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探讨

2017-05-16曲海燕晏苏征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干预高血压

曲海燕+晏苏征

摘 要:本文通过共同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有效干预措施、方式、方法和计划的实施,旨在达到普通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高血压"三级预防"的目的,以遏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1】 。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5.2%【2】。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3】,其中,心血管病占到死因构成的40%之多【4】,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5】,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8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高血压健康教育包括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其过程贯穿于居民生命保护的全过程,并针对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实施综合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上的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病患者。对高危人群和对高血压病患者需进行重点和长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健康促进是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旨在提高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的目的。

1人群筛查分类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首先要对人群进行筛检分类,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类高血压患者,以便针对性采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措施。

2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的血压分类和标准中,成人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張压≥90 mmHg。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20和舒张压<8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和(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10 mmHg【6】。

3高危人群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但有下列危险因素者可作为重点对象人群: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②嗜好高盐饮食、腌制品、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的饮食习惯者。③长期高度精神紧张、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长期情绪不稳定者。④长期吸烟嗜酒者。⑤超重肥胖者。⑥高血脂、动脉硬化者。⑦连续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以上者。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

4.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

依托健康管理团队体系、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4.2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通过进行人群筛选分类,建立健康档案,摸清主要健康问题,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内容、健康行为指导和干预。

4.3加强对参与高血压健康教育人员综合能力培训

首先有计划的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健康管理等业务培训和沟通能力的培训。要求参与健康教育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健康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及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能与健康教育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同时,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而且还可以大力开展多样化的健康促进活动等。把对健康教育内容列为工作职责,并理顺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

由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来改善健康行为,尽可能地消除危险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 可分为可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两类。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超重、肥胖、膳食高盐、长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等。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应群体性教育与个体性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内容,又要讲究形式。内容要具体化、专业化、系统化;形式要多样化、现代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郭冀珍.控制高血压享受美好人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7-03在线发布数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4-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

[4]2015年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科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7-0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解读.

[6]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第8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

作者简介:

曲海燕(1964—),女,湖北襄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预防医学领域。

基金项目:2014-2015学年校级重点课题《襄阳市公务员健康体检中“三高”危险因素分析与健康管理干预研究》 课题编号:XZZD1509

猜你喜欢

干预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