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2017-05-19宋宏艳
宋宏艳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除了要担任日常的班级管理之外,最大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人们对社会道德不断质疑的今天,从娃娃抓起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 探索才能够使其德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分析
面对着媒体对社会道德水平下滑的质疑,使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加意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更认清了从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在现阶段小学德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小学德育形式枯燥
现阶段,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以主题班会或诗歌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的。虽然这种形式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头脑中对大是大非进行正确的认识,但内容和形式都过于枯燥,这样的德育教育不被学生所喜爱,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没有很好地切合。
1.2 小学德育效果不佳
正是由于现阶段小学德育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导致了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效果不佳,所谓德育效果不佳是指虽然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对大是大非进行判断,能够进行正确的认识,但在實践上,道德执行上却无法将所接受的教育与其很好的结合。由于是面对一些细节方面的道德问题,还不能较好的把握。
1.3 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小学生对班主任是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的,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当的是“严父”与“慈母”相结合的这样一个角色,在保证班主任权威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使学生在关心与爱护中达到道德水平的提高,这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班主任。而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升,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才能说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备了实效性。
本文之所以强调班主任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决定的。班主任与学生父母不同,儿童从一生下来就与父母接触,他们了解父母的脾气秉性,同时甚至父母是“自己人”,因此在父母面前会表现出不服管教、任性的行为,同时大部分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又没有找到科学的方式,在这个方面班主任教师更有经验。与此同时,班主任与学生父母又相同,因为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充当的就是学生家长的角色,管理着学生的日常,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又是校园生活中最了解学生的人,因此对学生的德育问题把握更准确,认识更独到。
2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讨
所谓“实效性”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是否真正对小学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是否真正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水平。那么,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才能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2.1 就事论事,以小见大
所谓“就事论事,以小见大”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应该仅仅以定期的主题班会为形式,而是应该当道德相关事件发生了,直接以该事件为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而这些事件尽量以学生身边的小事为例。“就事论事”,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只从事件本身进行教育,而不直接批评某一学生,顾忌当事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对其造成伤害。
2.2 严格管理,关爱有加
所谓“严格管理,关爱有加”是指在对小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时,很多班主任教师会显示出自己的“职业病”,即从来不用笑脸面对学生,出现这一现象是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地管理,树立教师的威信,当然“严格管理”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必要的,这也正是我们所提高的“严父”角色,而只是从严格的一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不仅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在德育教育方面也不会形成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关爱有加”,发挥“慈母”的价值,用关心与爱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进行的德育教育是真心为了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2.3 为人师表,做好表率
要想提高班主任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最应该做到的就是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如果教师自身在道德水准方面存在问题,或者自己对道德的重要性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那么班主任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就不会在学生心理树立威信。相反,如果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查,对待学生公正公平,言而有信,久而久之,班主任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眼中的德育模范,在耳濡目染中,学生的道德水准自然就得到了提升,而班主任教师的德育工作实效性也就随着得到了提升。
3 结语
本文认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与其学生的道德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使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就应该坚持就事论事,以小见大;
严格管理,关爱有加;为人师表,做好表率等原则来履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市呼兰区建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