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海”应城的“幸福边城”
2017-05-19
在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的应城,有一个以鹦鹉螺作为应城“盐海”形象大使而规划设计的居民小区——刘杨社区。据说住在里头的居民能够实现“六个不出门”:办证缴费不出门,看病就医不出门,上学读书不出门,民生服务不出门,务工就业不出门,居家养老不出门。
社区就在城边上,缘何“六个不出门”?4月20日,带着系列问题,我们参训学员一行14人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一问:缴费、就医、教育、务工缘何不出门?
走进社区,最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社区近3000平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开放式的服务中心设有10多个服务窗口。大到办理婚姻登记,小到代办数字电视,近30个便民服务项目涵盖了生活服务许多方面。这里还配备了“易办事”手机终端等网络服务系统,全方位、立体式地为居民打造“一键式”的便捷服务。
原来,刘杨社区的看家法宝就是建强、用好三个“1+X” 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组织体系、队伍体系、平台体系)。社区充分利用原有的平台资源,将四里棚中心卫生院建在刘杨社区中心位置,医院设立10多个专业科室,极大满足了就近就医需求。社区投资2000万元,修建了占地80亩的中心学校,满足了社区适龄儿童教育需求。另外,社区还深化与盐化企业的密切合作,定期与企业共同举办汽车驾驶、装卸运输等岗位技能的“订单培训”,让900余名社区居民学得一技之长,实现社区家门口就业。
二问:民生服务缘何不出门?
走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支广场舞队伍和一支乐队身着喜庆的红色服装,在前方宽敞的群众文化广场上欢快地舞蹈、演奏。
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里吸引了800余名群众自发参与这类文体活动队。社区专门配套修建了菜市场、快递站,配备了自动存取款机,建设了文化广场、远教剧场、电子阅览室等民生服务场地。为方便群众出行,争取了交通部门支持,开通公交线路,让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可以免费乘车,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
社区培育和发展了经济合作、文体娱乐、志愿者服务等七大类组织,建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为龙头,3個党支部、9个党小组为依托的党组织,构建了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4个专委会为抓手的工作班子等一系列组织体系,在保障民生服务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支持。
三问:居家养老缘何不出门?
孝感,以“孝文化”闻名。刘杨社区建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室,由村集体提供资金保障,对70名65岁以上老人实行家庭式供养。
社区专门组建了以“两委”成员和党员为主体,选培5名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网格管理员、2名“三在”驻社区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9名“明灯”党员和50人的社会服务组织队伍,为居家养老等服务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
“六个不出门” 并非画出的一个大饼,而是有三个“1+X”服务体系这个重要的法宝作有力支撑。这个拥有坚强党组织作服务支撑的新型城市社区,已然被打造成一座美丽的“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