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大凶德要戒掉
2017-05-18
人生两大凶德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九弟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
傲,败亡之道。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公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一个高傲的人,必然不能容忍别人,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王阳明说:“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傲慢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人际关系、人脉的;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连最起码的父母、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多言,贻害无穷。曾国藩的“戒多言”源于一件小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朋友的反感,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呢?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
曾国藩认为,如果想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谦逊一些为好。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海外网)
别让老人“空心”
我姑姑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姑父去世后,姑姑独自把表弟拉扯长大。本来等到表弟成人成家后,她便可以轻松下来,安享晚年。谁知表弟在北京硕博连读,一直拿不下博士毕业证,他又不甘心放弃,更舍不得他多年在北京建立起的人脉资源,就一直在北京耗着。北京房价贵得离谱,表弟只得租房住,姑姑便因此打消了随表弟生活的念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渐渐的,我发现姑姑经常郁郁寡欢,脸色极不好,而且经常很久不出去走动。她跟我说她孤独,哪天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我听了心里酸酸的,我常在书上看到,说“空巢”老人最容易感到孤独,还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老年精神障碍,便多次打电话让表弟多关心他的母亲。可北京离湖南天远地远,再加上表弟又忙,他的亲情电话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我就想替表弟多陪陪她吧,“空巢”的姑姑是千万不能再“空心”了。
姑姑有散步的习惯,每天吃过晚饭,都要到附近的公园里走一走。我想,让姑姑远离“空心”,就从陪她散步开始。每逢双休日晚上,我吃过饭就和姑姑约好,在公园大门口见。我们手挽手走在绿荫道上,边走边聊。见了我,姑姑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她不停地说这一周发生的事情,看到的,或是听到的或是内心的感悟。我知道她是太想要一个倾诉对象了,我耐心地听着,往往散完步归来,她还意犹未尽。
后来,听一个医生朋友说,不让老人“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她找点事做。
听说牌场人多,几乎都是像姑姑一样的老年人,打点小牌锻炼脑子,我便带姑姑出入牌场。不多久,姑姑就成了牌场里的熟客,交到了一些朋友。后来,姑姑还在跳广场舞时结交了不少朋友。渐渐地,她变得快乐起来,也忙碌起來。
一天,我从姑姑家回来,她执意要送我到路口,临上车时,她突然感慨万千:“我原来以为,‘空巢’的日子没法过,但在你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发现,‘空巢’的日子也可以丰富多彩。”
(《现代养生》)
给孩子最好的教养,是把“请”挂在嘴边
“我要吃这个”、“给我拿那个”……很多小孩说话特别“冲”,常常用命令的口气,家人听了就像得到圣旨一样赶紧去办。殊不知,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的孩子,在生活中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在校园里也很难获得尊重和认同。
而那些把“请”、“你好”、“谢谢”挂在嘴边的孩子,大都人见人爱。
人生中有很多最重要的通行证。而比起文凭和学历,礼貌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通行证。你不理世界,世界就不会理你。在一定程度上,礼貌即教养。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将会为他关上一扇又一扇的门。
学会以礼待人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既能增加幸福感,还可以减少人际间的暴力和摩擦。一句甜甜的招呼,会迅速拉近孩子跟他人的距离,若孩子遇到麻烦,旁人也容易伸出援手。
讲礼貌,也是那些更受欢迎小孩的“标配硬件”之一,谁会抗拒那个嘴巴甜甜的小家伙呢?无论是餐厅服务员还是家里熟悉的亲戚,所有人都会想“哦,多可爱的小孩”。
礼貌应该成为一种人生习惯,把“请”挂在嘴边,生活会充满幸福感;而不懂礼貌的孩子,人生将处处艰难。
(《生命时报》)
为什么会出现﹃1992中年危机﹄
从“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到“34岁老来得子”,再到“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最近,没有一点点防备,“1992中年危机”袭来,引发热议。
“1992年生人已进入中年”,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被确认的事实了。虽说年轻人对上述“结论”的种种反应,不乏自嘲、调侃甚至是矫情成分,但整个社会对“老”的焦虑,却是不言自明的。
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步伐不断加速,社会意义上的新陈代谢越来越快。在这一背景下,人最大的焦虑可能就是担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因为年轻越来越被看重,社会各方面对于年龄的筛选也显得更严,“稍不留神”,你就是那个“超龄”的人。
社会对年轻的推崇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单位招人,年龄要求越来越严苛,无形中制造了一种不断比年轻的氛围;而另一方面,教育的延伸,却反向推迟了人步入社会的时间。大学一毕业首先就要迈过年龄这道坎儿。面对更年轻者的“挤压”,你不得不服“老”,所谓叹老的心态和对老的焦虑,便由此而生。
社会分工对年龄的要求越来越显示出层次性。看重“年龄优势”,只是催生怕老心态的一个方面。在转型期社会,各种价值观喷涌,人开始在价值理念上受到更多的牵引。传统家庭结构的打破,又使得年轻人的负担提前到来,这与“1992年生人已进入中年”的界定恰恰是“吻合”的。且在流动社会面前,囿于社会制度变革的滞后,年轻人的流动并不意味着公民权利的随身迁移,这迫使年轻人注定要以更多的精力来表现出“务实”的一面,更快地进入“成家立业”的奋斗阶段,更早地告别“诗与远方”。诸如高房价、就业难以及社会公平问题,使得这一“务实”和“成熟”的必要性显得更为迫切。
所以,年轻人对变老的焦虑,实质上可以说是对于社会压力与责任的焦虑。因为一旦进入“中年”,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完成社会评价体系所赋予相应年龄阶段的“使命”,比如买房,比如遭遇催婚,考虑结婚生子……某种意义上,怕老心态之所以在我们这里表现得如此明显,与社会评价标准滞后于社会年龄的变迁有着重要关系。
怕老心态的流行,源自年轻人基于社会压力下的“不想太早长大”,也或多或少与老年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境况有着隐秘的关联。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无论是社会的尊老氛围,还是养老公共服务,恐怕都离一个能够让人优雅、体面老去的社会有着不小的距离。
怕老心态流行的另一面,则可能是加速社会心态的“早熟”,抑制年轻人的活力。因而,从社会层面来讲,怕老绝非仅仅是矫情这么简单,也不是给年轻人补上几碗“鸡汤”就能解决的。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