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实践探索

2017-05-19包忠明

中国轻工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纺织服装校企

包忠明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 213100)

对接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实践探索

包忠明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 213100)

中国纺织服装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要把中国变成纺织强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是关键。专业团体的建设应以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研究为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修订课程体系,加强企业间的实践与合作,加强教育资源的组织和利用,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师队伍。

高职;纺织服装产业;专业群;人才培养

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不仅使产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且使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纺织科技与时尚创新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高职专业建设应该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纺织类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有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要求纺织类高职院校顺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加强高职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建设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目标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形成了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不论是产业规模和出口能力,还是纺织服装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及国际竞争优势,都不愧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十二五”期间,除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外,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一五”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5年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9986.96亿元,比“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8110.07亿元)增长42.25%;2015年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2224.26亿元,比2010年(1697.91亿元)增长31%。“十二五”时期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见图1。

图1“十二五”时期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

2015年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232.83亿元,比“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1988.61亿元)增长85.45%;2015年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363.03亿元,比2010年(851.91亿元)增长60%。“十二五”时期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见图2。

图2“十二五”时期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

2015年化学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206.21亿元,比“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5020.29亿元)增长43.54%;2015年化学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306.79亿元,比2010年(359.31亿元)下降14.62%。“十二五”时期化学纤维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见图3。

图3“十二五”时期化学纤维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情况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由世界纺织大国建成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国纺织工业在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地位,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合作加强的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初步建成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指明了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要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规模,不断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培育质量过硬、享誉海外的知名品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制造体系。

人力要素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掌握现代纺织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报告》分析,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的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0%,即纺织服装产业创造了十分之一的就业机会。显然,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纺织强国的目标都要求加强纺织服装人才储备,提高纺织服装人才培养质量。而纺织类高职专业建设是培养纺织服装产业所需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职专业群建设来加强纺织服装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容及措施

对接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应坚持服务纺织服装产业、体现纺织服装特色和优势,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建设实践中,按照对接纺织服装产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通过加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双师团队、专业群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

1.持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纺织服装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对“纺织服装类”与“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准确定位,围绕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职业技能链,确立了“技术、艺术、贸易相融,应用、创新、商务并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制定并实施专业群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两大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实施的融合、校企合作资源的共享和顶岗实习的交叉,以及企业全面参与下的“课证融通”制度化改革的深化,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了实处。

2.系统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

在认真分析专业群服务域和各专业共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采取了围绕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职业技能链构建平台递进式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措施,完成了“共享”、“分立”、“互选” 递进式三个课程平台的构建,并进一步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和“课程融通”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造升级,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措施全面落实。

3.不断完善“模块化、贯通式、共享型”的实训体系建设

按照专业群实训体系建设目标,对原有各专业实训资源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整合升级,完成了“纺织服装类”与“商贸类”专业实训模块化改造,通过梳理实训内容实现了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实训的“贯通”和系列化,通过技能实训课程的共享与互选实现了各专业实训资源的兼容共享。

4.稳步推进“校企合作、系列化、交互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完成了系列化、交互式信息化虚拟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建成了以纺织服装贸易为背景的信息化虚拟实训室,开展了微课、云班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新型课程资源建设,“出入境报检业务”等云班课实现了在线授课。积极推进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基础材料的整理和准备,主动联系合作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措施逐步落实。

5.全面落实“校企互动”适应专业群发展的双师团队建设措施

建立了校企之间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整合了校企专兼职师资资源,扩大了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化。全面落实了双师团队培训计划,形成了国际培训、国内培养、省内外培训、企业锻炼等多渠道双师培训机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锻炼了师资队伍,双师团队建设措施全面落实。

6.逐步健全“开放式”、“责任化”的专业群体制和运行机制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学生(毕业生)代表、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骨干教师等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的体现专业建设开放性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了专业群建设负责制,制定了专业带头人与专业负责人选拔制度,强化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创建了专业群各专业毕业生技能证书互选、毕业设计互选、“三毕”指导教师互选的系列互选制度,专业群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措施得到落实,实现了专业群建设管理的常态化。

三、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不足及对策

1.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不足

(1)专业群一体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虽然完成了一体化建设,但由于原有各专业隶属于“纺织服装”与“财经商贸”两类专业,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难度较大,融合的工作相对较为复杂,因此,专业群平台的构建完成只是专业群建设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群的一体化程度。

(2)专业群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拓展

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校企合作已经实现了按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程度划分为核心合作企业、重点合作企业和普通合作企业的校企分类融合,但由于校企合作是关乎校企双方利益的合作行为,双方关注的重点有时不够一致,这就要求校企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3)专业群师资队伍需要持续优化

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双师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专业群师资建设面临着适应人才培养新形式和新变化、稳定企业师资队伍等问题,这需要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不因已经取得的进步而放松,而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作常抓不懈。

2.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对策

为了克服机械式思维下构建专业群平台的不足,今后将对专业群进行系统式思维下的建设改造,运用系统式思维来认识人才培养要素及其与环境的相互联系,通过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相互嵌入和融通,避免运用机械式思维实施专业建设而造成的技能培养在专业之间相互孤立和技能单一的局面。

(1)围绕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专业群的一体化发展

为了缩小专业群各专业建设发展水平的差距,今后将进一步提高专业群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把专业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化建设。通过实施系统规划和设计,确保实现专业群各专业的适度均衡和系统化发展。围绕专业群“技术、艺术、贸易相融,应用、创新、商务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纺织服装类专业与经济贸易类专业职业技能系统化培养,通过技能证书、毕业设计(论文)等制度建设激励学生全面掌握纺织服装贸易职业技能。

(2)深化校企分类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

健全稳定长效的校企分类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以按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程度划分为核心合作企业、重点合作企业和普通合作企业的校企分类融合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联盟的建设,建立以区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为依托,区域中小微企业自愿参加的非法人非营利的校企合作组织。

(3)突出校企一体师资队伍培养,进一步强化专业群双师团队建设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后将以打造一支“校企兼容、教研相长”的专业群双师团队为核心,不断提升校企一体的师资专业水平。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国外、国内和省内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企业调研、聘请企业专业人士等方式,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参加教学竞赛、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参加技能比赛或创新训练项目等,完善教师能力建设机制。

[1]张云秀,陈保荣.从产业需求视角分析中高职人才培养及有效衔接[J].职教论坛,2014(16):40-43.

[2]包忠明.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的构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6):94-97.

(责任编辑:张华凡)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Group in Serving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BAO Zhongming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Changzhou 213100,China)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Talents training is the key to build the strongest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e 13th“Five-Year pla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study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therefore,should be reforme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clarified,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revised,practice and cooperation with compan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eaching resources should be reorganized and better used,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build a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teachers’tea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specialty group;talent training

G642.0

包忠明(1965—),男,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高职教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猜你喜欢

纺织服装校企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校企合作五反思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