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布置研究
2017-05-18杨明辉
杨明辉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桥上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布置研究
杨明辉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文章建立了“无缝道岔-无砟道床板-桥梁-桥墩”一体化模型,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岔区无砟道床板分块数量、道床横向凹槽位置、道岔连续梁固定支座位置对道岔、无砟道床和桥墩的影响。结果表明:桥上42号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板分为5块,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布置在尾部,其余横向凹槽布置在板中,连续梁固定支座位于道岔岔心前端,是较为合理的布置方案。
桥上无缝道岔; 42号道岔; 轨枕埋入式; 无砟道床
为提高高速铁路正线与另一正线之间的联络线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多采用大号码道岔,如38号、42号、62号道岔等,侧向通过速度分别可达140 km/h、160 km/h、220 km/h。目前, 42号道岔应用需求相对较多,而其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长达160余米,当铺设于桥梁上时,普遍采用道床板分块、桥梁(底座)上设纵横向凹槽限位道床板并在道床板与桥梁(底座)间设隔离层可相对滑动的结构,桥梁、道床板以及道岔钢轨在温度变化作用下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受力复杂,有必要研究温度荷载下岔区无砟道床布置对岔-板-桥纵向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指导桥上42号道岔岔区无砟
道床的设计。
1 计算模型
根据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构设计和梁轨相互作用原理,把桥上无缝无砟道岔结构看作一个由道岔、道床板、梁体组成的三层结构体系,岔区前后的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看作一个由钢轨、梁体组成的两层结构体系,建立“无缝道岔-无砟道床板-桥梁-桥墩”相互作用的一体化模型[1-5](图1)。道岔和道床板之间的扣件采用弹簧模拟,岔区道床板和梁体、梁和固定墩通过弹簧连接,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梁体锚固连接。
图1 带限位凹槽的桥上无缝道岔计算模型立面
然后利用ANSYS 软件开放的体系结构,基于ANSYS二次开发技术,编制梁轨相互作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自动完成有限元建模、荷载的施加和方程的求解。
2 计算参数
以某高速铁路一组60 kg/m 钢轨42号可动心轨无缝无砟道岔布置在(7×32.7) m 连续梁上为例,该无缝道岔全长157.2 m,位于连续梁中部,道岔头尾距离道岔梁两端分别为47 m和24 m,道岔梁固定支座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前10 m。道岔与桥梁、墩台位置关系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桥梁、墩台与道岔布置
道岔区铺设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长度为168.6 m,道床板和底座采用分块结构,道床与底座间铺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底座上设一定数量的纵、横向凹槽以对道床板限位,凹槽四周铺设弹性缓冲橡胶垫,底座通过预埋钢筋与桥梁连接为一体。其余地段铺设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WJ-8型常阻力扣件。
42号道岔结构参数按图号“客专线(07)006”道岔取值;道岔扣件阻力、道岔限位器和间隔铁阻力等参数取值参见《无缝道岔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6];依据弹性缓冲橡胶垫技术条件[7]计算,横向凹槽用橡胶垫刚度取700 kN/mm;参照《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8],无砟轨道桥梁日温差取30℃,由于无砟道床板位于桥面上,且由于箱梁的“温室效应”,道岔无砟道床板的升降温幅度较桥梁大,因此无砟道床温差取35℃,为使本研究的适应性更广,钢轨升温或降温幅度取45℃;各梁跨均为整体箱梁,道岔梁的固定墩刚度为2×105kN/m。
3 无砟道床分块数量的影响
考虑道岔敏感设备的需要,道床板长度宜按照道岔结构转辙器区、导曲线区、辙叉区三大部分进行道床板长度划分,保证所有信号转辙机设备都在同一块道床板上;由于转辙机的设备安装要求,道岔区道床板需要设计多处转辙机连接杆沟槽,削弱了道床截面强度,为减弱道床应力集中,保证道床强度,横向凹槽位置尽量避开转辙机连接杆沟槽区域。因此,岔区无砟道床分块考虑以下四种方案:
方案一:3 块道床板,转辙器区域道床板在尾部设横向凹槽,其余道床板在板中设横向凹槽,每块板分别长约49.4 m、56.9 m、62.3 m(从岔首至岔尾,下同);
方案二:4 块道床板,转辙器区域道床板在尾部设横向凹槽,导曲线区域道床板在板中设置横向凹槽,其余道床板在首部设置横向凹槽,每块板分别长约49.4 m、56.9 m、36.5 m、25.8 m;
方案三:5 块道床板,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在尾部设横向凹槽,其余道床板在板中设横向凹槽,每块板分别长约49.4 m、28.2 m、28.9 m、36.5 m、25.8 m;
方案四:6块道床板,转辙器区域的道床板在尾部设横向凹槽,其余道床板在板中设横向凹槽,每块板分别长约36.2 m、26.2 m、26.2 m、24.2 m、28.0 m、27.7 m;
四种方案计算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结果对比
注:表中“-”表示方向向左,反之向右,下同。
从表1中可见,道床板分块数量对基本轨轨条最大伸缩附加压力、轨条最大伸缩位移、限位器和间隔铁受力影响较小,原因是道岔布置距离连续梁梁缝较远;道床板分块数量越多,直尖轨尖端相对基本轨位移、心轨尖端相对翼轨位移、心轨或尖轨牵引点处基本轨与桥梁最大相对位移均呈降低趋势,说明对信号转辙机的运转更有利,但连续梁固定支座桥墩纵向力则呈增加趋势;道床板分块数量对横向凹槽受力影响最大,可从1 912 kN降到最小的632 kN,这对凹槽受力非常有利,还可减少设置横向凹槽的数量。综合各因素分析,42号道岔采用5块无砟道床板是较为合理的。
4 无砟道床横向凹槽位置的影响
岔区无砟道床板分为5块,横向凹槽位置研究以下四种方案:
方案三: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尾部,其余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板中;
方案五: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首部,其余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板中;
方案六:道床板横向凹槽均设在板中;
方案七:转辙器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尾部,其余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首部,即所有道床板横向凹槽均设在邻近道岔梁固定支座一端。
四种方案计算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计算结果对比
从表2中可见,道床板横向凹槽位置对基本轨轨条最大伸缩附加压力、轨条最大伸缩位移、限位器和间隔铁受力影响较小,原因是道岔布置距离连续梁梁缝较远;方案五,横向凹槽受力最小,但固定支座桥墩纵向力、直尖轨尖端相对基本轨位移稍大,另外,横向凹槽设置在岔首,位于薄弱的转辙机连接杆沟槽区域,道床存在应力集中,削弱了道床截面强度;方案七,横向凹槽受力最大,说明横向凹槽按邻近连续梁固定支座布置,对凹槽受力不利,需要增加横向凹槽设置数量;方案六和方案三对比,各检算项目的结果基本一致,方案六的尖轨、心轨牵引点处基本轨与桥梁最大相对位移更小,有利于信号转辙机的运转,但是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设在板中,位于薄弱的转辙机连接杆沟槽区域,道床存在应力集中,削弱了道床截面强度。综合各因素分析,42号道岔5 块无砟道床板按方案三设置横向凹槽是较为合理的。
5 连续梁固定支座位置的影响
岔区无砟道床板按方案三分块和设置横向凹槽,在使连续梁相同温度跨度情况下,固定支座位置考虑以下2种方案:
方案八:固定支座位置位于5#墩(图2);
方案九:固定支座位置位于6#墩,邻近简支梁支座相应调整。
两种方案计算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见,固定支座位置对各检算项目影响较大,在6#墩时,间隔铁受力、连续梁固定墩纵向力降低幅度较大,但基本轨轨条最大伸缩附加压力、轨条最大伸缩位移、心轨尖端相对翼轨位移等检算项目增幅较大,对钢轨受力和心轨转辙机运转不利,这正是桥上无缝道岔设计主要的控制因素。因此,综合各因素分析,在相同温度跨度时,固定支座位置位于5#墩更为合适,即连续梁固定支座位于道岔的理论岔心前端是较为合理的。
6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岔区无砟道床板分块数量、道床横向凹槽位置、道岔连续梁固定支座位置对道岔、无砟道床和桥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表3 计算结果对比
(1)道床板分块数量对钢轨伸缩附加压力、伸缩位移、限位器和间隔铁受力影响较小;对横向凹槽受力影响较大。
(2)道床板横向凹槽位置对钢轨伸缩附加压力、伸缩位移、限位器和间隔铁受力影响较小;横向凹槽按邻近连续梁固定支座布置,对凹槽受力不利;考虑转辙机连接杆沟槽区域,道床受力应力集中,削弱道床强度的影响,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不宜设在板中。
(3)固定支座位置对间隔铁、固定墩、钢轨伸缩附加压力、钢轨伸缩位移、心轨尖端相对翼轨位移等检算项目影响较大。
(4)综合分析得出,桥上42号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板分为5块,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布置在尾部,其余横向凹槽布置在板中,连续梁固定支座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前端,是较为合理的布置方案(图3)。
图3 桥上42号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板布置示意
[1] 王平,陈嵘,杨荣山,等.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理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0-33.
[2] 徐桂弘,徐浩,王平,等.无砟轨道连续梁桥与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 [J].铁道建筑,2011(5):119-123.
[3] 杨荣山.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力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赵信洋.桥上无缝道岔伸缩力模型试验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5] 徐浩,徐井芒,段翔远,等.桥上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对无缝道岔的影响分析[J].中国铁路,2011(3):62-64.
[6] 王平,刘学毅.无缝道岔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5-130.
[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TJ/GW114-2013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三元乙丙橡胶弹性缓冲垫层暂行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TB 10015-2012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5-10.
杨明辉(1979~),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设计工作。
U213.6
B
[定稿日期]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