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音乐分析

2017-05-16陈莉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罗西尼花腔曲式

陈莉娟

摘 要:《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罗西尼创作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经典唱段,诙谐幽默的音乐特征塑造了女主角罗西娜机智、俏皮、勇敢的鲜活形象。本文试图通过探寻罗西娜在歌剧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塑造要求,对唱段曲式及旋律特征进行分析,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罗西尼;咏叹调;曲式;花腔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结题成果 项目编号: Y201432477

罗西尼经典喜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出现在第一幕的第二场。在巴尔托罗家的一间屋子里,罗西娜进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封信,心里怀着美好的向往和不安的情绪,唱起了《我听到美妙的歌声》。

旋律对比张弛有度,朗朗上口,充分表达了罗西娜对即将到来的爱情的期待和对禁锢自己的巴尔托罗的憎恨与厌恶。

一、曲式及音乐表现分析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由两部分组成,以F调为主调。

1. 第一部分 Andante(行板) 3/4拍

第一部分的前奏比较长,共13个小节,用双附点节奏及强有力的和弦开篇,紧跟一连串的装饰音,充分体现了罗西娜对即将来临的爱情十分憧憬和期盼。接下来一连串以主干音为主的带有强烈装饰音效果的旋律轻盈跑动(见谱例1),再反复一遍,由此,罗西娜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以及爱情来临前的彷徨心情一览无遗。

前奏的最后用强有力的主和弦结尾体现了罗西娜对追求爱情的坚定信念。

谱例1:

在充满动感的前奏结束后,在简单的伴奏下,罗西娜婉转动人的歌声传入,“我听到美妙歌声在我心中轻轻回响,她使我的心激荡,甜蜜的爱情令人神往……”罗西娜在回忆起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歌声时,心里抑制不住的甜蜜喜悦之情,含着少女怀春的羞涩开始自言自语(见谱例2)。这段旋律迂回起伏,感情真挚。

谱例2:

片刻的喃喃自语之后,思绪翻滚,情感更浓,“啊,林多罗,我的情郎,我愿占有你的心房……”(見谱例3)罗西娜在呼唤林多罗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爱意,这两个乐句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的走向都有极其相似之处,而后一句的音符更加密集,呼唤林多罗时的音程跳进度数更大,以此来表达罗西娜对爱情的渴望如此热切。

谱例3:

当罗西娜呼唤了两次“林多罗”之后,节奏的变化体现了她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我的那位监护人,想把好事来阻挡,但是我也会撒谎,把一切安排妥当。”(见谱例4)表现了罗西娜对她监护人的态度十分反感,但是16分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和同音的反复显示了罗西娜活泼机智而且对自己的爱情充满信心。

谱例4:

2. 第二部分 节奏稍快 4/4拍

第二部分从间奏开始节奏变成4/4拍,而速度由原来的Andante(行板)转换成Allegro moderato(适中的快板),间奏的旋律与接下来罗西娜演唱的旋律相呼应,仿佛罗西娜乖巧顺从、温柔优雅,以及她暗暗欣赏自己和对爱情的憧憬。

装饰音和三连音俏皮可爱,仿佛罗西娜在炫耀自己的温柔乖巧。尤其是短促上行的音符更加显示了罗西娜的俏皮机敏(见谱例5)。

谱例5:

在间奏的铺垫下,罗西娜演唱“我多么温柔,我多么娴静,我多么顺从,我多么听话……”旋律婉转上扬又以三连音连续下行,柔美优雅,韵味无穷(见谱例6)。

谱例6:

中间的过渡段罗西娜又强调了自己多么顺从听话,简短诙谐,引出了与第一段罗西娜乖巧顺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二段,“但有谁将我冒犯,来干扰我的计划,我就像毒蛇般狡猾。”又用重复的旋律来描述“我有着千百条绝妙的好办法,我的手段千变万化。”把罗西娜机智自信的个性和为了爱情要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接着又是一个过渡段“我多么温柔,我多么娴静,我顺从又听话,我多么听话。”最后一个上扬的一个大六度,颇有嘲弄的味道,继而引出了再现乐段,罗西娜的情绪得到进一步抒发,音乐欢快活泼。尾声的八个小节中重复的小三连音(见谱例7),使音乐更加坚决地结束在主音上,表现了罗西娜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谱例7:

二、唱段华彩乐段特征和分析

咏叹调中的华彩乐段通常是演唱者即兴的、能充分展示其技巧的,这种乐段大多节奏比较自由。

在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中出现了许多华彩部分,这些华彩乐段使得罗西娜的性格更加分明,而且使得整首曲子的演唱更加扣人心弦,高潮迭起,最终更加有效地使演唱者和观众的情绪融为一体,从而使得这首咏叹调受到很多女高音歌唱家的青睐。这些华彩乐段多为中高声区,包含连音、装饰音、音阶、模进等这几种花腔旋律特征,旋律音符密集且音符时值短。

演唱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对华彩乐段进行二度创作,演唱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①.不能脱离自身实际演唱华彩乐段。需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进行演唱,否则难以完整表现咏叹调,更难以演绎出美感。因此,也需要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

②.认真对待华彩乐段中的每一个音。该咏叹调中华彩乐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的数量较多,如音阶的上下行、一长串的模进、一连串的跳音等,技巧有所欠缺的演唱者往往片面追求能够演唱下来,容易出现诸如音调不准、声音僵硬、气息不够、音的颗粒性不够清晰等问题。因此,要在具备一定演唱能力的基础上,勤学细练,把握好华彩乐段中的每个音。

③.不能纯粹为炫技而影响整体美感。华彩乐段是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华彩乐段不能脱离乐曲的整体艺术情境塑造与整体美感。演唱者要熟悉叹调的创作背景,还要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 沈旋 主编 西方歌剧词典[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 邹建乎.施国宪 编著 罗西尼[M]. 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

[3] 罗宪君.李滨荪.徐朗 主编 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5).

[4] 李凌燕.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J].北方音乐,2011,(3):41-42.

[5] 伍艾.罗西娜的音乐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06.

[6] 宋晶.罗西尼喜歌剧中两位女主角罗西娜与辛德瑞拉的主要唱段及人物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7] 吴丽娜.浅谈《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中的华彩乐段[J].知识经济,2009,(14):158.

[8] 张贝贝.浅谈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咏叹调《美妙的歌声随风荡漾》[J]. 黄河之声,2012,(6):28-29.

[9]陈春华.心灵歌者——卡拉斯[J].音乐天地,2011,(5):59-60.

[10] 屠艳.以华美流畅的旋律表现戏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4):56-63.

[11] 窦玉英.浅析花腔女高音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215.

[12] 曾睿娟.罗西尼的歌剧女声唱段中花腔音乐形态特点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19):56-57.

猜你喜欢

罗西尼花腔曲式
美学视角下的民族声乐花腔技法研究
内涵大师罗西尼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罗西尼:始于喜剧,不止于喜剧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遇到熟人”的礼节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罗西尼的《威廉·退尔》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相逢在海边(花腔女高音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