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的万亿蓝海

2017-05-18丁爱波

齐鲁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蓝海网贷农村金融

丁爱波

早在2007年,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问世以来,互联网金融连续多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时至如今,受到最严监管的网贷行业,依然活跃着2300家左右平台,其成交量也在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这个起源于境外的金融模式,在中国城市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白领、蓝领乃至学生都被纷纷攻陷,尽管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毕竟提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某种程度上,化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饥渴。

然而,在城市人群被互联网金融攻陷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还有一片最后的蓝海,在谨慎地等待互联网金融的到来。那就是农民。

在农业大国,杀入中国毛细血管般的农村,意义巨大。

农村的三产融合模式,正在催生一个新生金融体——农场主。他们从农民手里,将土地“流转”过来,汇集在一起,集体耕种。而这个群体,无疑具有相当的开发价值。然而这个群体散落在全国,极为分散,如何将其统合起来,是互联网金融开拓农村的关键。

此外,征信体系在农村的匮乏,也让农民的金融需求不得不被压制。

然而,这片蓝海相当庞大,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农村金融里,有3万亿的畅游空间。

而被开垦出来的,实在是沧海一粟——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只有125亿元。

面临如此大的金融缺口,其实也有传统的服务者,银行或农村信用社。

但必须承认,银行系在农村,是一個尴尬的角色,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分银行放不下身段,坐等客户上门。

而一些银行深入农村,大多是“做做样子”。他们只在农村“吸储”,然后再去城镇“放款”,并没有本质上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

对于这片蓝海,银行没有真正下去过,只是在浅滩“城镇”,打湿了一下裤脚。

这也给了互联网公司诸多机会。

如今,有两股力量率先杀入了这片蓝海:产业系和互联网系。

一些农业的核心企业,开始尝试用供应链金融的方式,渗透进这片市场,如新希望集团。

阿里和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搭乘着“电商”的方舟,也杀入海域,他们提供三项服务,支付、保险、贷款,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降维攻击”农村。

此时,行业另一个利好信号释放。2017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的“千字文”,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金融。

同时我们应当承认的是,这片蓝海开掘有太多难点:首先,对于可能连银行卡都没有的农民,怎么做风控?业内曾盛传一个“数猪”的段子:一家金融平台给农民放款,就去猪圈数猪。一头授信一万。结果农民就去亲戚四邻家“借猪”,分分钟破了风控。

此外,农业都是“看天吃饭”,如何抵御天灾人祸?零星散落的人群如何聚合?农业本身毛利不高,农民实在承受不起太高的利率。因此,在农村深耕,恐怕真的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

因此,这片蓝海的开掘者们,需要的是深耕、下沉、慢工、细活,唯此,方才贴合金融的本质。

猜你喜欢

蓝海网贷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创新未必非寻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