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7-05-16张献忠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张献忠

摘 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为此,本文主要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一,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一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二、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在既定的原则指导下去进行城市建设的工作才能够达到目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讲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1、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是人们生活、工作等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站在长远的利益上,同时城市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那么城市的规划就应当根据城市的发展步伐而不断的进行方针改变,在规划的时候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对于城市资源的利用也应当遵循成长性的原则,否则将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注重城市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等物质和精神的建设。

2、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对空间和营养等因素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尽管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很大。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__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和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条件具有较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城市,应从规划开始。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众多,主要可分为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人居规划。

1、城市区域规划

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资源情况,给城市以准确的定位,实现区域和区域间各类资源互补、协调发展。①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②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③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④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⑤绿地规划,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2、城市人居规划

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应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①生态建筑,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②生态景观,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③生态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④生态教育,生态城市需要人人参与,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普及生态城市知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1、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頭,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2、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3、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4、加强城市生态评价

城市发展是人与自然作用的结果,任何城市发展都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城市生态评价体系应包括城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指标,通过专家和人民的评价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是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等的主要地域,其环境质量、规模和合理的布局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水平和质量。生态城市的提出就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城市的整体规划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人口、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为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兵,韦兰.关于生态城市规划之对策综述[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06):135.

[2]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3):53-57+88.

[3]杨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3,(11):104+97.

[4]杨培峰,易劲.”生态”理解三境界――兼论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3,29(01)5-10.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