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生党员信仰“打开方式”
2017-05-19唐军国
唐军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灵魂涵养、价值滋养,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当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寻找党员信仰的“打开方式”,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又要直面大环境、抓住新问题、想出好办法。
加强顶层设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也是系统工程。民办高校要直面当前语境转换这一现实,研究如何在自媒体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在每年的工作计划和远景规划中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加以确定,使之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并配备一定的人、财、物去实现这一计划和目标。
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民办高校要发挥青年大学生党员好学上进的特点,满足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持续推进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党建和集体建设相结合,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事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党员的理想与认知接受真实社会的砥砺磨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资本力量强大,商业氛围浓厚,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积淀不深,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建强党的基层阵地,织密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学校最前沿、延伸到学校最深处,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民办高校高高飘扬。
加强舆论阵地管理。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管好阵地,特别是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思想氛围。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在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程中,坚持正确导向,使馬克思主义指导落到实处。
充分利用好海外教育资源。当前,在全球化和国际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大多数民办高校都纷纷拓展海外教育资源,通过短期游学或长期访学等方式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前往海外接受各式各样的学习教育。在这一趋势下,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走出国门,提升国际视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和志趣的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在培养多元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党员在中外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国际比较中更加彰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