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读写能力弱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7-05-17许振梅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习作

许振梅

自2012年4月13日我成為莫力达瓦旗“加强队伍建设、助推民族教育”主题教研活动的一员以来,一直持续观察调研莫力达瓦旗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读写能力的现状,现将自己的一点观察和思考归纳如下。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基层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我对莫力达瓦旗6所农村少数民族学校进行了教学质量调研监测,并针对测试得分情况做了分析对比。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平均分较高的A学校,在六种题型的考察中,没有得分偏低者,尤其是第四题的课内外积累部分和第六题的习作部分相对于其他五所学校得分率较高;而E校第一题的听记部分,第四题的积累部分都相对较低。第五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得分率更低;第五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得分率最高的是C校,导致最后总体成绩不太理想的直接原因是第六题的习作部分得分率偏低。F校第一题的听记部分得分率并不低,但第五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和第六题的习作部分的得分率却非常低,这也是学校最后平均分偏低的直接原因。整体来看,6所农村少数民族学校汉语文教学共性问题都出在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两部分上。

产生问题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入学前的语言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学习障碍

莫力达瓦旗民族学校的所在地大都是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地,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凭借达斡尔语言沟通交流,使得大多数孩子生活在一个与汉语交际基本隔离的环境中。另外,农村少数民族家长的学历大都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也较大。对于孩子而言,达斡尔语言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孩子们入学前使用的语言都是达斡尔语言。入学以后,他们所接触的语言环境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以汉语为交流主体,这必然导致学生汉语学习的困难。

这种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受达斡尔语的影响,汉语发音不准,读课文读不准语音,容易变调,造成课文阅读障碍。

其次,达斡尔语言在句式结构以及表情达意上又与汉语有较大的差别,这也会造成孩子汉语理解能力的弱化。即使比较常用的词语,学生也不容易理解,相比汉族地区的学生,理解程度明显要低。二年级下册21课《画家和牧童》一文有这样两个句子:

①“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②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不知道“商人”“拱手”的意思。这样两个比较常见的词语,学生却不理解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缺少语言环境。

再次,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敏锐度不高,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被大大削弱,自然在习作的遣词造句上也受到影响。在深入民族学校调研后不久,我曾执教了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所授课为一年级下册15课《夏夜多美》,课文里有这样的句子:水池里,睡莲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课堂上,我把这个文段读了几遍之后,问:从“呜呜的哭声”中可以体会到小蚂蚁怎样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而小蚂蚁着急、难过等类似的情感他们却体会不出来。

受入学前语言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书面表达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达斡尔语在表达上与英语类似,往往是语序倒装,这使学生在运用汉语时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阅读理解和习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量的阅读才能够为习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并且从中习得写作的技能和方法。而农村少数民族家庭中拥有书籍的量少之又少,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课外读物的意识,造成孩子语言材料的匮乏。

二、师资配置的制约

莫力达瓦旗6所农村少数民族学校师资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6所农村少数民族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初始学历较低,大多数是边工作边取得后续学历,而且专业不对口较多,除B校和E校外,每所学校都有初始学历是技校毕业的教师。另外,一部分语文教师从小也是在与汉语相对脱节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己汉语的表达(口语、书面)都不够顺畅,语文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自然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三、改进对策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要寻求对策,建议能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改进,为下一步工作确定方向。

(一)家庭要注重语言使用上的兼收并蓄

语言学习终极目的是应用。虽然,学生入学前对汉语接触少、使用少,达斡尔族家庭母语环境和社会母语环境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障碍。本民族的文化显然不能放弃。为了既传承民族母语,又学好通用的汉语,生活中,家长不能只用一种语言和孩子交流。学校要号召家庭、社会给孩子提供了解汉语、应用汉语的平台,大力倡导两种语言、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理念。

(二)学校要提供广泛的读书平台

欲弥补学前汉语言环境的缺失,读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创设读书环境,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多读书,多积累,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丰实的文化底蕴。教师要推介一些图书并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推介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读物,或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读书、看报纸杂志,怎样做摘录,怎样写心得……),或召开“班级读书会”,进行展示交流。

(三)树立大语文观教学意识

1.读书是最长远的备课,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课标”中推荐学生读的书,教师都应率先读一读,广泛的阅读是提升自己与学生沟通对话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更要关注周围的世界,丰富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这样,教育就由空中楼阁变成脚踏实地。

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大汉语言的应用。指导学生开展讲故事、辩论、演讲、演课本剧、上街识别标牌、看电视识字等语文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汉语习作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