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yue)其多矣 学而联之
2017-05-17屠霁萍
屠霁萍
摘要: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方法应体现有序性、关联性与发展性,从而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音乐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体验活动,运用学习的迁移,循序渐进地稳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学习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分析类化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了解其中的各种联系与共同因素,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层次,运用迁移简化学习,给学生提供利于获得知识与能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 迁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118-03
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普遍存在,相比文化课老师,音乐教师缺乏对教材中音乐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的有序构建,使得学生很难形成扎实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发展。瑞士教育革新家斐斯泰洛齐曾提出:“教育应具有清晰的层次与结构,每一阶段都能够从这个层次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层次。”因此,教学没有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方法应体现有序性、关联性与发展性,从而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音乐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呢?笔者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体验活动,运用学习的迁移,循序渐进地稳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
所谓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分析类化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了解其中的各种联系与共同因素,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层次,运用迁移简化学习,给学生提供利于获得知识与能力发展的途径。
一、音乐要素的感知迁移
音乐学习的本体是音乐要素的感知,只有对音乐要素与特性有所理解,才能有敏锐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要素之间的学习迁移,帮助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理解。
(一)节奏学习
在音乐学习中,节奏感知是基础。但是教师往往在节奏教学中以符号性、概念性节奏直接呈现,抽象呆板的念读练习使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不得以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对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实现对节奏的有效感知。
1.节奏型认知迁移
学生对节奏的认知首先是从节奏型开始,在学生没有节奏认知的情况下,概念性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感知,我们可以先从学生实践体验认知中迁移对节奏的感知理解。当学生找出词汇念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打击乐器进行铺助打节奏,最后老师可以把乐器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默念节奏用打击乐器演奏。在此活动中,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是对这两个节奏型的初步感知,当学生自己记忆提取生活中的词汇时,已经对这两个节奏型产生了进一步认知,当学生根据词语节奏打击乐器时已经把词语节奏转化成了具象的节奏音响。在学生有了节奏音响感知后再出示节奏符号 与 进行认知。这样的迁移过程才能让学生把抽象的节奏符号与各种经验相联系,促使学生对各种节奏型的理解与感知。
2.节奏读写练习迁移
在认知了节奏型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一些节奏的读写练习。为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节奏读写,我们可以在学生原有各种学习经验中进行迁移。
在节奏练习时可以先用学生熟悉的儿歌进行迁移学习,或用图谱进行迁移学习,在学生获得了一定节奏思维后再进行节奏读写的练习。例如:可以从具象的图谱练习迁移学习节奏读写练习(从图1的练习到图2的练习再到图3的练习),如图:
另外,可以让学生从读、练节奏的基础上迁移进行一些节奏的听写练习,学生通过听写练习进一步理解感知节奏。
(二)旋律学习
吴斌老师在“名师大讲堂”活动中讲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于熟悉,熟悉的东西才能产生感情。”因此,学生在感知旋律的活动中可以从熟悉的已会唱的歌曲中进行迁移学习。
1.相同节奏旋律迁移
在柯达伊教学体系中,用于旋律感知学习的许多材料都是节奏相同及类似的。学生通过对已有旋律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学习,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旋律的各种感知、练习与体验。例如:在la、sol和mi的旋律感知中,以下的旋律可以相互迁移学习。(图1与图2,图3与图4,图5与图6)
2.相同形式旋律迁移
在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材料之间具有相同的旋律特点与创作形式。老师要善于提取相同元素进行迁移教学,帮助学生对旋律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学习《小蜜蜂》的旋律时,我们可以提取《两只老虎》的旋律元素中进行迁移学习。
《两只老虎》的第一乐句:
1 2|3 1|1 2|3 1|3 4|5 -|3 4|5 -|
《小蜜蜂》的旋律:
5 4|3 0|23 42|1 -|34 53|23 42|34 53|23 42|5 4|3 0|23 42|1 - ||
《小蜜蜂》中“34 53|23 42|”的学习可以从《两只老虎》中的“1 2|3 1|”进行旋律特点迁移,《小蜜蜂》中“5 4|3 0|”可以从《两只老虎》的“3 4|5 -|”进行倒影迁移。
诸如此类,我们要善于分析发现教材中各种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进行迁移教学。
(三)和声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和声的立体音感,而和声感知的初期练习通过迁移教学能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声音感和和声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已掌握的节奏和旋律的卡农练习、叠唱、节奏和乐器的重奏练习迁移多声部音感的感知,使学生更快地接受多声部的演唱形式,建立和声音感。
除此以外,其他音乐要素感知过程中,都可以挖掘各材料之间或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共同元素进行迁移,帮助学生简化音乐感知与认知过程。
二、音乐欣赏迁移
音乐欣赏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从而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美。因此,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没有具象事物的依托,我们老师可以把教材中各个作品类化并提取作品之间的共同因素在教学中进行迁移,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美。
(一)情绪风格的迁移
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情绪风格的感知可以和已聆听的欣赏作品在同化或对比中获得。老师可以把欣赏作品按各个时期风格和情绪色彩进行分类整合。例如:在欣赏《水上音乐》时可以在维瓦尔第《春》的欣赏经验中迁移获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从而帮助理解欣赏《水上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曲式的迁移
曲式欣赏的迁移首先可以在图像认知上进行迁移。例如:学生理解ABA曲式结构,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从蝴蝶或具有ABA式的建筑物图片迁移,如图:
通过对图像结构的理解,迁移感知乐曲ABA曲式的特点。
另外是通过对已欣赏作品的曲式理解和已建立的认知能力来迁移学习同类作品。例如:可以先复习已欣赏的回旋曲后迁移欣赏新的同类曲式作品,也可以运用节奏练习感知回旋曲式的特点从而迁移到作品曲式感知理解,如图: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迁移除了情绪风格、曲式的迁移学习,还可以通过相同演唱、演奏形式的迁移,同类演奏乐器的迁移,相同旋律风格的迁移以及同个作曲家作品之间的迁移,通过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求我们音乐老师不断学习、摸索和思考,遵循教学的科学性、关联性与延续性,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学习音乐“轻沙走马无尘”快乐相伴,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切实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愛青,曹理,缪力编著.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加]洛伊斯·乔克西.柯达伊教学法I[M].赵亮,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