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5-17刘克婉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

刘克婉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4年9月—2016年10月,该院共收治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具体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应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当患者完成两周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并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结果 全部患者均已顺利完成相关治疗,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者患者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向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而且还能加强患者神经功能,为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方法值得对其进行不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074-02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经济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当前2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涨。其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威胁[1]。在脑卒中疾病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占脑卒中疾病60%~80%,只有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病率。而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相关研究调查发现,除了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之外,还应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它可以通过还原酶抑制的方式,实现胆固醇、脂蛋白降低的目的,从而对患者病情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2]。基于此,该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對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9月—2016年10月,该院共收治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具体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80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8岁,年龄最大为79岁,其平均年龄为(53.5±3.5)岁,平均患病时间(6.7±2.2)年,梗死部位:46例为前循环,34例为后循环。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77岁,其平均年龄为(51.5±2.5)岁,平均患病时间(6.5±2.3)年,梗死部位:42例为前循环,38例为后循环。纳入标准:糖尿病满足该院相关诊断标准,院外饮食已经得到控制,且有规律的服用相关降糖药物,或者进行胰岛素的注射;对患者进行TIA诊断,患者满足诊断标准,在入院后的24~72 h,对患者头颅进行CT检查,无任何异常病灶。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症状。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而实验组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其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采用常规胰岛素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血压进行积极控制,确保患者脑代谢、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对患者脑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酸碱失衡等问题进行及时纠正[3]。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除了常规治疗外,每天对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名称:立普妥,批准文号:国药准字32J911020,剂量:10~20 mg)强化治疗,患者进行10 mg/次的治疗,且1次/d,晚餐时以温水服用,患者的首剂量为10 mg/d,在服用1周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剂量调整成20 mg/d,同样采用晚餐时以温水服用的方式进行。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在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4]。

1.3 观察标准

全部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后,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NIHS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差[5]。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通过(x±s)进行表示,而组间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对数据准确性进行判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全部患者均已顺利完成相关治疗,当患者分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4.37±1.43)d,血糖水平为(5.22±1.86)mmol/L,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7.25±2.21)d,血糖水平为(6.12±2.31)mmol/L,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NIHSS评分

两者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9.76±7.26)分,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24.23±6.14)分,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胆固醇,而且还能维持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从而减少卒中风险,同时将其广泛运用于各卒中预防治疗中。而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冠心病,同时关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首要话题。随着糖尿病人群的增加,其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呈现着持续上涨的趋势,对此,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可采用药物降糖与降压的方式,对其脑卒中发病率进行强制化控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他汀类药物可实现还原酶的抑制,使其无法完成胆固醇合成工作,同时还具有内皮保护和斑块稳定、炎症抑制与血脂降低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控制。从整体上来看,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加之具有经济性、方便性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6]。

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面积,且药物作用强度和其剂量存在直接联系,为了将阿托伐他汀更好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该文选择16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且全部患者均已顺利完成治疗,虽然两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4.37±1.43)d,血糖水平为(5.22±1.86)mmol/L,NIHSS评分为(19.76±7.26)分,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将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应用其中,其临床效果相对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除了能改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水平,还可以强化患者的神经功能,为患者更好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阳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3):327-329.

[2] 韦朝霞,祁风,刘祖佑,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16):2569-2571.

[3] 周成,胡丹.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2):61-62.

[4] Duo gang. Astatine Combined with aspirin on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emist stroke and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of the[J].China herald of medicine,2015,12 (28): 108-111.

[5] 樊国兵.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11-1312.

[6] 李京倡.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74-176.

(收稿日期:2016-11-25)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