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才子彭敏:一个亚军的自卑与自负

2017-05-18雨小田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彭敏文青自卑

雨小田

只差一步,彭敏就成为史无前例的三冠王了。

在夺得“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年度总冠军之后,彭敏想给自己在电视圈这几年摸爬滚打的光阴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然而,拥有《诗刊》杂志社近十年工作经验的他,在火爆荧屏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上,输给了来自上海的16岁女孩武亦姝,他只拿到亚军。

“武亦姝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1.8米的身高,迥出侪辈的美貌和智慧,又出生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彭敏从不吝啬对别人甚至是对对手的赞美,“对这样的小孩子,我只想说:离我远点儿,我老抬着头好累的。我故乡的山村里出不了这样完美的人。”

其实,彭敏有得“三冠王”的念头,并不是异想天开。他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在北大就读时,他是校诗词古文社的社长,每年阅读上百本书,获得过北京大学校园原创小说大赛一等奖、原创诗词大赛最佳原创奖等,堪称中文系历史上的全满贯。毕业后,他一直从事文学行业,获得过人民文学年度新人奖,小说、评论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知名媒体。

这份让许多文学青年仰望的履历,却没有让他获得自己满意的生活。他说,人生到现在为止的浮沉和挣扎让他明白,时间总是把障碍推到自己面前,还好,他未曾让年轻时对信仰和爱好的坚持消解。

不折不扣的宅男和游戏控

咖啡厅里,他一边说着“在我的地盘哪有你埋单的道理”,一边把咖啡、糖、纸巾和搅拌棍抓在手里,递给了已经坐在远处座位上等待的我。他有着宅男特有的真诚和小局促。

除了读书,他还喜欢打台球、打牌和打游戏。他曾经自己打一整夜台球,也经常一个人去网吧打游戏,一坐就是十几个钟头。

他很少和朋友主动约局。有一次三个最好的朋友聚到一起,耐不住朋友们轮番给他打电话劝他去打牌,最后他只好丢下朋友,带着笔记本电脑去赴约。原以为自己可以趁大家打牌时在旁边码字,结果那天,他打牌打得超级high。

生活中的彭敏,和人们想象中的北大才子有些出入,这个将诗歌融入工作和生活的男人,并不用顾影自怜来体现自己的诗情画意。他不光是不折不扣的游戏控,还是个理智清醒的宅男。

每个待在家里的日子都让他感觉心里踏实,尤其在夜晚黄色的台灯下,旁边是被一千册纸质书籍塞得满满当当的开放式书柜,这会更加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彭敏很理智:“未来决定我成败的还是写作,宅不住就玩完了。”

然而,这样的理智,也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无疾而终的爱情加死循环

曾沉迷于股市和期货投资,是彭敏最后悔的事情。毕业后,在2010~2014年间,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研究股市和期货市场,结果几乎赔光了所有的积蓄。“我浪费了四年最好的时光。如果没有这四年的误入歧途,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物质基础和人生成就绝对会比现在好太多。”

像其他读书很多年的年轻人一样,彭敏毕业之前的生活是极为单纯的,他人生最大目标并不是赚钱,而是实现一些现在看起来虚无缥缈的理想。

促使他“钻进钱眼儿”里的,是刚毕业时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这让深植于骨子里的自卑感如潮水般袭来,吞噬了彭敏作为优秀文学青年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如果我没读中文系、没写诗,而是读个热门专业,我就可以稳定下来,成为丈母娘眼中的好女婿,我觉得自己被耽搁了……”

自卑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1983年,他出生于衡阳农村,家境贫穷,爸爸是当地小学食堂的职工,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关于窘迫,至今让他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跟爸爸进城时路过一个书店,他想要买一本2.9元的《格林童话》,却被爸爸强行拉走了。

另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自卑感似乎更加凶猛——“身高不足1.65米”。上学期间,他一直没能找到女朋友,身高一度毁掉学生时代他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他惯于自嘲,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比别人低很多。他解释说,那种骨子里的自卑,让他无法像别人一样美化自己的生活,并且摆出一些高于实际水平的所谓“派头”,自己总看起来活得过于真实。

凸显自我价值的“红”变现

毕业七八年,彭敏没买房,炒股还越炒越穷了,他自嘲:“我永远是同学朋友中经济条件最差的。”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他陆续参加文化类电视节目之后开始好转,他接二连三取得电视比赛大大小小的成功,让他感慨电视是一台能够生产幻觉的机器。

诗词大会之后,他变得无比繁忙,心力交瘁。来采访的记者、来聊天和约饭的新朋旧友、来谈种种合作的商业机构,整个生活的重心都围绕诗词大会带来的后续事件打转,使他无法回到原先的轨道。

经历了校园里的学业成功和诗歌辉煌、毕业后的感情挫败、炒股赔钱跌至人生低谷,又因为参加电视节目而凸显自我价值,这一系列浮浮沉沉之后,彭敏想得很清楚,在电视节目上获得的成功转瞬即逝,而真正让自己立足的,还是文字——他需要让短暂的“红”变现。于是他让自己未来的路清晰起来:一方面,他继续上一些精挑细选的节目;另一方面,他开始写畅销书,以张嘉佳、刘同、郭敬明、江南等作家为榜样。

“我是一个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彭敏第一次坐火车,来北京读人大,当时旁边同一届的新生是全省理科前十名,要去的是清华。于是他一路上都在纠结,要不要掉头回家,复读一年。彭敏就是一个处于“自卑”与“自负”之间的文学青年。相比于前些年,现在他的生活状态已经进步极大;相比于很多同龄人,他也算是有了不让自己羞愧的资本。不过,如果让他“为了赚钱而赚钱”,他也是不愿意的。

以文青方式优雅地挣钱

彭敏很喜欢《诗刊》杂志的编辑工作。“因为我内心深处忍受不了和文学无关的工作,那是对我精神的巨大消耗和折磨。”《诗刊》的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都很单纯,工作之余还有充足的时间修炼和发展自我。“即使有公司来挖我,我也不会去。”

在获得成语大会和汉字听写大会双料冠军之后,彭敏便在出版社的催促下出了一本心灵鸡汤性质的书——《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但他并不是特别满意,所以如今即使已有4万字的存稿,他也不再敢这么快速地出书了——他想好好做本书。

这个世人眼里的北大才子身上,有许多年轻人的生存气质:不想抛弃自我,却又无奈地被社会和现实裹挟,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会因为生活不如意而备受打击,也会因为点滴成功而获得看起来有点虚无的心理安慰。不同的是,彭敏决心要把这种“虚无的成功”变现,他也正在路上。

社会永远不会变成我们以为或希望的那样,与其怀疑社会,不如修炼自身。彭敏觉得,修炼自身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的过程。他又开启自嘲模式:“滄桑的背后终于也多了几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从容。”

彭敏不是不懂得“入世”对他的好处,却坚持倔强地行走着——他想用文青的方式优雅地挣钱。“文青能凭借文字在世上立足,实在是再美好不过的事。这条路当然很难,但我一直似乎都在挑战难度。”

猜你喜欢

彭敏文青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诗词大会彭敏诗书伴我度华年
以文青的姿态回归主流——对《后悔无期》的两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