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7-05-16陈爱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本土化课堂教学课堂

陈爱萍

摘 要: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在学生自主学习性,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也给目前国内众多院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特征出发,分析了目前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本土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本土化

基金项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市场营销课程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应用与实践”

引言

翻转课堂在美国现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管理系统。众所周知的“可汗学院”邀请顶级课程专家和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讲解,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和管理平台,向全美学生免费开放。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系统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通过游戏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轨迹记录下来,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以实现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的优势是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张金萍,2013)。那些通过翻转课堂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果上要普遍好于在传统课堂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Talley, Cheryl P; Scherer, Stephen,2013)。但是成功的翻转课堂必需具备:终端硬件支持与视频制作;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有效的课堂引导。因而教师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文科课程如何翻转;大班制授课与学生传统学习方式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张红艳、龙荣培,2014)。

一、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首先翻转的是课堂教学结构顺序,其次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再次,课堂教学时间也进行了重新分配。

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是:教师白天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完成作业以及复习功课。而翻转后的课堂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做作业,教师解答疑问,复习并拓展所学知识,课余时间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学流程的改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交互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而翻转课堂中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讨论交流,教师进行个别化辅导。

二、翻转课堂中常见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盛行于西方,尤其受到美国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其成功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但是,国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想要在中国的教育中得以更好地应用,需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一)传统教育观念与翻转课堂之间的矛盾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翻转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意就是要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视频掌控节奏,课中通过协作以及教师的引导,达到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的目的。但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对这一理想效果提出挑战。

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群体至上”等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再者受标准化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急于看到学生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形成了灌输式的教学,教师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与翻转课堂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速度,通过观看视频和在线指导等方式按照自己的步调完成课前学习。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成败,只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得一定结果,才算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

但是在把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发现,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远远达不到翻转课堂的课前要求。实际情况是有少部分学生在线视频学习成为走过场,有的学生虽然看过视频,但并没有对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无法完成课前提出的针对性问题,导致整个课堂达不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教师依赖性较大,翻转课堂教学效率低。

(三)信息技术的差距

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制作微视频,以及发布视频的网络学习平台。可汗学院在线学习平台,不仅能够发布和浏览视频,而且可以在后台数据库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登录查看学习进展情况,从而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国内校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都达不到翻转课堂的要求。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部分学生不能配备电脑,无法及时完成课前学习;另一方面,在教学投入、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的差距,导致视频的质量与数量都受到影响,也阻碍了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策略建议

(一)提升教学理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师需从理论高度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翻转课堂本质。基于此,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以及课堂探究性学习等过程性项目,树立过程为本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立体学习过程,学生自己探索教材,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在经历学习困难中塑造学习意志、学习信念等个人素养,实现翻转课堂更好、更全面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薄弱的自主学习能力阻碍了翻转课堂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平常学习中推行探究性学习方法、协作性学习方法以及任务驱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体验与心得,让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精心策划和创造,不同层次的学生需配备不同教学方法,体现课堂学习的灵活性与多样化,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由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适应自学,慢慢过渡到自己自学,最终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解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开展课内翻转教学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是一个不断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针对我国教育实际,以翻转课堂的理念为原则,改造设计出适用不同学校层次、不同学科类别的分类模式,以及满足不同教学情境和不同教学需要的创新模式。基于国情以及实践操作层上硬件等方面的制约,翻转课堂的教学全流程中可以选择一个教学环节翻转。即先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然后老师进行讲解,再加上及时评价,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样式,这也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这种翻转仅仅限于一节课内。这种模式对于良构知识和非良构知识都适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而定。

(四)加强学生考核过程化管理

及时、有效的学习过程测评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活动设计做出适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學生的学习。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自主学习状况做出自评、互评,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给予及时的评价。设计合理的检测学生对视频材料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合理分配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设计如何检测学生知识内化的影响因素,设计学生的自评、互评、组间互评所占的比例,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如此一系列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将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它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效果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但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及提升教师个人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洋,王超,张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2]孙利平.本土文化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

[3]许红娥.“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实践推广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猜你喜欢

本土化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