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2017-05-16李雯
李雯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重要论述,既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按照“干部清正”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廉洁政治作出应有贡献。
保持干部清正是应对新时期各种考验和危险的客观要求。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那就是腐败。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党要经得起拒腐防变的历史考验,防止出现人亡政息的危险,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建设廉洁政治,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干部清正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只有干部清正,政府才会清廉,政治才会清明,建设廉洁政治便不会遥远。“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伊始语重心长地引用了这句俗话。保持干部清正,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得住考验,挡得住诱惑,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独、慎微、慎初,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党性修养赢得人民的尊敬。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关于“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等执政理念的话题几乎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曾在多次会议、各种场合讲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为一个普通党员,通过聆听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党要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都是民本思想。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对群众充满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作风上过硬不过硬的分水岭。只有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党要有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绩,就必须把求真务实作为第一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全党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古人曰:“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领导干部做事为人的根本动力。一个领导干部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是反映在本职工作上,简单地说就是在具体环境、具体岗位上体现出来的模范行为。唯有如此,领导干部才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党要以人为本、执政為民,就必须把廉洁从政作为第一生命来维护,始终保持“一身干净”。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说到底,就是要修养好廉洁这一内在要求。修养好廉洁就要知足。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常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是“福”之所至,无欲则刚,心无欲则人清廉。在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真正做到操守可比寒梅、品格赛过修竹、气节重于泰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