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的失去
2017-05-17张珺
张珺
正在逐步退隐江湖的周航,在2017年4月17日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他积攒的情绪在当晚爆发,这也打破了他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精心为自己塑造的平静。
这一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周航发布声明,矛头直指乐视。声明表示,易到确实存在资金问题,直接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元。
当日,乐视发布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回应,称周航此举堪称“农夫与蛇的现代版,令人愤慨”。之后双方各执一词,关系破裂。最终,周航带领创始团队集体离职。
周航想要最后一搏,以挽回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周航于2010年5月创立易到,这是国内最早的共享出行平台。公司在2015年运营状况出现危机时,周航接受乐视7亿美元入股。后者占易到股份70%,是易到的控股股东。2016年初,乐视派新的管理团队进驻易到,何毅任董事长、彭钢任总裁,并于同年易到法定代表人由周航变更为彭钢。
在这一年,外界一度传出周航已经出走易到的消息,周航虽然任职CEO,但是已经越来越少在易到的公开活动上露面。2017年4月9日,媒体报道周航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顺为资本,但并未从易到离职,依然是易到CEO,同时仍对易到持有股份。
《财经》记者了解到,13亿之争只是双方交锋的表面说辞,而实质引爆战争的是,双方就谁来接盘易到产生分歧。一位接近乐视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乐视正在卖一部分老股引进二股东。就在周航公然叫板乐视的前一天,4月16日周航和乐视已经在内部经历一轮交锋——周航力主引进的投资者,遭到乐视拒绝。
2016年最后一天,他发表的文章《一场关于120岁的湖畔夜话》中,流露出对人生放松、从容状态的向往。周航写道:在一系列旋转、上升与更迭之后,现在的我,想获得有舒适度的空间去自由调整一段时间。“这个想法,是我当下发自内心,最想做的事。”
而在他最近一次发表的演说中,站在湖畔大学演讲台上、面对比自己小两届的学弟学妹,周航又说:“失败就是创业的一种宿命,是不可避免的东西。”
一直以来,周航给外界传递的信息是,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尊重商业规律胜过想打赢战役的创业者;一位已经正确认识了成功与失败,并且找到了一种平和的方式和自己相处的中年男人。但多数人都没有料到,仅仅距离他发表“人生感悟”演讲过去了20天,周航便以一种如此激烈的方式杀了回来。
“外面人看起来是财富,当事人行动的时候是为了利益,内心却都是感情。”网约车品牌快的创始人,陈伟星颇为动情地对《财经》记者感叹。“没有创始人甘愿被边缘化。”一位接近易到FA(财务咨询)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说。
在某种意义上,从2015年接受乐视的控制开始,周航就“失去”了自己曾经一手创立的公司。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在走与不走中纠结,在与自己、与乐视做斗争,他曾表示厌倦残酷战争,也曾表示希望可以“轻松和自己相处”,却最终以一种曾经自己都厌恶的方式再次跳进了漩涡中央。
周航的洁癖
喜欢周航的人和不喜欢周航的人各有各的理由。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简单直白,有理想、有远见、有情怀,是一个难得的有真性情的人。一位易到离职高层将他形容为“一个导师”、“一名绅士”。资深媒体人骆轶航则说他有“少年气”。
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做作、爱显摆。一位行业竞争企业的高层人士将他评价为“书生”。而一位早年接触过但最终没有投钱给易到的投资人说:“周航是一个‘梦想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他话峰一转又说:“实施的时候太理想化,容易瞻前顾后。”
周航的老朋友谷懿对上述说法表示愤慨,在她看来,周航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兼具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商业底线。“但是商业理想和商业底线不一定能在中国成为最后的商业赢家。”谷懿认为这受制于中国不理想的創业环境。谷懿曾担任过四年印象笔记中国区CEO,现在是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和米资本的创始人,她和周航相识已经有六七年时间。
周航19岁就开始创业,为此他还在大学辍学一年。大学毕业后,由家人提供启动资金,周航开始了卖音响的生意。早在2003年周航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一家人定居加拿大,生活富足、幸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完美,但是对于周航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人来说,财务自由之后的无所事事让他感到痛苦。2003年到2010年,这七年糟糕到了极点。
他曾对媒体回忆,自己坐在自家院子里,盯着一片树叶,从脱落到飘下来好几十秒,他就一直盯着它,直到树叶落在地上。最难受的时候,他还在母亲的陪同下去看了心理医生。2010年周航从加拿大回国创立易到,为的是“要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生活”。
周航对价值感的追求高于对资本的向往。创办易到之初,他的目标是做一个价格和服务均高于出租车的高端出行品牌,“让所有的司机能够体面生活,让所有用户能够美好出行。”
周航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极其苛刻,甚至可以说是“洁癖”。他最早用的就是“选车逻辑”,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车型。此外,他要求易到的司机戴白手套接送乘客——这种体验在行业逐渐规范的当下,都还不能被满足,更不要说在行业处在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
“重来一次,我们依然坚持双向选择、高品质服务。”2016年8月在经历滴滴、Uber中国合并后,周航对《财经》记者进行书面回复时说。
谷懿用“仗义”来形容周航,而这种仗义不光是对朋友、用户,还包括对平台上的司机。谷懿对《财经》记者回忆,一次她坐易到的车,中途司机被抓了,她随手发消息告诉了周航,周航说:“把司机电话给我,我来处理。”之后他亲自安排去“捞人”。
“周航想做的是创造价值,而不是贬低对手。”谷懿说,这种价值不仅是商业价值,更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乎平台上作为个体的司机的感受。
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起,周航就一直希望可以“在正确的商业规则之下赢”。他非常看重合理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这也确实是大多数生意的必备要素,只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却不这样想。“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补贴的生意,不是短期能赚钱的模式。”快的天使投资人、阿米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东晖告诉《财经》记者。
在此思路之下,滴滴、快的开始依靠资本弹药迅速扩张。在2012年先后成立的滴滴和快的,起初两年资本尚未大规模进入,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1月1日,腾讯和中信产业基金以1亿美元入股滴滴,这是资本首次以亿美元为规模进入网约车行业,彻底打破了双方的融资节奏。
2014年滴滴拿到共计8亿美元的融资,截至2015年1月快的在该年度拿到7亿多美元。与此相对的是,2014年易到仅接受了由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领投的一轮投资,规模在亿美元及以上美元。
“滴滴、快的拿的钱里面,至少有3亿美元应该是易到该拿的钱,但我们并没有要,当时收支比较平均。”上述易到的离职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说,“他们拿了钱,补贴,完全就像不要钱一样,坐专车比坐蹦子还便宜,这个市场就完全混乱掉了。”
易到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杨芸近期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易到在C轮融资的时候是可以一次拿到7亿美元的,但周航没要。“他觉得,只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就行,靠撒钱去获取用户,留存率是不高的。”
周航也曾对媒体回忆,大家都打价格战的时候,易到的做法是绝不参战,结果很惨。2014年红杉资本的周逵找到周航,和周航谈了三个小时,但还是被周航拒绝了。“后来这个行业融的钱越来越多,不断加码,我们没跟上,也就错失了机会。”
支撑滴滴、快的融资速度的,是腾讯和阿里支付战争的野心。而易到唯一的战略投资人是携程,其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8月两次入股易到共计5300万美元。
Uber中国创始团队成员谈婧撰文说,当年网约车战争中,易到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其获得了独家的优质流量导入——携程的机场单子,这让易到活得非常舒服。
市场上甚至一度传出携程要收购易到的消息。前述接近乐视的知情人士表示,携程也曾出现在易到的接盘者备选名单中,但出价实在太低。不过一位接近携程投融资部的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携程目前对易到已经没有兴趣。
王东晖认为易到的“金主”不如滴滴和快的,是导致其落败的核心原因之一。事实上,易到差点获得了百度的投资,但因政策突然摇摆使融资告吹。百度转头投资了Uber中国。
周航的“洁癖”还体现在对公司的控制权上——这也直接导致了易到一而再再而三与资本擦肩而过。“周航不喜欢把公司的主宰权交给投资人,所以他没有拿太多的钱。”一位易到离职员工对《财经》记者说。周航也曾反思:“我融钱其实一直都不困难,在C轮的时候有机会拿很多钱,但是我们没要。一方面考虑股权会稀释,另一方面我是奔着盈利去做的,目光全在客户身上。”
面对政策,易到表现出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合规,这背后是更多的畏惧和妥协。2014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下发《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叫停私家车租赁,易到依据规则进行整改,这事后成为周航最懊悔的事件之一。
“2014年是我们最顺利的一年,当时我们是80%的市场份额,面对政府压力的时候,我真的就把所有的私家车停了,现在看起来是犯了巨大错误的。”周航对《财经》记者说。
一个致命的打击是,在疯狂补贴一年后,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宣布合并,这意味着合并后的滴滴快的以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行业垄断。
当周航清醒认识到形势的时候,易到已经很难找到钱了。
无奈之下,易到于2015年10月接受乐视7亿美元投资,乐视以此获得了易到70%股权,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乐视入股之后,乐视网监事吴孟为易到第一大股东,占股66.67%;周航為第二大股东,占股25.33%;此后依次是易到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杨芸的2.29%,以及联合创始人、CTO汤鹏的1.91%。
上述易到离职高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时除了乐视之外,还有一些投行想进军出行行业,投滴滴投不起,就想投易到。
易到最终选择乐视是看中后者的生态布局——不仅为易到带来资金,还能带来生态资源,比如乐视手机就能帮易到触达用户。
“周航是那种宁愿优雅地输,也不想狼狈地赢的人。”一位易到离职高管说,“打流氓不用打流氓的方法,用打绅士的方法,这个事情会吃亏。”
公司失控
周航没有想到,在他接受乐视入股的一刻,这家公司就已经失控了。
乐视接盘易到之初,周航和乐视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持续时间大概在半年左右。上述离职高层人士回忆,在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易到的发声比较频繁,单量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在这段时间里,乐视相继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长、彭钢出任易到总裁,并在2016年6月27日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易到法定代表人由周航变更为彭钢。彭钢此前在乐视控股任CMO一职,深受贾跃亭器重,被认为是在乐视体系下培养的典型的生态型人才。他加入易到的任务是——一年内日单超过100万,赶超Uber。
周航认为彭钢是一个可以弥补自己短板的人。他告诉《财经》记者,创业像一面镜子,更多的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说要改变自己,而是要通过团队的协作。“我知道自己有缺陷,就要有意识地找到这方面特别强的一个人来做搭档,比如彭钢。我们应该是互相要靠在一起的,过去我们没有靠在一起的感觉,现在开始有了。”
微妙的转折点就是发生在易到数据增长还不错的时候,2016年4月周航发布内部信,宣布要在二季度正式推出“生态专车”。官方对“生态专车”这个带有乐视色彩概念的解释是,在满足用户高品质专车出行的需求之外,还可以给用户提供影视剧、体育赛事、电商、游戏、音视频通话等乐视生态服务。
周航在2016年易到年会上说,要忘记洁癖式的创新,心态归零,重新出发,像一个全新的创业公司。“我们需要一场战斗证明自己,我们不仅可以做一个创新者,更要做一个胜利者。”
上述离职高层人士表示,乐视投易到是希望易到作为乐视生态的一个出行火箭,易到的数据那时候很漂亮,顾及到整个大生态的战略,易到的角色需要发生改变。但是对于这种角色的改变,“老易到人”有一些不能接受,同事们开始陆续离职。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易到离职员工说,在乐视团队进驻之后,易到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是市场部门,因为市场部门对于品牌形象、宣传策略最为敏感,而营销正是这位新任总裁的老本行。“你可以看,乐视进入之前和乐视进入之后,他们公众号的画风完全不一样。”一位行业竞争者的总监级别人士对《财经》说。
“乐视来,整个易到的氛围和风格都变了。以前的易到,在周航的领导下,公司的性格是创始人的性格,主打高端、调性、品质,后来乐视进来之后,不一样了——易到越来越‘乐视化。”一位已经离职的早期员工告诉《财经》记者。
上述离职高层人士则说,乐视的文化是鸡血、激进,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是想要融入原有企业的基因,单靠一味地要求、胁迫文化融入,会比较难。不过这名高层人士也承认乐视的到来实际上延长了易到的战斗力,即使从现在来看,乐视对于当时的易到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016年8月1日,滴滴收购Uber中国区业务,滴滴进一步垄断中国网约车市场。根据艾瑞数据,2016年一季度,在互联网专车市场滴滴以85.3%的订单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和神州专车的市场份额分别是7.8%、3.3%和2.9%。这意味着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市场份额超过九成。
9月,周航和一行人去了美国硅谷,一位和他同行去考察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那时周航就已经在四处寻找新的项目和机会。
事实上,自2016年6月周航就开始逐步隐退。周航在此次声明中表示,2016年6月之后,乐视强势派驻了以彭钢为首的管理团队,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均陆续淡出管理层,但是应乐视要求,避免引发外界过度猜测,影响融资,他们就以名留实走的方式(对外保留职务,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象征性薪酬),并未高调对外公布。
2016年底乐视资金链危机爆发,危及易到,刚刚起死回生的易到再一次被推到了悬崖边上。“易到有今天的局面,归功于他们(乐视)吧。”一位易到员工愤愤地说。
最后一搏
周航没有放弃,他试图通过最后一搏,挽回自己已经失去的公司。只是这一次,一个理想主义者选择了一个曾经自己都厌恶的方式。
2017年4月17日周航突然发布声明,矛头直指乐视。声明表示,由于乐视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避免殃及易到,易到确实存在资金问题,直接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元。
在周航发布声明后,乐视也发布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应。这封回应揭露了另一个事实——2016年11月乐视控股以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易到为主体获得14亿元联合贷款,双方约定1亿元用于易到,13亿元用于乐视汽车生态。
据接近乐视的投资人向《财经》记者透露,乐视从去年乐视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通过各个渠道“找钱”,但是进展非常不顺,这14亿元是乐视找到最多的一笔。最终乐视是以易到的名义向中植系借高利贷,说明通过其他业务板块在其他地方已经借不到钱,相比之下易到还有现金流。位于北京的乐视总部大厦是乐视最好的楼宇,也是唯一没有二次抵押的大楼。乐视除了房产抵押外,利率也很高,在15%上下,并协议抵押了一部分乐视旗下业务的股权。
不过,13亿之争只是双方交锋的利器,而实质上引爆战争的是,双方就谁来接盘易到产生分歧。上述知情人士称,乐视要在不放弃控股权的情况下出售一部分老股,引进二股东。就在周航公然叫板乐视的前一天,4月16日周航和乐视已经在内部经历一轮交锋——周航力主引进的投资者,遭到乐视拒绝。
周航力图引入的是“某想进入互联网的大型投资控股型企业”,有业内人士猜测是复星集团,但是乐视以出价太低、生态协同性弱予以拒绝。上述接近乐视的投资人说,乐视的开价很高,他们想以乐视2015年10月入股易到的价格卖出——7亿美元获得易到70%的股份。“据我了解复星是不会投的,易到还有一大堆窟窿,这么多的应付款,可能就是一个无底洞。”该人士说。
《财经》此前报道,易到每个月需要烧1亿-2亿元人民币以和滴滴竞争,并且看不到烧钱结束的那天。
乐视有自己的备选方案,其中意的接盘者就是在乐视公告中所提及的“战略合作伙伴”。据《财经》记者统计,乐视汽车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有博世集团、北汽、比亚迪和东风。“伙伴不仅能提供资金,还能有协同效应。老贾还是因为有选择的筹码,所以才拒绝了。”上述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这位知情者认为,周航的激烈举动是为了给乐视方面施压,同意他的方案。
一位接近易到FA(财务顾问)的人士说,周航希望携投资人回归易到——特别是在网约车新政过渡期届满之后,政策层让易到与滴滴回归一个起跑线,甚至易到在高端出行市场更有积累,这让周航看到了机会。
新的投资者、网约车新政,这些关键字眼在周航的声明中都不动声色地出现。他在声明中说,基于对出行行业前景的判断,以及易到在市场多年的积累和良好的用户口碑,“一直有机构有信心、有意愿、有诚意投资易到”,另外他还说,网约车新政之后,市场经历过疯狂补贴大战,又重新回歸到理性和以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
“外面人看起来是财富,当事人行动的时候是为了利益,内心却都是感情。”陈伟星对《财经》记者感叹,“我和身边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这样,创业不容易,有的时候老大是弱者。”陈伟星的另一个身份是周航在湖畔大学的同班同学。
周航既没有选择像当年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快的打车的CEO吕传伟一样轻松地全身而退,也没有甘于在公司成为一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他和去哪儿的创始人庄辰超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在其自我意志和战略资本的冲突达到顶峰后,选择离开。
在庄辰超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哪儿的控股股东百度和携程签订合并协议。三个月后,他用一句“去哪儿的故事结束了,托付与我的信任悉数交付了”,结束了他与去哪儿11年的创业征途。
同样的,在和乐视大战了几个回合后,2017年4月20日周航带领两名联合创始人集体辞职。一天后,易到官方任命新的管理团队。就这样,周航离开了他“相生相依余6年”的创始公司。据《财经》了解,易到已启动香港上市计划。一位知情人士称,周航几无可能再回易到。
“这真是一个闹剧”一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