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痴”刘铁军的艺术人生
2017-05-19马红梅
马红梅
近半个世纪,刘铁军一直与黔西文琴戏为伴,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他从未懈怠,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将黔西文琴戏的传承发展进行到底”。
60岁的刘铁军,精通多种伴奏乐器,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文琴戏的传承人。在传承文琴戏的道路上,他呕心沥血,创作的文琴戏曲目多次获奖——
2005年,《团年饭》参加贵州省地方税务系统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并参加颁奖晚会表演;
2007年,《情系一方》参加毕节地区专题小戏小品汇演大赛,获三等奖;
2010年,《唐二回乡》参加第一届多彩贵州小品大赛,获团队三等奖;
……
浸润音乐半个世纪,他依然坚定执着:“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将黔西文琴戏的传承发展进行到底。”
勤学好问的初学者
时间追溯到1953年,刘铁军6岁。
那一年,刘铁军刚上小学一年级,学校老师教唱歌,他十分感兴趣。作为班里的好动分子,县里不管哪里有文艺演出总能瞥见刘铁军的身影。他记性不错,很多歌曲听两遍就基本会了。
见他对音乐如此着迷,父亲刘永林给他买了一支笛子和一把二胡。
刘永林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董存瑞在一个部队。作为军人,刘永林自我要求严格,对儿子刘铁军也一样。他常教导刘铁军,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有始有终。
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刘铁军开始自学简谱和五线谱。
高中时,为了提高音乐水准,刘铁军召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切磋音乐。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下,刘铁军学会了包括笛子、二胡、琵琶、古琴在内的许多古典乐器。
在这期间,刘铁军接触到了黔西文琴戏。
文琴戏是贵州地方传统戏剧,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悲喜剧。唱腔清脆婉转,通过扬琴、琵琶和二胡等乐器伴奏,配乐婉转动人,这让懂音乐的刘铁军暗暗称奇,并为之着迷。
作为黔剧的前身,文琴戏有悠久的历史。据《黔剧史话》载:“清代实行改土归流,更加密切了先进地区汉族与贵州各民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这就必然带来外来的文艺形式。曲艺形式的文琴也随之进来。”
文琴戏原名扬琴戏,因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亦称贵州琴书、贵州弹词。1952年秋,黔西玩友尝试把坐唱形式的貴州琴书搬上舞台获得成功,为纪念清末“文音俱乐社”为贵州琴书发展所作的贡献,扬琴戏被定名为“文琴戏”。
爱上黔西文琴戏后,刘铁军对其历史倍感兴趣,翻阅了大量史料书籍,遇到不解之处便四处询问。
原毕节市黔剧团团长魏绪文对黔西文琴戏研究颇深,刘铁军视他为偶像。每次见到魏绪文,刘铁军总要追着他讨教问题。一来二去,魏绪文被他的好学打动,决定收他为弟子。
此后几年,魏绪文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刘铁军掌握了利用文琴音乐刻画剧中人物的技巧,对文琴戏的各种声腔、板式也拿捏得游刃有余。
不畏困苦的创作者
1989年,因为大病,刘铁军从黔西石油公司下岗。
此后,刘铁军的经济一直相对拮据,但他对黔西文琴戏却十分大方,买演出服饰、更换乐器,从不吝啬。
“作为黔西文琴戏的领头人,很多事情需要以身作则嘛。”刘铁军说。
2007年之前,黔西文琴戏没有固定团体,也没有固定排练场所。身为领头人,刘铁军常感焦虑,担心曾在黔西盛极一时的文琴戏因此消失。
怎样才能让文琴戏不消失?怎样才能让文琴戏发扬光大?这些问题,令刘铁军在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
为将分散的黔西文琴戏爱好者聚集起来,刘铁军和一些爱好者多方奔走,于2007年成立了水西文琴社。文琴社成立后,刘铁军和社员将几十年前的曲目翻出来唱。这引起了黔西县文管局的高度重视,决定将黔西武庙划给文琴社作为排练场地。
有了政府支持,刘铁军对发扬黔西文琴戏充满信心,积极带领社员对黔西文琴戏进行充实。如今,黔西文琴戏已形成板腔体与联曲体共同运用的特殊音乐唱腔形式。在学习实践中,刘铁军在传统戏的音乐中加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增强了音乐作品的时代感。与此同时,他开始创作黔西文琴戏剧本,并组织社员编排、演出。
“从编剧到演出,常常累得精疲力竭,但我很快乐。”刘铁军笑着说。
经过努力,他创作的10多部作品,多次在省和市级演出中获奖。黔西文琴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受到欢迎。2007年,作为贵州独一无二的戏剧品牌,黔西文琴戏正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底,因为严重的冠心病和高血压,刘铁军在排练现场倒下了,在医院动手术后,医生一再嘱咐他不可太过劳累,但他始终放不下黔西文琴戏。今年6月,毕节地区将举行乌蒙文化节,为了将黔西文琴戏尽可能多地向外界展示,他已经开始写剧本。
“文化这东西,没有人传承势必会消失,这于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是损失。黔西文琴戏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不能坐视不管,任其消失。”刘铁军说。
奔走呼吁的传承者
“把女儿借给我5天!”2003年夏天,刘铁军对正在厨房做饭的妻子说。
妻子扭头看了刘铁军一眼,微微皱眉:“你要干什么?”
刘铁军坚定地说:“我要带女儿去考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音乐系!”
刘铁军是想让女儿接受正规音乐教育,以后能更好地继承发扬黔西文琴戏。
女儿很小的时候,刘铁军开始教她音乐,周末例行抽查,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因此,这次带女儿去考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他志在必得。出成绩那天,刘铁军很高兴,四个科目,女儿有两科全省第一。毫无悬念,女儿考入了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但令刘铁军遗憾的是,女儿毕业后进入黔西县劳动人事局上班,并未继承他的衣钵。随着年纪增大,刘铁军越来越焦虑,尤其是2011年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文琴戏传承人之后。
水西文琴社是个民间业余团队,没有专项资金,也没有专业团队,传唱者均为50岁以上的老人,培养黔西文琴戏苗子一事,刘铁军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他常常呼吁:“不能把黔西文琴戏当古董,不能只是抱出来晒一晒,要尽力打造,让它绽放光芒。”
没有年轻人学习黔西文琴戏,在剧本创作上,刘铁军尽量避免有年轻角色出现,“这对黔西文琴戏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刘铁军说。但他没妥协,利用闲暇时间整理资料、自编教材到艺术团等地讲课,积极与学校对接,让文琴戏走进校园。
在刘铁军及当地政府的努力下,黔西县文琴戏传承进校园活动已全面启动,城关七小、四中将组建文琴戏传承培训班,一小、五小将组建文琴戏兴趣小组,由专业教师进行戏曲知识、唱腔、形体、表演的培训。
弟子颜克湫从几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作为黔剧后备人才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学习表演……
这让刘铁军倍感欣慰:“黔西文琴戏,是黔西的东西,原汁原味,决不能丢。现在,黔西文琴戏的传承和发展已走在路上。将来,黔西文琴戏定能在黔西这片热土上大放异彩。”(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