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2017-05-17潘伟男邓水秀于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潘伟男+邓水秀+于勇

摘 要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和健康拓展训练,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意义和作用,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和提升,更好地调节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深化的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一轮的就业竞争,让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也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在使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化、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引入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助于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价值,更好地回馈社会。因此,利用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生源不断扩张的态势下,我们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心理抗压能力较弱;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压力陡增;在校接受的心理辅导程度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和水平,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形之下,需要凸显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抗干扰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重塑。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广义上而言,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的心理平衡状态;狭义上理解,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的情感、意志、行为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体现出一种良好的、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因素,更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自我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1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调节良好的积极心态

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迅速提升,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形势,学生要学会有效释放或缓解压力,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困扰。为此,体育教学的适当引入,可以适时有效地帮助高职大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使高职大学生在积极、紧张、有序的体育运动竞技状态下,更好地获得身心的解放,使自己的心境趋于平和,更好地应对各种紧张的学习压力。

2.2培养身心健康品质和坚强意志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强身健体习惯,在日积月累的体育鍛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顽强精神和自信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的个性特征逐渐趋于完善,能够更好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保持一颗乐观、积极、自信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紧张压力与失败挫折,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表现出心理封闭、性格孤僻、自卑敏感、社交不良等诸多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和困扰之下,会使其陷入到不良情绪氛围之中,无法摆脱内心的压抑紧张状态,在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和宣泄的状态下,诱发逃避现实、厌世轻生等现象。为此,利用体育教学的集体活动性、团队合作性的特点,使高职大学生积极地融入、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通过集体、协作的体育活动方式,形成团队精神和意识,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封闭、孤僻心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育积极的团队意识和凝聚精神。

3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培育路径

3.1构建身心健康的体育教学意识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要将其应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组建专业体育辅导员队伍,强化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和功效,正确地使学生明晰和了解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严格、规范、有序的体育教学管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管理、竞赛规则、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成功和喜悦,也体验到体育训练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艰辛与失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2创设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轻松、愉悦、和谐的体育教学情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权威、绝对性的教学地位和角色,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压抑的学习和运动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体育思维的训练,也不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状态。甚至在不恰当、不科学的体育训练之下,反而产生反作用。为此,我们要将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情境融入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感受到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的兴趣和快乐。激发自我挑战和自我跨越的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勇气,能够更为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积极、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使自身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

3.3融入体育拓展的教学训练方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不同的拓展训练方法,使学生根据拓展训练团队合作的需要,不断变换自身的角色。在拓展训练中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更为深入地体会他人的真实感受和情绪,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团结向上的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及良性循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

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育拓展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任背摔。这个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较好地突破学生个人的心理障碍,生成挑战自我的勇气,体悟到信任对于团队的意义,更好学会换位思考,生成团队精神。(2)抢滩登陆。这个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生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3)丛林奇兵。这个拓展训练项目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体能,改变体育教学中的枯燥状态,通过既定任务的心理定向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4)穿越电网。这个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合理计划、有效组织、统一行动、无间合作的精神和意识,更好地合理节约时间,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和意识。(5)荆棘取水。这个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可以突破学生个人的思维定势,更好地学会倾听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6)捆绑行动。使学生能够亲密无间地交往和学习,消除心理上的害羞、自卑情绪,使之成为一个合作、创新的团队。(7)盲人方阵。这个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在特定场景下实现任务的合作精神和意識,增强科学的思维和辨析能力,了解“得与失”的辩证关系。(8)毕业墙。这个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危机生存技能,增强学生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更为有效地快速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体育拓展训练内容,可以极大地释放学生的身心压力,极其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各种困难情境之下,能感受和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胜利感与自豪感,真切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身成长的质变和升华,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能力。

3.4注重心理教育的课内课外对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并在体育教学之外,结合运用心理测量、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榜样示范等手段和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一体化模式,更为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心理特征,实现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心理教育的完美链接、优势互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不良情绪,在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全面思考自身的心理不良状况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自身品质的完善和提升。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且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也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4结语

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并在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体育拓展训练内容之中,实现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增强自身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耐挫能力,更好地实现意志品格的增强和提升,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在与课外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的融合作用下,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

(通讯作者: 邓水秀)

参考文献

[1] 倪海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05).

[2] 申志娟.浅谈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学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17).

[3] 王金杰.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1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