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小镇呼中行
2017-05-16胡世英
胡世英
他们说,北国最冷要数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最冷当数呼中。这话一点不错,因为呼中是在兴安之巅上,那里是伊勒呼里山脉的北麓,是一个海拔高、气温低、霜冻期最长的地方,由此它被称为了“中国最冷的小镇”。
说它最冷那可是名符其实。你看,这一年四季里它只有3个月是无霜期,秋季未了它就来了霜降,继而飘起了雪花,天已报春它还冰雪未融,依然有如寒冬;从冬至到腊月,40来度的极冷气温屡见不鲜有几十天,最冷时竟超过了零下53度,有人定义它为高寒禁区;在那莽莽的山脉里,地下沉睡的大都为永冻层,尤其是那个海拔1500多米的最高峰大白山和次高峰小白山,常年积冰积雪,老远看去俨然雪域高原上的那片冰山雪峰。
这呼中的冰雪情结,原来是这样的浓重。于是,在那个洁白的冬日里,我走近了它。那是冬月刚过,未及冬至, 它却严寒逼人了,二十几度的零下昼温使树枝上的冰雪变得晶莹剔透起来,很像一簇簇银白的珊瑚,朗晴的天空中,洋洋洒洒的雪晶在漫舞,偶有薄纱般的雪雾弥漫而过,轻轻吸口清凉的空气,有股新鲜甜润的味道沁入心脾,那种感觉真爽。天气看去寒冷,但是不觉凛冽,在这小城的中心大街上,我走了个把钟头,不料它给我一种寒冬中少有的温和。
“为什么温度这么低却不那么冷?”我有些不解地问。
“您问到根儿上了,这就是我们呼中的特点,寒冬却不寒冷,这是因为呼中少有那种寒冷的风。”那位年轻的副区长说。“冬天寒冷是因为风寒冷,有了寒冷的风才会觉得冷,我们呼中这儿到处都是山的屏障,风到了这里不知不觉便柔和多了。”
“但要知道,在这冰天冷地里呆久了,身上的热量就会散发出去,那你自然就会感觉冷,这种冷是呼中真正的冷。”他对冷还蛮有认识,说起来头头是道。
别说,再去感觉这风,果真是柔和的,它扑在脸上温温顺顺,轻轻柔柔,似乎觉察不到它的擦脸而过。我明白了,为什么呼中人不惧冷,穿梭在大街小巷上像初冬一樣,原来是这寒冷中有种温和在,它好像特别理解呼中人,对他们有一种爱的善待,不然,这呼中人怎么总爱走近这冬天!
呼中之冬给我的感觉是这般温馨。你瞧,那山,那林,那树挂,那雾凇,那怪石,那红柳,那小河,那小城,还有兴安之巅上的一次次日出日落,以及变幻无穷的霞光朵朵,都让人觉得这呼中之冬好个壮美诱人。
那是龙首洞的山峰。披着雪花,踏着没脚脖的积雪,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攀上了那个山峰,看去有种庐山上“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险峰下那个神秘的龙首洞居然是一万二千年前的远古遗址,那里有旧石器时代的大量遗迹发现,它是东胡、鲜卑、契丹、女真族的摇篮,难怪它的山峰与众不同,有种雄奇。伫立它的山崖旁,眺望眼下的兴安山脉,群峦起伏,无边无际,小河弯延,白雪茫茫,立时感到这伊勒呼里山脉是那样广袤博大,它的胸怀无谁能比。他们说,在这大兴安岭上,数呼中山脉最多,仅千米高山就有850多座,它是山的世界,也是云海的世界。仔细端详,那种山脉迭宕、山峰错落、山岭相依,有如波澜起伏、浩瀚无垠的海,每当云蒸霞蔚之时,这里便是云雾缭绕,烟波浩渺,山云相伴,亦隐亦现,恍若仙境再现,成了摄影人追寻的一道最美风景。
那是落满奇石的山巅。人们叫它苍山。驱车沿着平坦的山道盘旋而上,便是苍山的那片开阔地,从这拾阶而上便登上了那片山巅,这山巅广阔别有洞天,几千米的方圆里落满了奇异之石,造型惟妙惟肖,但见那巨石庞大各式各样,有方,有长,有圆,有扁,有立,有卧,石表光滑,其润如玉,石中还有珍稀的古先民岩画,尽显古朴苍桑。那位镇长说,这巨石皆属角宁砾石,是几亿年前火山岩浆喷发留下的产物,是伊勒呼里山脉最古老的东西,如今它成了呼中一大景观,那名字是这景观的最好诠释,“鹰嘴石”“增寿龟”“西海巨鳌”“金蟾望月”“一线天”,叫得贴切悦耳,尤其是“北国一柱”名好听石诱人,它只身头顶巨石傲然而立,好一副鬼斧神工下的天然意象,奇异至极令人称绝。走在这山上山下悠长蜿蜒的木栈道上,既可赏石,还可赏松赏山赏雪,赏那满山遍野的雾凇与树挂,那种感觉犹同置身一片片珊瑚林里,让人彻底领略了这最冷呼中的美轮美奂。
那是红柳依依的河畔。伴着河谷的延伸,它迭宕起伏,绵亘无际,几乎要把这河谷两畔染红了,那树梢红的就像一簇簇火红的高粮穗,那枝干就像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白桦,红白相间相映生辉,与那白雪覆盖的河谷,与那生生不息的潺潺流水,恰好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图。因其枝条泛红它被称为红毛柳,可这红毛柳最多的地方就是呼中,呼中由此成了兴安岭上闻名遐迩的红柳之乡。据说这呼玛河之滨是孕育红柳的摇篮,你看,这红柳片片,始终没离开这条河谷,这河谷显然就是它的家园。这呼玛河就像浏阳河一样,九曲十八弯,穿越这呼中大地,穿越这呼中小镇,穿越这呼中山脉,它让呼中增色,多了生气与灵气。颇诱眼球的是在这般严寒下,它却丝毫不惧天寒地冻,充满了活力,奔流不息,用那潺潺淙淙的声音唱着欢腾的歌。
那是很有格调的小镇。四里来长的中心大街,规划井然,不见庞杂,透溢着一种欧式的格调,这格调吸引着我的目光。那是临街两侧绿荫后的小楼,一幢幢,一排排,楼层不高,样式洋气,看去有种品位,里面的小区一个个也很温馨,楼群林立,配套不错,看出了大山深处小城水平不差。他们说得好,我们就是想要打造一种“岭上北欧”的风格,让这最冷的小镇亮丽起来。果然,他们的气力没有白付,这么多的特色与亮点,尤其它声名鹊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在那一个个参观中,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奋进的脉搏。他们视“冷”为文化,视“寒”为资源,视“冰雪”为优势,开辟着旅游天地。
忘不了那次在摄影之家欣赏他们的大美图片,那可是锦绣山河、旖旎风光、壮美无限,听说这样的图片就有10万余张,大都是名家行家所拍,难得的宣传推介,不少南方城市看了震撼;在镇上呼中二小博雅画苑里看到了那么多堪称佳作的版画,大至老者,小至幼童,作画者上百人之众,想不到呼中版画基地办得这样火;那位诗者姜红伟也够执着,多年来收藏诗集数千册,小小的展室荡漾着一种最冷小镇的蓬勃激情。这呼中尽管最冷,但一种炽烈的文化氛围把它燃烧得火热。
我打心眼里称道这最冷小镇,更称道这些不惧严寒坚韧坚守的呼中人,是他们让这个兴安之巅小城放飞着美丽的梦想。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