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落在胥河两岸的锣鼓艺术

2017-05-17许秋实

艺术评鉴 2017年4期

许秋实

摘要:胥河为安徽郎溪与江苏高淳的界河。作为众多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小锣鼓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在20世纪中期后中断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胥河两岸重新恢复跳五猖及各种祭祀活动,大小锣鼓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重新得到发展,并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小锣鼓为十番锣鼓中的清锣鼓形式,却也区别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十番锣鼓。但多年来学界对大小锣鼓的研究依然为空白。本文进行多种角度的研究探寻,以求填补大小锣鼓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胥河 大小锣鼓 十番锣鼓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035-03

一、胥河流域概况

胥河是皖东南郎溪县梅渚镇定埠街道(旧为定埠镇)与江苏高淳定埠镇的一条界河,流域遍及郎溪、高淳、溧阳等地。河上有数座桥连接,两地自古就为一体,俗称“三县两省”。其中北定埠为江苏省高淳县,南定埠为安徽省郎溪县。

胥河两岸历朝历代以来战争灾难不断,百姓乞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这是当地祭祀繁盛的原因。而大小锣鼓在这些祭祀活动中作为伴奏锣鼓,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总的来说分为打击乐和吹管曲牌两种,其中打击乐部分由大锣鼓和小锣鼓组成,吹管曲牌有唢呐曲牌和笛子曲牌两种。实际在运用时,基本根据人物登场的顺序、舞步的动作以及情绪的表达先后进行演奏。

二、大小锣鼓简介

大锣鼓:大锣鼓根据其演奏形式又可被称为十二番锣鼓,其中常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大堂鼓(一面)、大钹(二面)、小钹(二面)、大锣(二面)、小锣(二面)、铜质长喇叭(二支)。

其中大堂鼓发音较为浑厚洪亮,从节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上,都是整个乐队起到支配作用的乐器。整个锣鼓套子,由“起套”“长套”“快番”“小五套”“大七套”等几个段落组成。从一番至五番称为小五套,六番至十二番称为大七套,中间通过“长套”或“快番”将十二个锣鼓段落连缀在一起,所以又被称为十二番锣鼓。是跳五猖表演中起主导作用的伴奏音乐。这里关于“番”和“套”的含意,当地民间鼓班艺人通常的解释是,“番”指一种完整的锣鼓乐段,翻至另一段锣鼓乐段,称“一番”,而“套”是番的同义不同形式的表达。

大锣鼓组渊源于郎溪县定埠胥河两岸的民间吹打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农民群众在喜庆丰收、节日玩灯时也用于舞龙、踩高跷等民间歌舞的伴奏。盛行于当地的迎神庙会活动,也用这种锣鼓来烘托气氛,由于当地本身就有适宜庙会活动存在的土壤,大锣鼓就成为配合这些跳神舞蹈的不可缺少的伴奏音乐。

大锣鼓在配器方面,除大堂鼓外,其余乐器数量均为偶数,其中长喇叭是乐队中的一个特点,长喇叭又被称之为长尖,古时候常在军乐中使用,不能吹奏旋律,只能够吹响一个固定音高,在乐队中随着苏锣的节奏穿插出现,音色较为高亢,是十番锣鼓音乐里常见的一种乐器,用于烘托气氛。

小锣鼓组被称之为“跳菩萨锣鼓”,主要用于传统跳五猖的舞蹈伴奏中或者祭神、领神、打场、请神等表演程式。在实际的运用中,则和唢呐、笛子曲牌轮换交替出现,有时候甚至会和吹管曲牌合奏。小锣鼓乐队编制六人,主要乐器有“小堂鼓、大锣、大镲、铙钹、小锣、堂锣”六件。小堂鼓在所有乐器中属于领奏地位。这是小锣鼓有别于大锣鼓的一大特点。小锣鼓大多数的锣鼓点是曲牌体,每段自成体系,其中也有类似大锣鼓中翻番的锣鼓套子,但其在番和番之间的变化仅存在于对乐器的变化,即基本节奏相同,运用不同的乐器来凸显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小锣鼓的传统鼓点十分丰富,初步估计约在十余种以上,常用的鼓点有:“呛啷钹”“小十番”“三番头”“翁叮上水”,以及定埠河北五猖会常用的“新八番”“刹马威”。

大小锣鼓的曲牌音乐有唢呐、竹笛两种,其中唢呐较多。有的曲牌可以二者合奏,配合运用灵活。伴奏时,竹笛有二支,唢呐四支,大小各一对。大小唢呐的型号和戏曲乐队中常用的唢呐相同。唢呐曲牌比较丰富,乐曲大都来自当地的民间小曲。有的曲牌则是皖东南农村用于迎亲、祝寿、喜庆场合的民间唢呐曲牌,如“洋调”“大开门”等。经常伴奏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纯旋律的唢呐曲牌,伴奏时大小锣鼓均不加入,如“凡调”“柳梢景”等;另一种是唢呐锣鼓曲牌,唢呐和打击乐同时合奏,形成一种简单的和声织体。此类曲牌的打击乐,应以小堂鼓为领奏的小锣鼓乐队伴奏为主。因为它擅长运用轻敲细打的演奏手法,其多样化的节奏和音乐对比,表现出一种活泼、轻巧和诙谐的情趣。而唢呐竹笛曲牌在伴奏时,主要运用于打场、摆字、门司请神、敬酒和东、南、西、北神对舞的舞蹈程式。

三、大小锣鼓的节奏特点

胥河流域大小锣鼓为清锣鼓形式。而大小鑼鼓的“翻番”形式、各番之间的联系、重音移位方法以及各种大小锣鼓中特有的锣鼓经,这些都是与其他十番音乐所区别的独特之处。

大锣鼓共有十二番,每一番皆不相同,又有一定联系。首先十二番的拍子全部为2/4拍和3/4拍的变换拍子,首先长尖声起,再是“起番”“长套”“快番”,相当于乐曲前奏。后面每一番在翻番时都由长套和快番作为连接部分。每一番中的锣鼓段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每一番的主干乐句,也是每一番有别于其他各番的乐句,b段是每一番锣鼓都具有的乐句(b句的长短形式没有固定,例如头番的b句就只有两小节,五番、七番、十一番、十二番的b句都省略掉了第一小节,只有三小节)。它和主干乐句有一种启承关系,再经过长套和快番形成一个完整的锣鼓段落,艺人们称之为“一番”。

下面以七番为例:(谱中前后乐句以 符号为标记,三角标志为杨荫浏学者创立用于民乐多节拍记谱法)

除此外,大小锣鼓中还有许多重音移位的情况,这是在大小锣鼓多节拍变换下产生的,例如第三番b句,和二番b句相比,缺少了二番b乐句第一小节的前两个音节,后面的三小节相同,等于每个音节跨小节向后移位一拍,并且最后一小节变成3/4拍以求最后小节的完整性。

在实际演奏中,如果其伴奏的舞蹈内容要表现一种欢乐紧凑和一气呵成的表演情感时,番与番之间也可以不经过长套和快番的过渡,由头一番直接转入各番。此种节奏的变化称之为“连环套”。比如舞叉的表演,因为动作紧凑连贯,用“连环套”的奏法来烘托气氛尤为适宜。由此可见,大锣鼓的演奏可以根据舞蹈表演的程式需要灵活多变。

大小锣鼓音乐结构中的另一特点是每一番的“合头”“合尾”,类似于回旋曲式的“a b a c a d……”形式,大小锣鼓中的“长套”与“快番”相当于回旋曲式的“叠部”,其余各番为“插部”,而在每一个“插部”中,为了与“长套、快番”进行连接,每一番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分每番都会变化而后部分每番都固定不变。这样一来,每一番“合头”的部分又可以看作是上一番的“合尾”,这在动静结合中达到统一与对比的原则。

大小锣鼓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独特形式,例如第一段突出的是板鼓音色,第二段突出了铙钹闷音,第三段和第四段突出铙钹音色,第五段突出堂锣音色。可以说这是音色序列结构在大小锣鼓中的体现,也由此可以看出小锣鼓在乐器的使用和变化上的多样性。

其次,虽然每段的节奏基本一致,但由于每段拍子变换情况不同,所以导致即使是同样的乐器、节奏,但是锣鼓段的重音位置有所变化,例如第一段的第二个“仓”音在第二小节的强拍,但第二段的第二个“仓”音变化成第三拍上的弱拍位置。这种重音移位的变化方式在大小鑼鼓的大锣鼓和小锣鼓组中都有大量出现,是大小锣鼓演奏的独特之处。

说到大小锣鼓中的曲牌,历史上变动较大。笔者实地探访发现,其演奏的乐曲与多年前记录的情况已有所变化,过去的曲牌仅有《八仙飘海调》作为配合舞叉表演在跳五猖活动中演奏。而不同乐班不同时间的跳五猖仪式的两名伴奏唢呐手居然为相同的两个人,后了解到由于现如今唢呐手很多是从外面请来的,所以也并不能熟练的吹奏跳五猖原本音乐。笔者经过对录像进行分析得出,其余在各种跳五猖活动中演奏了三首没有记录过的曲目,且可能由于乐手练习时间不长,演奏时偶有间断、双唢呐节奏不合、唢呐音准有偏差等问题出现,这也给笔者的记谱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困难。

四、大小锣鼓历史

下乘加以唢呐,名曰“鸯鸳拍”,如“雨夹雪”“大开门”“小开门”“七五三”,乃锣鼓,非十番鼓也。①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首次将十番音乐划分成了三种形态,并从乐器、曲牌等方面梳理了其不同之处,其中记载的三种十番鼓中前两种目前研究较多,多种证据表明最后一种“锣鼓”与大小锣鼓的联系较为紧密。

大小锣鼓为十番音乐类的一种,但目前源流过程尚无定论。根据其草根性、流传地域、配器等判断,大小锣鼓最可能渊源于此。其中所记载的《雨夹雪》,梅渚镇外西门龙灯会的锣鼓班吴生福说,过去其父也常用其中的《雨夹雪》,现在中断了。大锣鼓中的七五三节奏,至今各班仍普遍使用。

而关于大小锣鼓的来源虽没有明确归属,但属于十番音乐类别是毋庸置疑的。而目前学界尚未有对于大小锣鼓的研究,作者希望借此能够引起外界的些许注意,更好的发掘这个被遗忘在胥河两岸的艺术瑰宝。

注释:

①[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十番鼓》,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