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回归
2017-05-18周岳峰
周岳峰
一、慕课简介
关于慕课的讨论于2012年达到顶峰。投资分析师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他一开始通过互联网“一对一”给表弟授课,之后创立了可汗学院(the Khan Academy),分享相关教育资源。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是优达学城(Udacity)的创始人,他在《连线》(Wired)杂志的采访中预测,在50年内,全球范围内的大学数量将锐减至只有10所。同时,《纽约时报》宣布2012年是慕课年。
上述迹象似乎表明,一种全新、开放且免费的大学教育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尽管对慕课持怀疑态度的人数多于其信奉人数,但是慕课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汗学院拥有1400~1500万用户,这些用户平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学习活动;Coursera有2200万注册用户,且用户数量正在增长;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推出的未来学习(FutureLearn)也有着宏大的计划;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则宣布将在edX平台上推出其慕课课程。
一些慕课平台现在非常关注就业。优达学城通过与雇主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以技术为重点的微学位课程,其课程范围涵盖基础操作和前沿科技。例如,与谷歌(Google)合作开发安卓(Android)课程;与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英伟达(Nvidia)和其他公司合作提供自动驾驶汽车微学位课程。上述课程的时长一般为6~9个月,学生需每月支付199~299美元,如果他们在一年之内完成该项课程,还可得到50%的退款。优达学城还提供了每月额外支付100美元的升级版微学位课程,并为学习该课程的学生附有如果其毕业后6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就退款的保证。
Coursera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于大学,其涵盖范围更广。目前,Coursera提供完整的学位课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各种短期课程,也已把重点转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Coursera调查发现其一半的学习者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虽然其教材是免费的,但是学习者在课程结束时要支付评估和认证费用(Coursera称之为“专项课程”(specialisation)的四门课程系列收费 300~400美元),这使得课程的完成率从10%增加至60%。Coursera也越来越多地与公司合作,公司可以将Coursera纳入其门户网站,跟踪雇员的参与度,并为Coursera提供课程菜单。
二、慕课面临的学习成本问题
慕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习成本问题,这不仅体现在金钱方面,而且体现在时间方面。正规教育是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资格认证的理念为基础的。在美国,“座位时间”,即学生与学校教师或大学教授共同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根据乔治城大学教育和劳动力中心(the Centre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 of Georgetown University)的研究,尽管数百万人在以后的生活中确有远距离学习的打算,但是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引发巨大的压力(目前美国1/3的在职学生的年龄在30~54岁之间)。
此外,职场日益要求教育系统做出快速反应,希望尽快帮助人们掌握工作所需资格。波士顿就业市场分析公司Burning Glass的调查显示,在2014年,美国约有5万个职位需要持有CISSP(全球注册信息系统安全专家)网络安全证书的人才,但是美国仅有6.5万人持有这种证书,而且申请者需要长达五年的经验才能获得该证书。该需求难以在短期内满足。此外,在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一位拥有执照的美容师需要完成1500小时的培训。
作为回应,慕课已经尝试使课程内容尽可能易消化和灵活,学位被拆分成模块、模块构成课程、课程变成短片段。同时,慕课也在测试最佳课时长度以确保人们完成课程,六分钟被认为是在线视频最有效的课时长度,四星期被视为是完成一项课程最有效的课时长度。
还有一种解决方法是讓各大学投放更多的在线教学,这样,用户就更容易获取这些产品。一些大学已经开始提供在线教学,当乔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Tech)决定以低成本提供在线计算机科学硕士课程时,许多人为之震惊——因为此举似乎冒着蚕食大学校内学位的风险。但是,哈佛大学约书亚·古德曼(Joshua Goodman)通过研究表示这项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学校继续招收20多岁的学生,而在线课程则吸引平均年龄为34岁的人,这些人往往不想辞去他们的工作。古德曼先生估算这项计划可以使美国每年所培养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数量增加7%~8%。2U公司(为传统大学开发在线学位课程的企业)负责人奇普·波塞克(Chip Paucek)说,为吸引在线学生而开展的额外的营销活动也增加了校内学生入学人数。
大学也可以把课程变得更加模块化。edX通过一个供应链管理微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既可以独立地通过平台获得,也可以计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全日制硕士学位。威斯康星大学教育扩展部(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Extension)开设了一个名叫大学学习商店(the University Learning Store)的网站,提供诸如项目管理、商业写作等片段化的实用科目在线内容。慕课发烧友通常会谈及“可叠加证书”的世界,在其中,各种资格证书可以如同一块块乐高玩具一样拼接堆叠起来。
然而,各大学在此方向将会走多远和走多快是不清楚的。学位仍然受到高度重视,思辨性思维和社会技能在许多方面提高了学位的价值。“校园、终身教师等模式对于短期课程来说并不十分友好”,General Assembly(位于纽约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杰克·施瓦茨(Jake Schwartz)补充说道。
各学术机构也在努力提供真正快速流动的内容。Pluralsight公司借助一种类似于图书出版的模式,由1000名专家组成的网络体系生产并更新其有关信息技术和创造性技能的视频库。Pluralsight公司负责人阿隆·斯科那德(Aaron Skonnard)说,这些专家根据视频内容的观看频率获得版税,他们当中的最高收入者2016年赚了200万美元,这种奖励机制激励其持续更新内容。
三、慕课面临的证书认证问题
除了学习成本之外,慕课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各类证书的认证问题。雇主可以对慕课证书所认证的技能的真实性抱有信心。例如,领英(LinkedIn)公司的“背书”功能经常被其会员用于向他们不认识但拥有他们并不拥有的技能的人点赞,期待着相互推荐。各种证书需要恰到好处的摩擦力:足以被信任,但是又不至于阻挡职业转型。
大学不难赢得用户的信任,因为许多大学拥有长达几个世纪的经验和名誉。Coursera大部分内容依赖于大学及其商学院,大学的名字会印在Coursera所颁发的证书上。此外,某些合作公司在认证证书方面也有足够的声誉,如谷歌参与安卓微学位一事已帮助说服了印度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事先未经查看就雇用优达学城的毕业生。
为了使得一项证书获得信赖,常常需要适当地评估学生。当学生数量有限的时候,该验证可由教师完成,但是,慕课的学生数量可能是螺旋式增加的,从而使得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做出评估。虽然自动化技术能够帮忙,但是该技术不适用于复杂的作业和学科。对于此问题,优达学城采取的办法是让自己的学生通过托管网站GitHub提交他们的编码项目,后者会在数小时之内做出反馈。
即便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微证书领域也存在着缺点,如同大学学位一样,依旧涉及经过学习专业课程并从具有资质的提供者那里获得批准印章。然而,大量的慕课学习发生在非正式的场景里,而且许多职场技能不可能在一门课程中习得。
解决认证问题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发布“数字徽章”,将知识货币拆分成更小的面额。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高教机构,它正在与资格认证平台Credly合作,以便向没有在考试中接受测试但是被许多公司重视的技能发布徽章。
数字徽章的缺点是它们的数量往往会激增。2016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与Credly就单独创造了110个徽章。加之慕课证书、领英学习课程、基于能力的教育、General Assembly 公司等,创造各种新的知识货币的想法逐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解决恶性通货膨胀的秘诀。
一家名叫Degreed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戴维·布莱克(David Blake)尝试通过设立证书中央银行的方式来解决认证问题。他希望对各种技能水平进行一项标准化评估,而不管人们是如何达到这种水平的。该计划是创建一个由学科专家组成的网络,以评估员工的技能(比如审稿编辑或信用分析),以及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标准化分级语言。
Pluralsight公司在其领域也在朝着类似的方向前进。一个诊断工具使用一种被称为项目反应理论的技术来计算出用户在诸如编码等领域的技能水平,并给他们评分。这个系统有助于确定个体下一步应该学习什么,而且也给公司提供了标准化方法以评估他们的技能。但是,用标准化技能衡量系统自身也存在问题。让专家评判的做法引发了有关专家证书认证的递归问题。而且,项目反应理论很难评估各种主观技能,如建构论证的能力。
泰格兰·斯洛杨(Tigran Sloyan)在青少年时期参加了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该经历帮助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资格,并且激励他在旧金山創办了一家名叫CodeFights的初创公司。CodeFights网站向50万用户提供免费游戏化挑战,以帮助程序员学习。当程序员学得足够多的时候,他们会被引荐给雇主,雇主则向该公司支付成功候选人起薪的15%作为酬金。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慕课都必须解决证书认证问题。如果培训能够授予被广泛认可的资格,人们才更有可能投资于该培训。
(编者注:文章译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The Return of the MOOC)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