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语言区角中多维指导策略的实践

2017-05-16陈慧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蓝蓝区角游戏

陈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学期,根据语言区角问题的呈现,遵循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原则,确定区域活动主题为“大班语言区角中多维指导策略的实践”。针对各自的观察点观察记录幼儿在语言区角中的语言、行为等表现,针对观察到的问题分析指导策略。

一、确定观察点

教师团队深入大三班语言区角,根据教师分工定点不定人跟踪观察记录幼儿在区角中的表现,分析指导策略。

围绕研究主题从两个维度确定了两个观察点:

维度一:语言区角中教师如何有效指导。

维度二: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有效指导 。

二、设置区角

1、环境创设:利用墙面制作栅栏小花及“故事大比拼”主题画为语言区背景。将四个置物架围合成语言实操区域。

2、区域牌:利用色卡纸制成五线谱及电线编成高音谱号,配上图文。

3、数字插卡袋:幼儿按到区顺序插卡,第一个进区的幼儿为负责人,方便幼儿自行管理。

4、一周进区记录卡。

5、KT板背景大书:每一页一个背景:森林、白天、下雨、海底、草地花园、夜晚。

6、各类操作盒、电线故事盒、故事房子。

7、幼儿参与自制的头饰、胸饰、手偶、指偶、信封偶、小图片等。

8、背板操作:将置物柜一侧蒙上KT板,按照主题类别添加图片及背景。

9、亲子自制图书、图书架、自制图书的材料,图书修补工具箱。

10、展示墙:幼儿自制的小书及创作的诗歌、故事等。

11、微缩剧场:利用小纸箱,挖空装饰。

12、快板、鼓等小乐器

13、录音机、故事磁带

三、活动反思

針对以上问题不断改进不足,为幼儿创设更加优质的语言区角环境,加强区角材料与幼儿的互动,生生互动、师幼互动等的有效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四、交流研讨

本次区角活动,小组成员分为四组,分别在“故事小屋”(故事创编)、“故事小舞台”(故事表演)、“图书区”(早期阅读)、“小小故事家”(绘制故事图书)四个区域中观察教师进行的指导。

观察情况及分析:

1、区域一:“故事小屋”

片段一:蓝蓝萌萌分别选择了“金色房子”和“小猫钓鱼”。之后萌萌就开始积极主动地讲述,而蓝蓝只是一人在摆弄材料。老师发现后,耐心地等了一会儿,期待蓝蓝在熟悉材料后主动讲述,但是蓝蓝依然没有开口。这时老师利用了“语言指导中的建议”让蓝蓝参与到萌萌的故事房子中,并及时给与了蓝蓝鼓励。不一会儿,蓝蓝便开心地参与了讲述活动。

片段二:在此区域观察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教师指导是: “喵喵喵,我的宝宝哪去了?”在两位幼儿进行创编故事“小猫钓鱼”中,陈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和故事以外的角色,他们在故事中也增添了许多新的角色,当出现了“小兔子一家”时,小兔跑来与小猫来玩捉迷藏,蓝蓝说:“小兔躲在大树后面”。萌萌说:“我找到你了!”蓝蓝说:“那我躲到大石头后面,最里面。”萌萌说:“我又找到你了。”蓝蓝说:“小兔子长出了一对翅膀”。这时,教师及时介入:“长翅膀要做什么呢?”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想象创作。蓝蓝说:“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就找不到了。”萌萌说:“我就是找到你了。”……此时两名幼儿非常开心地进行创编,但是故事一直在此反复,“喵喵喵,喵喵喵,我的宝宝哪去了?”陈老师以同伴的身份平行地介入游戏提醒幼儿,并将幼儿的讲述引回到故事主线中。萌萌立刻说:“小白兔,我不跟你玩了,我要去钓鱼。”再一次进入故事角色进行创编。

教师指导策略分析:在此区中,教师以提问、建议直接介入两次,以同伴身份平行介入两次。教师的介入是有效的。

2、区域二:“故事小舞台”

片段一:有5个小女孩儿来到此区,最先签到的孩子做小组长,经过商量她们要表演的故事是《三只蝴蝶》,故事中有6个角色一个旁白。孩子们在自由分配角色中,由于人数不够迟迟没有开始表演,这时配班老师轻轻地问孩子们:“你们选择好了吗?”西西说:“少一个人!”老师:“你们想到办法了吗?”灿灿说:“一个人表演两个不就行了?”老师:“这个办法不错,你们试试!”孩子们马上进入了故事中......

教师指导策略分析:本次介入指导是有效的及时的,老师以询问的方式适时引导,使游戏顺利地进行。

五、活动收获

1、善于观察、适时介入。

在游戏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

2、巧妙参与、适度点拨。

在区角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及需要来定位自身的角色,以便更好的参与游戏、指导游戏。例如在本次区角活动中,针对幼儿的游戏水平不同教师以“同伴”或“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这样观察教师的指导更具隐性、模糊性,给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使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重在设疑、捕捉亮点。

故事教学中灵活运用有效地提问十分重要,因为幼儿学习故事的过程是幼儿自身单向独立隐性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思维方式和现有理解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创编故事《小猫钓鱼》时,老师抛出了问题:“小兔子长出翅膀要做什么?”这种开放性问题能使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获得了成功、愉快的体验,而且在想象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了探索意识。

4、由易到难、梳理确认。

有的幼儿不善言辞或者羞怯内向,无法创编故事;还有的幼儿表示不会编,要听老师讲故事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作为教师,第一不能着急,第二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以以讲述者的身份开始创编,通过不断地交给孩子任务,逐步完成主体性的过渡,是孩子最终从一个听众,参与者变成故事的创编者。

总之,透过大班语言区角的观察、指导、教研、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区角中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投放材料和教师的有效观察、多维指导,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阅读习惯、讲述能力,让每一个幼儿在语言区中想说、敢说、会说,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幼儿多元化地、全面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蓝蓝区角游戏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脏脏的”蓝蓝
蓝蓝天空下是我们的家
蓝蓝:故乡,从这里到这里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区角活动真有趣
月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