之后上台分角色表演更好呢?———自然是后者激起了孩子的表现欲。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表演。还记得上次那堂公开课《两只小狮子》,我首先让孩子们反复把课文读2~3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他们熟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选取了一个平时说话比较慢而做事却很“霸道”的孩子扮演课文中的“懒狮子”,另外一个平时谦虚好学的孩子扮演“勤劳的狮子”。短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把课文里的这两个角色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记得后来课间时,我随便拉到一个孩子喊他:“懒狮子!”他就立马进入角色,飞快地躺到地上,翘起二郎腿,摆出一副懒洋洋却又傲气十足的狮子样子来。可见,兴趣真是孩子们记忆的强化剂。

2.学思结合。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强调的是学思结合,学习与思考不能孤立地存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从教几年,我对孔子的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发现,当我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时,有几个孩子总是会率先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刚开始,我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可渐渐地,我发现这个问题最终也就只是这几个孩子掌握了,其他孩子根本没有理解。后来才明白,是我根本没有给其他孩子思考的时间,只让他们学习观点。于是,以后我每提出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都会强调:孩子们不要急于举手,先思考几分钟后再举手回答。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我再把其他孩子们的观点整合在一起,这样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学习他人好的观点,孩子们在课上真正做到了“学思结合”。

3.榜样学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来,孔子早就对榜样学习法有过研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同处一间教室,同拜一个师傅,为什么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会有差异呢?有了这样一层铺垫,我们何不经常在孩子耳旁念叨:到底是什么拉开了大家的差距呢?这样,孩子便会易于接受你的观点。比如,我会告诉孩子们某位同学有一颗求知的心:课上,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他有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善于在课文旁边做好批注;他还有一个会思考的脑袋,会提出各种饶有意思的问题。这样一来,作为榜样的他,心里暗喜,越发想把这个榜样做得更好;而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也会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像他一样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其实,在很多孩子眼里,我们老师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人的层次不同,对待不同层次的人应该跟他谈论不同的问题。子路曾经问孔子:“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可以知道了就去做?”冉有问:“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知道了就去做。”可见,孔子对待不同的人,同一个问题却有不同的回答。教育学生也是如此,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布置不同类型的学习作业。

5.循循善诱。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敢于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该算窦桂梅老师了。记得我第一次慕名听她的课时,十分惊诧:窦老师这堂课里说了不过二十句话,为何还能如此精彩?后来,我才慢慢发现,窦老师的学生早已具备独立掌控课堂的能力,而我们的孩子还不会。我们没有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不敢轻易让孩子们提出问题,于是,孩子们成了被动方,行进起来步履维艰。

《论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经典,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熠熠发光的教学思想不断影响着后世的人们,给教育者们不尽的教学灵感和启发。

(作者单位: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

猜你喜欢

论语榜样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