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雨城农业供给侧崛起绿色产业
2017-05-19
近年来,雅安雨城区立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绿色崛起大戏精彩纷呈:
3条绿色发展精品环线,辐射带动沿线18个乡镇、189个行政村、32个重建新村实现同步发展;
成功打造11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8.7万亩;
巩固提升“1+4”国家级景区成果,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康养小镇和旅游村寨、精品民宿,跻身于“省级旅游强县”……
要把火撩得更旺,要通过“一片叶子”让老百姓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雨城区正在谋划新的方向与未来。
立足“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定位,雨城区统筹建设世界茶种园、藏茶文化展示馆、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精品农旅产业项目,规划打造的“重温西康往事、品读千秋藏茶、感悟雅味春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从“打茶”开始的绿色故事
伴着一声喧天的锣鼓,“打茶”的古风画卷在春风雅雨里徐徐展开。
2017年3月28日上午,雅安市雨城区首届“打茶节”在中国藏茶村举行。由12对男女组成代表24节气的祭祀队伍,模拟出唐代茶祖吴理真的模形,为雅州大地赐福。
竹竿轻敲茶笼,每次敲打三下,寓意茶叶茁壮、茶农增收,是为“打茶”。
正值立春,伫立在处于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的中国藏茶村,放眼望去,嫩绿的茶树漫山铺开,在缭绕的水汽中格外清新。
如今,一提到雨城,人们会自然联想到茶叶。通过多年发展,雨城全区的茶园面积已超30万亩,以藏茶主导的藏茶全产业链得以完善,整村推进、连片发展的格局业已形成。
而这一切,仅是雅安雨城以绿色发展为统领,践行“百公里百万亩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的第一把火。
2017年4月6日,雅安市副市长、雨城区委书记衡彤在雨城区委第一季度工作会议上说:“绿色发展是国家战略、雅安实践,是雨城实现发展振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对标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和做法,打开眼界、拓展空间、闯出新路。”
开眼界,拓空间,闯新路,由第一把火生发开去的雨城绿色之火,正愈烧愈旺。
“一叶当先”踏上绿色征程
合江镇地处雨城区东部,距离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27.4平方公里,雅乐高速沿镇而过,是雨城融入雅安市“三区同城化发展”的窗口示范镇和“百公里百万亩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2017年,雨城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作为全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试验田”,探索构建以绿色发展为主导、农旅融合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新兴业态体系。合江镇党委书记周瑜告诉记者:“村民不仅住上了好房子,更找准了奔康的好产业。”
首先,“三大调整”搭骨架。调整产品结构,围绕增加有效供给做文章,拓展“中高端”茶叶和特色优势供给;调整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农业示范、丝茶联合营建、农旅产业融合、园区党建共进”发展战略,建设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年均茶叶综合收入上亿元;调整产业体系,围绕茶叶及丝绸两大特色产品,打造丝路茶源小镇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三互动、农旅融合”。
其次,“三大激活”通脉络。激活市场,建立“政府财政+农户投资+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政府投入集聚效应;激活要素,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增强内生发展动能;激活主体,将财政涉农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中可转换经营收入的,量化为集体资产入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子,夯实农业共享基础。
最后,“三大延伸”注活力。延伸“党建+产业”抓手,通过“党支部+产业协会”模式,做大做强支部企业和农旅产业的有机结合;延伸“党建+扶贫”抓手,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党建+群建”模式,为贫困户生产销售提供支持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带领群众探索发展新路子。
通过多项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今的合江镇已成为雨城区“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真实写照,12万茶农人均增收4000余元,20万群众直接或间接融入茶产业链实现就业、创业。而茶产业也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领跑当地“绿而美、绿变金”特色发展道路。
精品产业区拼起绿色魔方
近年,雨城区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期间统筹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把资金、项目更多地投向近郊乡镇,通过中心崛起的方式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
如今,雨城区委统筹考虑偏远乡镇、“尾部”乡镇协同发展,紧密结合雅安市委“3+N”生态特色产业走廊环线建设,通过新旧结合、远近互动的方式,按照东西南北片区特色进行划分,加快建设3条绿色发展精品环线,“唤醒沉睡的资源”,实现逐步有序开发。
北部片区,“农文旅”融合發展。该区域包括上里镇、中里镇、碧峰峡镇、北郊镇和多营镇。雨城区委以“农林旅结合,产村景相融”为中心,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林业和特色乡村生态旅游,打造集亲水娱乐、户外徒步、乡村旅游、田园观光、古镇休闲、农业体验、林中探险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产业融合度高的自然风景区以及山水体验精品线路。
西南部片区,造宜养宜游绿色林区。该区域包括对岩镇、八步乡、观化乡、沙坪镇、望鱼乡、晏场镇、严桥镇、孔坪乡、南郊乡。作为雨城的主要林区,主要抓好一般宜林地和宜绿地的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的保护和部分区域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打造北纬30度上的康养旅游胜地。
东部片区,茶叶引领精品产业。该区域包括合江镇、草坝镇、凤鸣乡、大兴镇,雨城区委在此打造以生态茶叶休闲观光和特色旅游体验相结合的产业格局,做好现有林木资源管护、宜林地段的造林绿化、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创面绿化美化和道路的景观绿化,打造生态“农林旅”三结合的产业观光示范镇。
绿色企业竞相壮大
此外,在三大片区整体推进的同时,一批涉农企业也成为雨城区绿色发展中的亮点。
其中,观化乡九龙山农场集生态种养、绿色循环、技术培训、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市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农旅融合发展。该企业通过开展“三个一”党建扶贫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党员带动和结对帮扶,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和就业安置多措并举,帮助贫困户脱贫;立足农场发展,整合企业、社会等资金,在确保资金保值增值基础上,贫困户小额信贷金、贫困村产业周转金股权量化入股九龙山农场,通过农场经营收入分红,增加贫困户收益,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植物黄酮类提取物、茶油系列产品生产和种苗基地培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企业。2015年10月,太时生物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先后在雨城区推广种植2万余亩原料基地,通过“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创新“绿茶+油茶”种植模式,以“提供茶苗、技术指导、回收茶籽”的方式带动基地周边500余户茶农每亩土地增收4000余元。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坐拥全国规模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于2015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雅安工业旅游示范点,建有藏茶历史文化博物馆、企业文化展览馆、生产车间参观走廊、接待中心等,通过开展生产体验、手工DIY等活动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和藏茶文化。公司采取“公司+原料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先后在雨城区等地建立原料基地10万亩,带动周边3万余户茶农实现增收致富。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雨城区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绿满雨城、绿富雨城、绿美雨城”为总揽,把绿色发展融入雨城“五位一体”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构建“全域绿色版图”和国土绿化生态安全网络,建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人更富的美丽雨城。
产业扩容再升级
雨城区,茶马古道起点,拥有1300多年的汉、藏、彝等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森林覆盖率62.9%,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人居环境最佳城市”。
现如今,“绿满雨城、绿富雨城、绿美雨城”行動正扎扎实实展开;通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激发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的措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生动实践迅速铺展,雨城生态强区的面貌更为清晰。
在此基础上,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布局、高质量推进的“1+4+X”城乡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了雨城区的整体面貌。
不久的将来,“百亿茶叶经济”、“百亿林竹经济”和“百亿旅游经济”或将成为雨城区绿色崛起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