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5-17刘慧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重视音乐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讲述,忽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导致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低下。而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将语言、舞蹈和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化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具有整体的教学思想特点、独特的理论原则和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学作为小学生艺术修养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1 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1930年左右创立,旨在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巧,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和课堂教学,要求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奥尔夫教学法具有如下特点:①即兴创造性。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组织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样小学生能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感悟和体验,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方式进行即兴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与情感。②元素性。音乐教学涉及材料收集、艺术形式、音乐技能等元素,这些元素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奥尔夫教学法多是选用原始自然、朴实无华的素材来表现元素,如传统大小调式和反复固定节奏等,能够通过明了简洁的方式表达丰富的音乐情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③综合性。音乐可以客观展现人内心的情绪与情感,而奥尔夫教学法集舞蹈动作、语言和说唱于一体,综合性较强,因此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客观的情绪以及内心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2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1 运用优势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体如下:首先,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素养。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教学魅力与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而奥尔夫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培养自我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可以说,该理论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出理论的作用与意义,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欲望,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使用乐器来创设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动作操作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独特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儿歌、故事和游戏等来培养其乐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实践性,实现音乐的发展创新。
2.2 运用策略
2.2.1 加强创造性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目的与原则就是培养思维创作力,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利用元素性材料,为学生今后学习音乐知识打下基础。由于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不高,当其听到全新的歌曲时会结合自身的想法,用肢体语言来加以表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教学-模仿-即兴表演-自主创作-艺术表演”,以此发挥学生内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教师在传授《龙咚锵》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小学生结合歌曲内容来联想敲锣打鼓闹新春的场景,当学生学会和欣赏完该歌曲后,可安排学生利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分角色进行即兴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2.2.2 重视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科学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音乐知识,尽情展现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当然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时,不能直接向学生讲述音乐作品知识,而是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倾听播放的音乐作品,同時教师可结合音乐起舞,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想象空间,主动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肢体动作,师生共同起舞,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师引出课本内容,有效掌握音乐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以《蝈蝈和蛐蛐》为例,在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可以从儿歌的节奏出发,通过戏剧表演形式给学生戴上大公鸡、蛐蛐、蝈蝈的相关头饰,然后鼓励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来表演,继而学会该歌曲,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2.3 关注学生学习参与度
原始音乐是人们通过自行参与与自我体验的音乐,这也是奥尔夫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音乐课程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才能有效实现“体验教学”的目的;同时小学生的心理相对独特,对喜欢与否的态度极为明确,如果其在心理上不认同音乐教学,即便被动参与到活动中,也不会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教学中,如讲解《理发师》的相关知识之前,教师可事先设计相关的小品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表演“理发”小品,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2.4 设计简单的游戏
奥尔夫教学法十分注重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对游戏的浓厚兴趣转换为对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节奏游戏,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来发挥自身的想象,尽情舞动肢体,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节奏训练教学环节,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来分解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从节奏循环变化情况来拍手或拍腿,然后分别开展三声部,进而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3 结语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其思想精髓进行深入了解,加强创造性教学,重视情景教学法,关注学生学习参与度,设计简单的游戏,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发挥出该理论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创性、创造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幼儿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刘慧芳(1985- ),女,江苏省盱眙县人,淮安市徐杨中学音乐教师兼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音乐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