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观:把生命的独特性还给学生
2017-05-18舒锦萍
舒锦萍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基。学校教育的过程不应只是简单地复制学生的成长经验,而是要通过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主体性教学,打造一个多元智能的理想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一、教育的追求:帮助学生找到启动潜能的开关
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启动潜能的开关。进入信息时代,过去那种可重演、可复制的简单技能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伴随人一生的核心技能,在这类技能中,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和鲜明的个性特点,集分析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于一体,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多元智能的理想平台,即一种最有利于促进学生释放潜能、施展专长、增强自信、百花齐放的优质教育生态系统。
二、教师角色转变:从施教者到守望者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以为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课内知识”,凡教科书上没有的就是“课外知识”。人们常常囿于惯性思维,把“不可能”的圈子画得很大,使“可能”的圈子变小。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升学识修养,以创新思路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建立积极进取、开放包容、各尽其美的心态,在常态的反思提升中,达到精神境界与个人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真正构建“以美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學新体系,将许多“不可能”转化为“可能”,使育人成才的目标水到渠成。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组织者和保障者。为此,新时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与理清学生各种智慧、潜能的发展顺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依据儿童发展历程中的萌芽期、转折期、定型期、成熟期等,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三、课堂教学:扎实推进增值教育
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多种形式、多个维度下,彼此作用与影响而互动成长的地方。为了让学习更有价值、教育不断增值,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实现学科之间的开放与融合。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其他学科元素,建立开放的、全方位的“大学科”“大课堂”的综合教学观,充分鼓励并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想象、探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是大力开展活动课教学。把握活动课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创造性、多样性),运用“欣赏—尝试式”“交往—合作式”“竞赛—综合式”“探索—创新式”等基本模式,灵活开展常规性活动课、实践性活动课、随机性活动课、发展性活动课等,进一步丰富开放式教学的内蕴及形式,提高教学效益。
三是学科教学向社会生活开放。课前,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去认识和感受生活;课中,实现课内外有机融合,让学生回味和迁移生活经验;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实验和调查,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获得更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四是创新增值课堂文化。以“关注生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的理念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支撑点,以“解放学生、解放课堂、提供发展力”为核心价值诉求,以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以科学指导为着力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构建并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与探究深度,让课堂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空间,努力为课堂文化由模式化构建到内涵式发展提升创造积极的环境与条件。学校将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对教材开发进行有益的探索。
五是实施“配方课程”。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全必修课程、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专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配方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配方课程”分为两个板块:一是由学校组织实施、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性课程;二是由教师个体组织实施、部分学生参与的发展性课程。
六是推行“开放课堂”制度。建立健全听课反馈机制,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全面推行“开放课堂”制度,鼓励社会知名人士、家长、兄弟学校及离退休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要求全校教师以积极、诚恳的心态迎接每一位听课者,使“开放课堂”成为一种常态,热情、虚心地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四、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是社团课程丰富多彩。学校开设了109个社团,涵盖了体育、艺术、文学、益智、科技、实践六大类,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课程时间,开设长短课,交叉进行基础性与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每个学生根据兴趣,通过网上选课至少参加一个社团,88%以上的学生参加了两个社团。
二是活动课程凸显特色。学校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定期举办演讲大赛、古诗词竞赛、摄影作品比赛、“露一手”等活动,覆盖和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挖掘学生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实施“全人”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德育课程融入生活。学校以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立足细节,引导学生从言谈举止、穿着礼仪等方面规范自己,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校庆、集会等开展主题式实践活动,并形成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文明礼仪”“社会实践”“主题班会”“节日集会”“安全教育”“升旗展示”六大类课程。
四是校外课程相得益彰。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社区、银行、图书馆、莲花山、交通监控中心等德育资源,携手家长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法制、安全、环保等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培养责任感。学校建立了假期活动基地(如社区利民服务点、快乐劳动体验营等),每逢寒暑假,将学生按居住地划分成若干小分队,由辅导员协助和监护,开展互助学习、话题讨论、参观游览、体育娱乐、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充分开发并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种最有利于释放潜能、施展专长、增强自信、百花齐放的优质教育生态系统,是福田区景秀小学不懈的追求。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