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合一”进一步发挥科技博物馆科普传播功能
2017-05-18魏路
文/魏路
“三馆合一”进一步发挥科技博物馆科普传播功能
文/魏路
随着上海天文馆的建设不断推进,上海天文馆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形成“三馆合一”的博物馆布局,在科普“十三五”规划下,不断健全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普教育基地的新格局,为科技创新创业蓄力。
打造一朵小小火花
“上海天文馆把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对天文学的兴趣作为核心目标,而不仅仅局限于把天文学知识传播给观众。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段体验,而不是编写一本教科书。”上海天文馆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总监忻歌在谈到目前在建的上海天文馆时,对《华东科技》记者说。
上海天文馆的建筑设计灵感取自行星的轨道,由美国易艾德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设计。建筑设计本身融合了很多天文元素,椭圆形的主建筑象征了天梯运动轨道,暗含“万有引力”这一塑造宇宙的神奇自然力。户外人行道从主体建筑向外层延伸,仿佛星系的旋臂。一幢主体建筑以及大众天文台、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等建筑设计十分巧妙,使得上海天文馆成为一件天文仪器,拥有测量时间,指示方位的特殊功能。
作为一个从事科普展览设计工作十八年的设计师,忻歌认为在博物馆里产生的一朵小小的火花,可能对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求学、职业选择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上海天文馆展示策划团队所要努力的,就是为这朵小小火花的产生和孕育打造一个平台。
忻歌的科技博物馆展览策划心得
忻歌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上海科技博物馆的发展,从无到有,到“三馆合一”。自1998年毕业进入上海科技馆工作以来,忻歌先后参与了上海科技馆一期、二期展示工程、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工程的建设,如今又投身于上海天文馆的建设,担任上海天文馆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总监,同时还继续兼任研究设计院的院长。说起这么多年从事科技博物馆展览开发,忻歌提到了几条心得。
“‘以人为本’的原则至关重要。就是以观众为本,对观众需求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是做好科普展示的核心。”忻歌解释道。
从观众想参观天文馆开始,到离开天文馆,中间一系列环节,包括上网站获取信息、不同观众群体的购票方式、体验服务、教育服务、餐饮、停车、交通方式、周边纪念品等,都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群体观众的心理需求。
“我们在设计天文馆时,在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跟踪观众的参观行为。将他们进入展区在不同展项前停留的时间记录下来,最后画一张图出来。然后对不同观众群体在整个场馆里的行踪进行记录分析,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观众群体的喜好和行为模式。最后,我们可能会拦下他们询问在某个展区停留时间长短的原因。”忻歌表示,天文馆的建设缺乏参照依据,但在观众体验方面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所以对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观众进行研究,将对天文馆的展览设计工作很有帮助。
同时,在内容向形式的转化过程中必须遵守“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首先要确定展示主题和展示内容、设定教育目标,然后才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规划空间流线和展示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一个展项最终成功与否,应该是看它的传播目标是否达到,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手段,让观众在‘玩耍’的状态下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但不能仅仅达‘好玩’的目的。此外,所有的展项都需要分层分级地进行设计,尤其要保证最重点、亮点的部分。建设上海自然博物馆时,自博展示工程的副总指挥梁馆长就说:‘要让观众进入自博馆有三个‘哇’,那就达到效果了。’其实就是说要做好三个最大的亮点,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忻歌向记者解释道。
如今看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确实现了梁馆长说的那三个“哇”。一进门的“生命长河”大场面、高空间、立体化布局,让人不禁“哇”出第一声;走到地下一层“恐龙盛世”主题区,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的恐龙标本阵列又让人再次“哇”了第二声;地下二层的“走进非洲”以绝无仅有的1300米复原生态场景+35米宽巨幅三维动画投影,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野性的非洲,这第三声“哇”更是令人赞叹。
“或许不同的观众有着他们不同的观赏视角,打动他们的‘哇’也可能在博物馆的不同角落,但是分层分级地做好展览,一定可以让每个观众都能有所收获。”忻歌如是说。
“三馆合一”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科普“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上海科技馆不仅要完成上海天文馆的建设工作,还要开展上海科技馆常设展区的更新改造工作。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将科普提升至与科研并重的层次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社会各层面对科普的关注度逐渐升温,科普的传播主体越来越多,科普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民间力量,如科普公众号、微博大V、甚至是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科普层面,各类科普讲台、电视科普节目等也越来越丰富。这对上海科技馆来说将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海科技馆作为上海最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未来将以“三馆合一”的博物馆集群化优势,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其他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高校等社会力量,一方面带动全社会凝聚科普力量做好科普传播工作,另一方面为营造全民科普氛围添砖加瓦,在“大科普”的格局下,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