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女儿,她活成了“赵雅芝”

2017-05-17刘汪力

家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整容婚姻女儿

刘汪力

对于逝去的青春,是安然放手,还是紧追不舍?“励志婆婆”王琴的选择是直面世俗的非议,为了女儿整容成“赵雅芝”,重活一回。

王琴很清楚,

在所剩无几的岁月里,

她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前半生太苦,余生不多,

现在我只想为自己而活。”

每隔一段时间,“62岁老奶奶为见初恋,整容成16岁赵雅芝”的新闻,就会被媒体翻出来推至头条。时至今日,新闻热度依然不减。

花甲老太王琴就是新闻中的女主角。不同于一般老太太跳广场舞、带儿孙的寻常生活,王琴的晚年生活随性且自我—发表长篇小说,参加选美比赛,接受整容手术。

历时两年,她一共接受了十余项整容手术。有两次是全麻,即使是对于痊愈能力很好的年轻人来说,都很危险。而王琴第一次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是60岁,花甲之年。

旁人不懂,一把年纪了,安安生生过日子不好吗?

但经历了8年知青生涯、3段不幸婚姻、中年丧女之痛的王琴很清楚,在所剩无几的岁月里,她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前半生太苦,余生不多,现在我只想为自己而活。”

3段不幸婚姻,半生困顿苦楚

1951年,王琴出身于湖北恩施一个京剧爱好者家庭,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爱好文艺。然而,造化弄人,她的前半生过得并不顺遂。

17岁,王琴去了农村当知青,没想到却被同乡人算计,18岁被迫嫁给了当地一个农民。她本来很气愤,但周边人安慰她:以你的身份能嫁给贫下中农,是福分。加之那时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她便认命了。

然而,在她怀孕后,似乎是认定生米已煮成了熟饭,丈夫的温柔变成了暴戾,一言不合就对她拳打脚踢。女儿出生后,刚生完孩子不过八九个小时,她就被要求起床做饭、洗衣。

冬天特別冷,王琴端着一盆脏衣物,一个人蹒跚地走到池塘边,将结了冰的水面击碎,忍受着刺骨的寒意洗衣。洗完回家时,她浑身都被冻僵了,却听到丈夫在抱怨:“我是个独生子,我不要女儿,我要把她送出去当童养媳。”

听到这话,王琴的心比身体更凉。与丈夫本就有学识上的差距,而思想上的差距令她觉得不能再将就下去了!生下女儿的第4天,她坚决申请了离婚。

然而,在当时那个什么都要供应的年代,离异女人何其苦与难!20岁的她抱着未足月的女儿投奔娘家,却不想父母根本养不起她们母女,立马就又给她安排了第2段婚姻,而她只能无奈接受。

5年后,因没有感情基础,25岁的她再次选择了离婚。33岁时,她终于自己选了一次婚姻,却因丈夫嗜赌如命,无奈于5年后又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3段婚姻,3个同母异父的子女,2个儿子都被判给了男方,只有女儿一直跟着她。在这之后,她谈过几次恋爱,但再没进入婚姻,而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女儿身上。做单亲妈妈太难了,母女俩曾一度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吃了不少苦。

我年轻过,你们老过吗?

直到女儿长大成了家,日子渐渐变得安稳,蓦然回首,独居的王琴发现,自己已50岁了,却一无所有—过去50年困顿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突然很想倾诉,于是拿起笔开始写小说。她以自己下乡当知青和第一段婚姻为原型,写了小说《初吻黄土地》,把对命运的无奈和心里的苦闷都写了出来。

因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并曾在30岁时做过报社的通讯员,她的文笔很好,40多万字的小说,三四个月就写完了。而后小说中的其中一个篇章还被一家杂志社刊用,获得了500元的稿酬。这让她信心陡增,又开始创作第二部小说《红尘》,讲述的是明末清初时,她奶奶家十姐妹的故事。

写小说不仅化解了她内心的苦闷,更给她的人生注入了活力。

然而,53岁时,王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击—33岁的女儿在生育时因难产去世。有近1个月,王琴都把自己锁在家里,无法走出悲痛。直到她翻出女儿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我知道,您的一生有许多的梦想,但因为众多子女的拖累,梦想都被埋没了!我一直替妈妈难过着,妈妈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眼泪滑过王琴的脸颊,她打开门,决定直面悲痛,决定重新活一次,决定活出快乐—连同女儿的那份。

于是,除了继续写小说,王琴又拾起舞台梦—去参加选美,展现自己的才艺。

她参加的是武汉一个公司举办的老年组的选美比赛,但当她从黄石风尘仆仆地赶到比赛现场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老年组已经取消了。”她本打算就此离开,却不想被周围的年轻姑娘小声嘲笑:“哼,这么老了还来选美!”

王琴的倔劲一下就上来了,老了就没有资格选美了吗?她转过头对工作人员说:“给我一个号码牌!就要那个年轻组别的!”

站上选美舞台时,58岁的王琴,皮肤松弛、身姿枯萎,在一众姿色出众、皮肤水嫩的小姑娘中显得格格不入。但轮到她展示才艺时,面对台下如利剑一般的异样目光和刺耳的议论声,她毫不怯场。不仅着一身藏族服饰,高歌了一曲,并载歌载舞,还朗诵了一首即兴创作的诗:“傲梅临冬不畏霜,晚菊争艳朵朵黄。众花云集T台上,独秀一枝在夕阳。”

一番表演后,台下的人都沉默了,听懂了那首诗的人,更有点眼泛泪花。比赛接近尾声,王琴再次拿起话筒,带着哽咽说:“我年轻过,你们老过吗?”一瞬间,掌声雷动。

2010年的这次选美,王琴从千人当中脱颖而出,进入到了30强,被网友封为“励志婆婆”。

整成赵雅芝寻初恋

就是这次选美,改写了她的人生。

她得到了30万元整容基金的奖励。思来想去,王琴觉得不能白白浪费30万元,一咬牙走上了整容路。

躺到手术台上时,王琴已60岁。她告诉医生,要整成赵雅芝。不是随便选的整容模子,而是因为女儿的偶像是赵雅芝,去世时还留下一件未完工的白娘子头饰。“我要代替死去的女儿活好自己剩下的人生。”

她先是在脸上动刀子,隆鼻、垫下巴、削骨、拉皮。后来医院发现她的广告效益很好,又将她的整容基金追加到了100万元,她又做了隆胸等其他十余项手术。所有的整容手术,历时2年。

对于整容,王琴不是没有后怕。“面部神经有点不对劲了。过去,我说话的速度如‘机关枪,现在成了‘三八大盖,得一句一句慢慢讲。”每次躺到手术床上,她都会害怕得发抖,但为了美,她觉得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

整容后,王琴年轻了20多岁。在医院的广告照片中,她笑容甜美,留着少女般的长发,穿着裹身短裙,身姿曼妙。这使得她突然萌生了找初恋的想法,并在网上发布了“寻初恋”的帖子。于是,“62岁老奶奶为见初恋,整容成16岁赵雅芝”的新闻很快被爆出,王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王琴时常去登台表演戏剧

大多数网友都骂她“炒作、神经病、老不正经”,但也有少数网友被她整容的勇气,以及坚持寻真爱的举动所打動。王琴回应说:“很多人质疑我这么大年纪折腾啥?现在这个社会,男人变帅女人变美天经地义,60岁的女人也不老,也一样可以很美。女人活一天就要美一天。”

她还在帖子里回应找初恋的事:“我找他干什么,也许他已做了爷爷,也许已对过去的所有事都漠然……但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我不仅为他写过歌,还为他写过小说……踏青霜重早春寒,红颜褪尽暮色晚……”

初恋是王琴真正爱过的人。对方是个军人,16岁时她与他相知相恋,但终因她父亲的反对而分开。她想找到他,如果他家庭幸福,她就问一声好便离去;如果他单身,她就陪他走完余生。但最终,因得知初恋已去世的消息,这事就不了了之。

丢什么,也别丢了梦想

“整容寻初恋”令王琴一夜爆红。她因此6次踏进央视的演播厅,并上了40多档电视节目。此时,人们才开始了解王琴背后的故事,了解到原来她是一个大才女。

从50岁那年起,王琴就一直没放弃过写作,陆续发表过《临终关怀》《左邻右舍》《再婚》《怪老头王罡》《一日夫妻百日恩》等文章。

58岁时,她买来电脑,创建了博客,把作品都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初吻黄土地》获得了600万的点击率。62岁时,笔耕不辍的她,终于出版了书籍《活着,就为了灿烂》。而后,她受邀加入了武汉作协。

“以前照着镜子,总觉得离火葬场很近,现在就想灿烂地活着。”王琴说。《活着,就为了灿烂》,王琴写了10年。写作初期,她以为自己会先女儿而去,曾叮嘱女儿,如果自己死了,书还没写完,女儿一定要帮她完成。没想到,女儿却先走了。

“这本书是对女儿的祭奠。”王琴说。“坟草青青早春凉,爱女玉殒卧他乡,娇容楚楚白幛绕,寡母如何堪风霜?”想女儿时,王琴会写诗。

失去女儿后,她一直独居。两个儿子因从小跟各自的亲爸长大,如今结婚生子后,虽然常来探望她,但离她的生活却很远。两个儿子也曾不理解她,认为她无论是写作、选美,还是整容寻初恋,都太“丢人现眼”了。但最终,他们认真读了母亲前半生的故事,还是选择了支持母亲。

名气冲天时,王琴是忙碌的“空中飞人”。毕竟年龄大了,身体有时会吃不消,但她从未缺席过节目的邀请。“我享受那样的生活,有电视节目上,会很兴奋。”

“不红”以后,她的生活沉寂下来,但仍被她排得满满当当。作为某网络论坛版主的她,每天要审阅稿件;时常也去唱戏登台表演;在其他婆婆洗尿布带孙子的时候,王琴和外国人谈起了恋爱。她的德国男朋友对她讲的情话被记录在博客上,“你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男人。我准备做这样的男人。”

即使一生几多艰难,情路坎坷,也从不放弃对爱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不因年迈就停止前行;不因挫折而轻易放弃;不因他人评价而受其左右。66岁的王琴终于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她说:“丢什么,也别丢了梦想。”

王琴时常去登台表演戏剧。

猜你喜欢

整容婚姻女儿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整容之前先“整心”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整容之前先“整心”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那些年悄悄整容的“二次元网红”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