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2017-05-16崔鹏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程案例后浇带建筑工程

摘 要:作为高层建筑主体及裙房连接的主要部位,将后浇带设置于超长框架结构内,可对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收缩应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后浇带相关概念的同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工程;工程案例;沉降差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t pouring strip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uipengwei

Zhengzhou Hongjia trade limited company Hena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art as the main body of high-rise building and podium connection, will post pouring belt arranged on the overlong frame structur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hrinkage deformation and shrinkage stress problem is effectively solved. Therefor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elated concepts 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uring,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case,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Keywords: post pouring belt,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case; settlement difference

一、后澆带的概况

后浇带是指为避免因收缩、沉降不均等原因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有害裂缝,根据施工规范规定,将临时施工缝适当留设于基础底板、墙及梁相应部位。后浇带能够临时划分结构,通过构件内部收缩,在一定时间内对此施工缝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随后将结构连成整体地带。浇筑后浇带时,应保证施工当天温度不高,浇筑混凝土可选取水泥或将微量铝粉添加于水泥内的材料,与构件强度相比,要求混凝土具有高一级的强度等级,避免裂缝产生于新旧混凝土内,出现薄弱位置。在后浇带设置中,应对模板等措施产生的消耗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将后浇带设置于建筑工程结构内,可达到解决沉降差、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的目的,具体如下:

1、解决沉降差。将高层建筑、裙房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后,通过后浇带可临时断开为2部分,结束主体结构施工作业后,50%以上的沉降量可完成,此时需进行连接部分混凝土的浇筑,且实现高低层形成一个整体的目的。基础设计时,需对2个阶段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且都做好荷载校核工作。形成一个整体后,需对后期沉降差产生的附加内力进行计算。该方式要求必须具备良好地地基土,且在施工环节内可大体完成房屋沉降作业。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硬结过程中,新浇筑的混凝土极易出现收缩现象,因气温高低影响完成施工的结构则会产生膨胀、收缩现象。待其变形受到约束时,温度应力则会产生于结构内,甚至会产生裂缝。将后浇带设置于建筑结构内,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应力,且其混凝土抗拉强度能够进行大量温度应力的有效抵抗。

二、工程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为多功能建筑,属于商业、住宅、酒店及写字楼为一体,地下共2层,塔楼4栋,其中相邻2栋为商业住宅,104.4m为其建筑高度,且有200mm宽缝设置于中间位置。该施工段需进行6条后浇带设置,塔楼周围也需设置。此外,地下室外墙剪力墙需进行4条伸缩后浇带留设。

三、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

1、留设后浇带

严格遵循施工图规定,留设后浇带。在基础、主体施工环节,需进行后浇带定位放线,根据后浇带设计位置在垫层、模板位置通过墨线向其位置准确弹出。随后根据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结束上述工作后,即可在后浇带部位通过钢丝网进行支设。完成各个位置钢筋、模板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后,需及时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指派专人时刻查看后浇带侧模安装情况。

2、处理后浇带钢筋

后浇带留设过程中,需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无误且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模板封堵作业时,需通过木板进行梳子状挡板加工制造,在挡板内固定快易收口网。选取钢丝网阻挡时,需及时焊接上层钢筋和后浇带钢丝网骨架钢筋,楼板后浇带中部位置还需进行马凳设置,一般以一排为准,避免出现挤压变形问题。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出现混凝土被污染现象,需及时选取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液彻底清理干净。

3、后浇带封模

(1)筏板、抗浮板后浇带断口封模。第一,筏板。2000mm为筏板厚度,可直接选取模板封堵方式进行筏板后浇带断口部位封模。可将后浇带断口位置进行上下块模板划分,且将止水钢板安设于中间接缝部位。选取螺杆加钢管的方法加固模板,方木为内楞,因内侧不存在固定件,在加固螺杆制造环节,需焊接定位钢筋。螺杆的一端应焊接到筏板钢筋上,另一端需从模板穿出,设置山行卡进行螺帽紧固。但不得过度拧紧,模板不出现过分倾斜状况即可。

第二,抗浮板。按照施工规范规定,300mm为抗浮板厚度,需将钢筋、保护层去除,且210mm为抗浮板中间位置净空,如直接选取模板封堵方式,模板去除时将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基于此,必须选取钢筋骨架+钢丝网的方式进行抗浮板后浇带断口施工,因抗浮板具有防渗需求,应将止水钢板安设到中部位置,且把封堵钢筋网进行2块划分并组装,主要步骤如下:选取钢筋进行骨架制作(直径为12mm)—钢丝网片安设于钢筋骨架,且做好绑扎工作—板钢筋上固定第1道骨架,且焊接到板钢筋进行斜撑设置—完成止水钢板安设工作,固定第2道骨架,且焊接于上皮板钢筋,及斜撑设置。

(2)梁、板后浇带断口封模

第一,板后浇带断口封模。选取钢板网拦断方法进行板后浇带断口封模,其施工工序基本等同于抗浮板。如地下室顶板断口封模时,有防渗防水需求,需拦断方式同样和抗浮板类似,但必须按照现浇板厚度进行钢板网骨架厚度的确定。如不存在防水防渗需求,即可去除中间位置的止水钢板,选取一块成型方式进行钢板网骨架施工。

第二,梁后浇带断口封模。一般以钢板网拦断的方式进行封模。要求通过钢筋进行同梁骨架的焊接,且在150mm以内控制其间距,且当做拦断受力骨架使用。随后将钢丝网设置于内侧位置,翻边作业完成后即可进行绑扎固定。

(3)墙后浇带浇筑封模

去除外墙模板后,即可切去其余螺栓,但不允许切去室内面后浇带2侧的一排螺栓,其功能为浇筑施工中加固模板的螺杆,待切去外侧全部螺栓之后,需及时选取预制混凝土板进行封堵施工。

4、后浇带保护

在没有进行浇筑施工前,需做好后浇带保护作业。其主要工作内容为避免后浇带内落入杂物、钢筋防锈及不得挤压踩踏等。因此,在浇筑后浇带前需进行全面覆盖,防止渗入楼面水。如钢筋存有锈蚀情况需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覆盖后浇带通常可选取废弃的模板等材料,且选取砂浆进行梁侧截水带的设置,避免渗入楼面水。

5、后浇带止水钢板设置

按照施工规范规定及现场施工条件,如后浇带断口需做好防水防渗施工,则必须进行封闭止水钢板设置,本工程具体位置包含地下室外墙、地下室筏板、抗浮板及顶板等,成型止水钢板为300mm宽、3mm厚。在止水鋼板安设时,需按照迎水面进行凹口安设,需在断口中间位置进行钢板安置。焊接钢板过程中,避免焊缝存有孔洞等问题。

6、后浇带浇筑混凝土

第一,浇筑前处理。浇筑后浇带施工前,必须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彻底去除流浆、松动的混凝土,凿毛后浇带端口,清理止水钢板上下表面,去除后浇带钢筋锈蚀情况,确保后浇带钢筋设置无误,绑扎正确。在以上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且对接口部位进行套浆作业。

第二,浇筑混凝土。按照施工规范规定,选取级配等级较高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如需防水防渗,应选取防水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混凝土前,需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加以确定,保证施工方式正确。同时,在浇筑施工中必须对其密实度加以重视,保证其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与正常混凝土相比,后浇带混凝土坍落度应在其以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将后浇带设置于建筑工程结构内,可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解决沉降差。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此,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情况,规范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为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骏;高艳超;浅析房屋建设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3期.

[2]刘鹏飞;;试论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出现的问题及对策[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贾世辉,郭元浩.浅谈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2(01).

[4]石兰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2(20).

作者简介:崔鹏伟,男,1974年3月2日出生,籍贯河南省西平县,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建筑施工,职称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工程案例后浇带建筑工程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市政道路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