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土鸡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2017-05-18陆锡轰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要点

陆锡轰

摘要:分析了土鸡生态养殖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旨在促使养殖户更加科学地进行生态土鸡养殖。

关键词:生态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4-0026-02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优质、健康、安全的土鸡及其鸡蛋产品需求越来越高,生态放养形式的土鸡饲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下较流行的一种养鸡方式。生态型土鸡的体型较小、肉质细嫩,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土鸡的养殖过程中使用生态化的养殖技术,是保证土鸡养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因为农村散养的土鸡不成规模,数量较少无法实现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在保证鸡肉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土鸡的养殖规模,就需要通过生态的养殖技术来实现土鸡的高效化养殖。

1 鸡舍选择和建设

1.1 场地选择

土鸡的养殖场地需要选择电、路和水都通的区域,远离城镇的聒噪,保证所选择地区的干燥性、无污染,而且保证地面的坡度较小,坡向最好以南为主,保证场地的阳关充足,保证坡度有良好的排水性,有利于保证养殖场地的卫生情况。

1.2 鸡舍的结构要求

土鸡鸡舍的结构要求地基深厚并保证结实性。场面需要比鸡舍高,保证鸡舍的位置平坦,保证防潮性能。鸡舍结构应当使用当下较流行的砖木结构,地面是混凝土材料,使用双列的封闭式结构[1],做成单层的平房,其檐口不得低于2 m,鸡舍的屋顶使用石棉瓦进行覆盖。适当在鸡舍的两侧处设置玻璃窗户,在靠墙的地方摆上鸡圈,鸡圈中间设置一条宽约1 m的通道。

1.3 场地消毒

为了减少土鸡生长中可能发生的病症,在建设好鸡舍之后就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使用喷壶将石灰水、烧碱和消毒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鸡舍在消毒完毕后,还应当对料筒、鸡舍饮水的系统等进行一个密闭式的熏蒸[2],保证鸡舍的通风,放置2 h以上再将鸡群放置其中。

2 土鸡饲养方法

2.1 鸡苗的选择

保证鸡苗的质量才能够保证养殖的成功。在进行鸡苗选择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一些品种较纯、体质相对健壮的鸡苗。通常来说,羽毛光亮有色泽、眼睛有神、身体较洁净、较活泼的就是优质的鸡苗,福建青鸡、三黄鸡、广西的麻鸡等都是良好的土鸡品种。

2.2 育雏方法

2.2.1 升温方式 育雏是养鸡的重中之重,其养殖是土鸡养殖全过程的关键点。使用烟道和电源的结合式供热,室内的温度在一开始需要保证在35 ℃左右,通过每周降低2 ℃的方式直到与室外温度相一致[3],然后停止供热。

2.2.2 通风 在育雏第3天之后,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促进鸡舍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因为通风不良而导致空气污浊。

2.2.3 垫料 如果在地面中育雏的话,就必须在鸡舍内铺设干燥的稻草或木屑、谷壳等垫料,将厚度控制在3.3 cm左右。根据鸡舍环境的潮湿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垫料的添加或者更换。

2.3 喂料方式

育雏的期间需要使用全破碎的饲料,在鸡雏长到40 d左右之后才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稻谷或玉米等,这种添加的杂粮需要根据鸡雏的胃部发育适量选择,饲养的方式一开始是使用自由采食的方式,然后随着鸡雏的成长逐渐变换成一日4次或3次等[4]。在鸡雏成长至90日龄之后,每天清早进行玉米颗粒的投食,在中午时分可以添加一些青绿的饲料,直到下午的时候才可以喂到十分饱。

2.4 饲养管理

饲养周期中的每一天都需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观察其粪便情况,在鸡群安静的时候注意仔细听其呼吸情况,并判断鸡群的健康状况。每天闻一下鸡群内的气味,并实时的记录饲料和饮水等情况,对鸡群打疫苗以及相关药量情况做好全过程记录,保证定期消毒。

3 土鸡群放养模式

在土鸡成长到适宜放养的阶段,就需要在场地周围进行放样,注重放养过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让土鸡捕食昆虫或者草子等材料,保证土鸡的运动量和健康情况,以保障鸡肉的细腻。这一阶段放养的時间需要控制在15周左右,逐渐的减少鸡群的补料剂量,最好在清晨放养的时候减少喂食,在晚上多投食。必须要注意鸡群放养全过程的安全性,对鸡群的天敌注意预防。

4 疾病控制

放养鸡抗病能力相对较强,发病也比较少,但是因为鸡群放养在野外,所受到的不可估量因素也比较多,接触到一些昆虫、寄生虫和病原体的机会也相对较多,很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产生。因此,鸡群的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在土鸡的免疫接种、疾病预防、鸡舍彻底性消毒和处理病鸡等方面入手,将病毒消灭在摇篮中。

4.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能够在根本上预防土鸡产生传染病,但是除了流行性的禽流感,鸡痘、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以及鸡的支气管炎传染病等是侵害土鸡健康的主要病症,这些病症一旦染上就无法治愈,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根据当地情况,对土鸡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十分重要。

4.2 疾病预防

放养的土鸡要特别注意球虫病以及鸡白痢等病症,在土鸡10日龄之前应当使用氟哌酸进行预防,在15日龄之后就应当通过球虫网和氟苯等药物进行球虫病的防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总是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要防止土鸡产生耐药性。

4.3 彻底消毒

使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在每一批次鸡全部出笼之后使用高压的水枪进行鸡舍的彻底性消毒和冲洗,可使用喷雾和熏蒸相互配合进行。对土鸡使用的所有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在中午阳光暴晒的时候进行,做到全方位,不留死角。每间隔一周,至少消毒一次。在鸡苗引进之后尽量多消毒,避免细菌的传播。

4.4 病死鸡的处理

经过每日观察土鸡生长情况,对其健康进行判断,在发现病鸡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立即在远离鸡舍处进行深埋或其他无害化的处理,将场地所有用具使用0.2%~0.4%过氧乙酸消毒。

5 及时出售

在合适的饲养期将土鸡进行出售十分重要,如果饲养时期过短的话,鸡肉中营养含量不够,水分过多,纤维素和口感欠佳,无法达到售卖的标准。但是如果饲养时间过长的话,鸡肉中的肌纤维就会老化,而且成本相对较大,不划算。因此,根据土鸡生长的特点,可以将小型的母鸡120 d、公鸡100 d进行出售,重型的母鸡130 d、公鸡110 d进行出售。在这个时候的土鸡其体重与鸡肉口感最佳,达到一个合格土鸡的标准,是土鸡成本、质量和体重结合的最佳。因此,在这个阶段将土鸡进行出售可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6 小结

生态土鸡养殖技术的实施,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加强土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多样化的应用,根据地区实际养殖特点,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土鸡的养殖效率与水平。在当代养殖优势之下,注重生态化养殖技术的使用,施行集约形式的养殖模式能够获取更高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海军,张圣尧,葛 凯,等.土鸡规模化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13,6(2):71-74.

[2] 李 薇.林下生态土鸡的集约形式的养殖模式[J].贵州畜牧兽医,2011,2(5):50-51.

[3] 白春超.生态土鸡养殖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2014,1(6):45-46.

[4] 周 俊.浅谈生态土鸡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2,9(11):239-240.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四)
书写要点(十二)
书写要点(十一)
书写要点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