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2017-05-18孟静静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教学探索

孟静静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404)

摘要:航运业务函电课程的特点要求该课程不但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从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研究需求分析理论,依据航运业务函电教学现状,探讨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为课程优化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需求分析;航运业务函电;教学探索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兼通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航运业务函电是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和相关商务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从事航运业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航运业务函电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航运业务函电的基本格式,专业术语,常用范例,写作规范等。要求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有效结合。它是一门专业性强,对英语水平要求高,动手实践能力强的课程。但目前航运业务函电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死板,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需求分析理论是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理论框架,是教学大纲设计,教材内容撰写,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为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需求分析理论概况

需求分析理论用于外语教学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最早用于ESP教学的是Richterich。Richterich(1972)首次提出基于需求分析模型的语言教学,随后其被用于ESP教学。Dobby(1998)依据内容将需求分析分为目标情境分析和学习情境分析。目标情境分析是学生学习结束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基于实际的语言应用。学习情景分析指的是学生的目标语言水平,学习环境,个人欲望,学习策略等与学习过程相关的知识。Hutchinson & Waters (1989)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需求指的是学习者为了完成目标所必须做的一切。目标需求强调教学结果而学习需求注重教学过程,二者相辅相成。Brindley & Robbinson(1991)将需求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Cohen(2000)指出需求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分析学生的成绩,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束定芳将需求主要分为社会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社会需求包括政府的需求和社会组织的需求。而学习者的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年龄,当前外语水平,教育背景和学习经验等的客观信息和学习者认知和情感需求等主观信息。

总之,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学习者的内在和主观学习需求。二是客观和外部需求,即社会,学校的需求。这也决定了需求分析理论的重要性。它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環节,对于课程计划,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起重要性作用,有利于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需求,从而促进教学的实质性提高。

三、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教学现状

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是我院物流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以国际航运业务的基本流程为基础,主要涉及航运业务中外来函电的书写,包括航运业务的建立,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谈判,合同签订,货物托运,订舱,信用证开立,审核,报关报检,后期的货物查验,保险等业务的函电操作哪里,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本课程之前,物流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合二为一,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讲将二者有效结合。同时该课程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滞后,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死板,单调,忽视实践,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同样阻碍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需求分析理论必要性

需求分析理论的重要性和航运业务函电的教学现状决定了航运业务函电进行需求分析的必要系,它可以使各方受益。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讲,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生需求,目标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课程内容更加前沿化,教学方式更加仿真化,操作性强,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航运业务函电知识和英语知识,培养熟练运用英语处理航运业务函电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全面提升专业技能。

其次,从教师角度来说,作为一名函电教师,培养优质学生,满足各方面需求是最大的成功。需求分析能够很好的展现学生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自己需要教授什么,为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扩展授课形式,因材施教,提升自我提供不竭动力。

最后,对于用人单位,企业是学校毕业生的最终出口。企业需求指引着学校教学。只有为企业培养更加满足需求的毕业生,才能够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提供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四、需求分析理论在航运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置多元化

航运业务函电课程内容涉及到整个航运业务流程中所使用的信函写作,设计知识广,针对性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导致学生普遍操作能力不强,与企业需求脱节。需求分析理论认为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必要性。课程设置要面向企业,包含仿真情境操练,宗旨是培养综合航运函电技能。因此,该课程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首先是英语基本能力的训练。航运业务函电是一门专业英语课程,良好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是学好该门课程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未来岗位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英语资源和灵活的训练模式,强化英语基础能力的提高,增强动动口的英语实践能力。其次是航运专业知识的拓展。作为一门专业用途英语,航运业务函电内容包括整个航运业务流程,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未来岗位工作的知识基础。最后是航运函电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是所有需求的最终目标,仿真实训和情境模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课程设置要根据学习需求和企业需求设置不同的仿真工作场景,形成项目固定化,模块化,切实增强学生的航运业务函电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教学内容企业化

需求分析理论要求我们要根据物流专业身心发展规律和现状,总结物流专业特点 ,依据国际航运业务的现实需要,构建航运业务函电课程体系。该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好的英语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前沿的专业知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满足企业和学生的各自需求,因此 在航运业务函电中要注重国际航运业务知识的不断补充。在课程内容选取中,物流专业学生的未来目标岗位要求为根据,组织教学内容,借鉴和参考相关企业的内部资料,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高度相关,缩短课堂与企业的距离。同时把来自航运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以真实的案例为驱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实践化

需求分析理论证明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教学必须与社会,与企业紧密相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情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动力,满足学习需求。传统的翻译法,任务教学法,讲授法等要科学合理运用,同时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仿真模拟实训等新式教学方法也要合理利用。案例教学通过情景再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和评价总结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实的案例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业务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情景模式实训中,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熟悉航运业务流程,模拟实践操作,掌握信函的常用规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学有所用,学为所用。

(四)课程考核过程化

从需求分析理論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航运业务函电考核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企业的需求。需求分析理论要求更新考核模式,检验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课程考核具有开放性,过程考核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过程考核成绩评定除了传统的出勤,作业等,还要包括学生学习与讨论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小组贡献率等。全方位的考核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结语

需求分析理论是指导专门用途英语的必备理论。航运业务函电作为一门航运业务与英语知识相结合的实用性英语课程,必然遵循需求分析理论规律。该理论对物流专业学生的航运业务能力提高有指导性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航运业务函电课程教学的效果,积极推动航运业务函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M]. 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余卫华. 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8): 20.

[3]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102.

[4]卢艳华. 张秀梅.邢少飞. 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20): 29-30.

[5]莫莉莉.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顾定兰. 社会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转轨[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5): 32-34.

[7]李宁. 谈函电社会需求及实证调查对高校函电课程改革的启示[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8-80.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教学探索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