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2017-05-16张莉郑峰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信息技术

张莉+郑峰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有效的推进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它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精细化工程建设管理。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统筹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工程建设也逐渐向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它克服人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大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能够科学、高效的开展。因此,推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实现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等外界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完善。

一、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随着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显露出来,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也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下,信息技术的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施工企业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施工企业中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局域网络,实现内部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断的推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覆盖范围上,目前信息技术并没有运用在整个行业之中,仅局限在部分的企业或者某个部门,没有与工程建设管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无法在行业内形成动态的管理机制,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面相对来说还比较狭窄,集中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前期,即招投标阶段以及成本预算阶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在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更深入的发展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技术将在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数据以及信息等要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储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整理,同时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在信息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运算,它能够有效的避免人工操作中出现的失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大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简化了管理的流程和繁琐的程序。

2、加强各个环节监督与管理

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相关的事宜,部门之间在信息资料传递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工程进度的顺利开展。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为工程建筑的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提供了便利,使得管理人员及时、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建设的质量、成本等关键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3、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信息风险的发生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对于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还无法保证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达,如果信息反馈不及时可能会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信息风险的发生。而通过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的构建,各类信息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反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三、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1、数据分析

在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數据信息,若果单靠人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测算,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无法完全保证数据的准确程度。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计算机对各项数据检修工分析和运算,建立起相应的应用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程度,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工程数据库,实施进行数据的更新。

2、施工管理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前期以及施工成本、材料管理的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收集整理,有效的保证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1)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是体现在招投标阶段,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能够尽量减少在工程量清单中出现缺项、漏项的现象,保证了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有利于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其次是在施工图纸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对各项要素的收集分析,设计人员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使得工程设计更具有科学性。

(2)施工材料采购中的应用,施工单位在掌握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所需施工材料的规格及数量,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中,形成完整的项目采购清单,能够有效的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清单中的数据自动转至工程预算之中,科学的对工程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

(3)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将工资支付系统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按照工作时间进行工资金额的支付和审核,将劳动力的成本纳入管理体系之中。同时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直观的图表形式体现出来。施工单位通过对其中数据偏差的分析,可探寻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正成本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3、财务管理

财务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误差和滞后性,为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信息技术形成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会计人员开展预算编制、成本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信息技术能够对财务往来进行储存备份,方便后期的查找与核对。

4、竣工驗收

在工程建设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发现在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及相关的施工记录进行检查,最后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验收报告,运用信息技术对各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书面文件上报相关责任部门。

四、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就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现状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施工企业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其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和运行模式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1、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为了推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起相应的发展战略。充分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提前预测,并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制定出完善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确定在每个阶段内的发展目标,不断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2、构建多层次信息管理平台

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其中涉及到了工程建设施工的方方面面。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施工部门承担的责任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起多层次的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不同的应用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工程建筑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在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平台上,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中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带来的弊端,逐渐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向平行交流方式转变。

3、加强管理人员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素质的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变革,因此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水平以及效率,不断的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成。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项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传达,推动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学.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02期.

[2]孙蓓蓓,张光芳.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09期.

[3]任海威.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24期.

[4]王丽娜.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陈燕芳.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