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在民族复兴大潮中的历史使命
2017-05-16史盛
史盛
试论当代大学生在民族复兴大潮中的历史使命
史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从祖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定位,并进而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论题。
一、中华民族昔日辉煌之胸怀宽广的汉朝和宏博多彩的隋唐
在海外,外国人总把华人聚居区称作“唐人街”,“唐装汉服”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服饰。究其原因,是因为汉唐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中,体现综合国力的要素,除发达的农业耕作技术外,相对繁荣的商业文化交往也是一国国力强盛的标志。
“两汉”时期繁荣的“丝绸之路”,就成为推动当时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一条坦途。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三年,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原版图。之所以要在这里设立行政机构,就是因为它打开了一条从中国到罗马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敦煌,往南可以到达大秦;向北可以到达今天的俄罗斯、伊朗和哈萨克斯坦。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经印支半岛和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被运到了西方,据史书记载,罗马的执政官恺撒穿了一件绸子的长袍上街,结果万人空巷,因为当时的罗马人没见过丝绸,罗马人把这种绸子做的衣服称作“天衣”,他们愿意付出大量的金银来购买,而中国的丝绸在当时运到西方与黄金等价。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贵重金属严重缺乏的国家,在中国古代流通的货币都是用铜铁铸造。也就是说我国古代的金银主要是靠进口获得,而换取金银的商品就是丝绸,丝绸及“丝绸之路”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得以显现。此外,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也把中国的养蚕技术、铸铁和冶铁技术、灌溉技术、造纸术传到了西方。在西汉时,由于铁器耕作技术的发明和灌溉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大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而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被传入到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无疑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繁荣。特别是在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一百多年后,一系列的人文主义作品被印刷装订成册,在欧洲传播开来,如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马丁·路德的《95条纲领》、拉伯雷的《巨人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而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又大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的造纸术为欧洲脱离黑暗的中世纪立下不朽的功勋。所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为汉朝经济的繁荣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光芒四射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晋南北朝结束之后,中国历史进入最强盛的时期——隋唐。隋唐文化也以其宏博多彩的品质流传于世。隋朝政权虽然二世而亡,但文武全才的隋炀帝依然因其独特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隋炀帝在位时,年号“大业”,意为要做经天纬地的事业。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为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文献通考》所云:“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由此可见隋朝的富庶。在短短的六年里,完成了建东都,挖运河。建东都是指把都城从西安迁到洛阳;挖运河是指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它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由于中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向大海,这样的地理条件就导致了南北交通的不便,而大运河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南北沟通问题,天堑也就变成了通途。在20世纪初,津浦铁路通车以前,运河都还是南北交通大动脉。隋炀帝还推行了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取士制度。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整整1300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发展到后来成为欧洲近代文官选拔制度的雏形。强隋之后有盛唐。李世民的谥号为“文”,经天纬地曰文,意为李世民有经天纬地的文治武功。在初唐时期尤其是李世民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陆海“丝绸之路”比两汉时期更加畅通,陆上“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可达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洲;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在江西南昌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端也因此从汉朝时的印度最南端延伸到波斯湾。唐朝政府鼓励外来贸易,为外商在华居住和担任官职提供便利。在唐前期,通过科举取士的途径担任官职的外国人高达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高丽人官拜大将军;日本人官拜秘书监监正。所以,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在于国家统一,在于经济繁荣,也在于隋唐开启了以崇尚知识为根本特征的科举制度,更在于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开明就必须兼容而兼容则意味着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二、民族复兴的数字化探讨及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
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他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中曾提到,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中包括没有实现数字化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一重要因素。具体到民族复兴这一宏大主题来说,实现民族复兴的数字化标准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我们并不需要非得回到汉唐盛世,只要回到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之前的任何一年,我们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元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但欧洲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这一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2%,欧洲主要十一国的生产总值加一块儿才占世界总产值的22%。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农耕文明在此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处于农耕文明时期的我们,人多力量大,人多产量大。但令人惊诧的是,在短短的五十五年之后,现实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而这时的大清帝国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原因就在于1840年的大英帝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从手工生产彻底变革成机器生产,而我们依然在代代相传的农耕文明中止步不前。于是我们便从“人手”的优势退化成了“人口”的劣势。以前人多力量大,后来是人多消费大。来自白山黑水的清王朝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268年,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明白能马上打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想实现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必须臣服于更先进的文明,于是便迅速的“汉化”。所以说清朝统治者的明智之处在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快马弯刀只是夺取政权的手段,而汉文化中的子曰诗云和科举取士才是安邦之根本。
近世的没落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贵族在面对新的更加先进的文明时,畏首畏尾止步不前。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不是两次鸦片战争而是甲午海战。清末思想家梁启超也讲:“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当中的开明派贵族掀起了以自强为宗旨的洋务运动,而学习成效也不可谓不显著。西方学者曾惊呼:大清帝国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要用五百年才完成的从冷兵器时代向火药兵器时代的过渡。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在攻克南京时还在射箭,到1884年中法战争时清军已经装备成清一色的洋枪洋炮。当然洋务运动最出色的成果还是当时可谓称雄于世界的北洋水师,在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据说其实力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此说法诚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此时的中日两国舰队在技术装备上处于伯仲之间却是客观的。一种模式是否科学,必须交由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北洋水师成军六年后的甲午海战,给了清政府一个晴天霹雳。清朝人讲:“东瀛蕞尔小国,区区数万之众,寥寥数十舟师,一战剪我最亲之藩属(朝鲜在甲午海战之前为大清帝国的藩属国),再战覆我水师,三战陪都戒严。”清朝的臣民们之所以如此悲愤,是因为在亚洲自汉唐盛世以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政治格局,被向我们低三下四地学习了一千多年的小学生小日本给打破了。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对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丝敬畏,也在这一战之后成了永远的过去。所以实践证明,开明派士大夫通过洋务运动的模式来实现强国之梦不可取!而蕞尔小国日本的表现却是汉唐优越我学习汉唐,西方彰显文明就学习西方。从和服到茶道再到通过后来的“明治维新”而走上强国之路的过程,就是向先进文明学习的过程。
三、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汉唐盛世的形成,得益于统治集团的文明开化,以博大的胸怀吸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文明成果;而清朝贵族在统治初期也因善于学习(入主中原后迅速的“汉化”)而达到了皇祚巩固的目的,统治后期则因止于学习而没能摆脱“寿终正寝”的命运;“东瀛蕞尔小国”日本之所以能够将亚洲传统的政治格局改写,都可归因于善于学习和敢于学习的民族精神。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先生在勉励当时大学生时说:“各位同学爱国的前提,是先把自己铸造成器。”而为世人称道的“西南联大毕业生群体”,便是这种“把自己铸造成器理论”的最好诠释:“联大”身处西南边陲,存在的八年当中,毕业生不过三千,但却是人才济济。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23位功臣”名单里,其中有8位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他们是:邓稼先、朱光亚、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杨嘉樨和屠守锷;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占了164人;人文学科领域,诞生了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钱穆的《国史大纲》、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传世之作。正像著名教授陈岱孙说的那样:“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李克强总理也说:“在国家危亡之际,联大师生展现了我们民族最宝贵的品格,她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极端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广大师生的钻研敬业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不畏艰辛、敢于拼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近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回顾历史,放眼世界,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作为最朝气蓬勃、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如山使命,把我中华民族善于学习和敢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向老祖宗学习,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善于批判地继承文明成果的博大胸怀;向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西南联大的“老学长们”学习,学习他们在求学过程当中心怀谦逊,把对学问追求和学术的研究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学习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学习他们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大业的过程当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
责任编辑:谢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