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线端子压入治具的设计及应用

2017-05-16王居堂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4期

王居堂

摘 要:接线端子部件作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重要组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接线端子作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结构形状的不同决定了其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的不同。为了提高接线端子压入后工作的可靠性,对其结构形状进行了改进,并设计了专门的治具,既保证了接线端子的加工质量,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接线端子;压入;治具

中图分类号:TM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065-01

接线端子部件作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重要组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所介绍的接线端子压入部件是用于打开和关闭监视器镜头盖的微型电机中的部件(简称端子)。

1 端子压入要求

由图1~3可知,端子本身长度要求为6±0.1mm,平直不得弯曲,两端毛刺误差控制在0.05mm以内。压入后,保证壳体外端子露出长度为1.4±0.1mm。由此可见,无论是端子本身,还是压入后的部件,其精度要求均较高。不仅如此,为保证部件的正常工作,还需要端子压入后有一定的拔出力要求。对于如此细小且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果采用手工操作,不仅无法保证其压入精度,而且生产效率极低,不能满足生产中的实际需要。为此,专门设计了端子压入治具,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 端子压入治具的设计

2.1 端子压入治具的组成

由图4可知,该治具主要由上治具和下治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上治具主要由心轴1、定位块2和9组成;上治具主要用于装夹壳体。心轴1是对壳体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定位块2和9是对壳体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定位的,同时在使用磨损后还需要通过修磨调整定位块2和9进行调整夹紧力的大小来定位和夹紧壳体。

下治具主要由支撑柱3、滑套4、垫块5、底板6、防转销7、导柱8及弹簧等构成,是端子压入的执行部分。支撑柱3由定位兼防转作用的防转销7定位装入滑套4内,并可沿导柱8上下移动,弹簧的作用是使支撑柱3及时并准确复位。

2.2 治具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工作时,首先将端子放入支撑柱3上面的4个孔内(见图5,a),再将壳体件插入上治具的心轴1中,并用左右两个定位块2和9进行定位夹紧(见图5,b)。压下手动加缔机手柄,带动上治具中的心轴1向下移动,随着连接杆的向下移动,壳体逐渐接触到支撑柱3的表面,并将端子逐渐压入到壳体孔内。当限位螺母接触到手动加缔机壁后,心轴1将停止运动。此时端子已压入到位。松开手柄,在扭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心轴1向上弹起并回位,支撑柱3也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与此同时手动取下已经压入端子的壳体部件,即完成一次端子压入操作,见图5。

2.3 端子压入后的拔出力测量表

对于端子压入后部件,不仅要求端子压入到壳体中,还要求其满足一定的拔出力要求,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拔出,其拔出力见表1。

2.4 治具的安装与使用调整

安装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上、下治具同心,使端子能准确压入壳体件的4个孔内,并保证孔的边缘不被划伤。另外,下治具在安装时要保证支撑柱3能在滑柱8内上下移动顺畅,弹簧能使支撑柱3及时复位。

治具组装好后,要进行试加工,调整左右两个定位块2和9的位置,保证壳体件出入顺畅,并保证壳体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不脱落。

使用过程中,上治具由于反复摩擦的原因,定位块内侧磨薄,导致壳体脱落,此时,只需将定位块2和9卸下来,将上半部分内侧磨薄,并将下半部分与壳体接触的圆弧部分也相应的磨薄,确保壳体夹紧,使壳体件出入顺畅不自动脱落即可。而下治具当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粉尘的原因导致支撑柱运动不畅,此时,可将下治具进行拆卸清理,一般清洗周期为端子压入5万件左右。

3 结语

端子压入是微型光圈电机或步进电机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操作之一,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由于端子细小等特点,使得手工作业难度大,效率低。本文中设计的治具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调整容易,而且当端子型号变化后,只需更换下治具中的支撑柱3,使其上的4个小孔与相應的端子型号对应即可,扩大了治具的应用范围。实践表明,该治具可较好的满足生产需要,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