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词“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017-05-16凡艳艳
凡艳艳
摘 要 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称。“中”字在河南方言词中是较为常用的方言词,而语言与文化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河南的方言词“中”它体现着河南的地域文化、尚中文化和中庸文化。
关键词 河南方言 “中” 文化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中”是河南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用法,同样的“中”也体现了河南乃至中国人民的一种文化传统。那么“中”为什么会成为河南人的口头禅呢?这是否又与一定的文化有关呢?
1地域文化
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国的中部,黄河的中下游,因为它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黄河以南,因此得名为“河南”。河南是中国古代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从炎黄时期黄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南这一片土地就被看做是军家必争之地,此地一直战争不断,直到如今河南还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系着中国的东西南北各地。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同时河南的汉字文化、诗词文化、姓氏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作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河南所孕育的历史如木之根本,水之源头,在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河南地形又多为平原,气候适宜,特别适合古代人类的居住和进行农业耕种生产。河南所处位置被称为“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曾一度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语言”。确实,也只有如此厚重的河南人才会想出“中”,并把他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当中。
2尚“中”文化
河南处在中国的中部,从殷商到周汉,从魏晋到隋唐,从五代到宋金,几乎中古以上的华夏文明都与这一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丝绸之路,使得中原人与蛮夷和中东交往,并有了不同的比较,在比较之中就逐渐形成了不同于西北的“阳刚”和东、南的“柔弱”,而是兼容并蓄的“中和”,《中华全国风俗志》称河南:“居土之中”“气禀中和”。“尚中”的思想逐渐在中原人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并且从意识中逐渐体现到了言语中。
在河南人的观念里,天下有四海,四海有九州,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而豫州在中原人的认识中,就是国家的中心,“天圆地方,我居其中,以中为美,以中为大。”而河南处于中国的中部,古语中早就有“逐鹿中原”,足以显现河南在地域上的重要性,据说商周时代的君王时常发出“天保未定”的感叹,后来就将都城定在河南一带这也证明了当时的人们一度认为河南便是宇宙的中心。
一种语言反映一种文化,因此在河南方言中“中”就体现了中原人的一种文化理念,一种思想观念。在河南方言中,“中”表示的是一种肯定的赞扬,一种肯定的积极意义,一个具有褒义的词语,这种特殊意义,包含了中原人对于这片中原土地的深深热爱,对于中原文化的深深眷恋。
“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中原人口不离“中”,有中乃有中国,有中国乃有中国人,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是每一个中原人的骄傲
3中庸心理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庸也》)简单地说重用就是不偏不倚,重点在于无过无不及,相当于现代的适度理念。其实中庸思想的形成是中原人尚中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中庸”已經深深融入到河南的经济,文化,政治,甚至小到为人处事、做菜等方面。现如今,也可以说河南在整个国家中的经济、环境治理等方面恰恰是处于“中庸”的位置,这既与其不敢开风气之先有关,也与河南人的勤奋、踏实、努力有关。
河南人为人处世的一大法宝就是中庸。河南人对于别人的缺点,毛病,或者做的不好的地方并不会直接的说出来,而是委婉的提出来。就譬如说“中”,如果对一个人的建议表示怀疑的时候,不会直接强硬的说“不中”,而是会用商量的语气反问道“中不中?”。
中庸还影响了河南的饮食。春秋时,尤其是洛阳古代饮食文化受儒家“中和”思想影响很深。最能体现的中庸的河南美食就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是河南菜系中的经典,到了洛阳,水席是不能不品尝的美食,它含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融合了南北口味。由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故而在人们长期的饮食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就秉承着人文的理念,而且也很注重在菜式的味道上向中庸看齐,在消费水平上以中庸为度,“洛阳水席”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完美体现了河南中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产物。
中庸对于河南的影响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甚至有人这样形容河南人的样貌。河南人的容貌特点是男人英俊、女人中庸。这样说河南女人容貌中庸,主要是说她们缺少特点,可能并不像别的省的女人有明显的特征。然而这种没有特点在别的地方女人都有特点的状况下,似乎也就成为了一种特点。
可以说中庸之道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河南人的影响尤为深远,这是因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河南人,把道家发扬光大的后来的庄子也是河南人;孔子虽然不是河南人,但他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河南的列国周游;佛教最先传入的也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就是凭证;玄学的名师也多为河南人,理学的创始人二程兄弟(程颢,程颐)也大多数在河南境内活动。可见,中庸的理念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论是哪个派别都给与了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即中原这片土地,也正是文化的发展,相应的影响方言的发展,使得河南人对于这个“中”字情有独钟。
综上所诉,河南方言词的“中”很好的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而“中”现在不仅仅是在河南,而是在全中国流行,一个方言词的传播,也体现着河南的文化的传播,人们对于河南的认识也在进一步的加强,而作为一个河南人,也越来越对自己家乡的这片热土充满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