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
2017-05-16吴志荣
吴志荣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西方国家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新航路开辟以后,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强大起来的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以英国为代表),通过殖民扩张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和约》。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作出了规定。
2.《九国公约》。1922年,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約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三)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在政治方面,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在经济方面,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两极格局。北约成立后,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苏美对峙的两极格局由此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四)多极化的趋势
1.多极化的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2.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两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最终以协约国的胜利、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是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奥匈帝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应对经济大危机的过程中,德、意、日等国对外扩张寻求出路,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历史事件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2.二战的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3.华盛顿会议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4.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5.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从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击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军的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4月,苏军发动了柏林战役。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典型题例】
【例1】(2014·四川雅安·4)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下面为双方辩手的观点(如表1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A.法国大革命的利弊
B.英国殖民侵略的利弊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利弊
D.美国独立战争的利弊
【解析】从正方观点中的“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丰富的资金”,反方观点中的“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给当地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等分析可知,双方辩论的是殖民侵略的利弊,再结合正方观点中的“使该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分析可知,这个国家是英国。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例2】(2016·山东枣庄·17)2016年5月29日,法、德两国在法国东北部地区举行仪式,纪念100年前在那里发生的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仪式上说,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汲取教训、构建美好未来。这场战役是( )
A.索姆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解析】2016年的100年前指的是1916年,在一战期间,发生在这一年的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例3】(2016·江苏盐城·18)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 )
A.因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
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
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所以,一战是列强为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
【例4】(2016·山东聊城·22)下面这幅漫画(如图1)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解析】本题中的漫画涉及英、法、德、美四个国家,其中德国受了伤,一条腿残了,拄着拐杖,旁边的法国还在说:“应该把他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而德国则说:“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美国是大富翁,他说:“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但英国人很不服气,说:“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儿吧。”“借给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
【例5】(2016·湖南常德·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解析】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应是殖民地方面的内容,即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
【例6】(2016·四川雅安·13)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 )
A.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C.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依据题干信息“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内容出自《九国公约》,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美国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故选C项。
【答案】C
【例7】(2016·四川达州·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召开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有着许多共同点。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都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在部分地区的“新秩序”
B.都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长久地维持了世界和平
C.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
D.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
【解析】巴黎和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A項正确;两次会议都涉及中国的问题,且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所以C、D两项正确;这两次会议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所以B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
【例8】(2016·广东·23)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B.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解析】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而在此之前,德军已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法国已投降,英国也岌岌可危。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联合苏联,共同抗击德国,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例9】(2016·四川雅安·14)1945年2月,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保证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这次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 D.慕尼黑会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内容。根据题干中会议的时间、参与国家可知,这是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故选B项。
【答案】B
【例10】(2016·辽宁丹东·40)1945年4月底,苏军对德国的最后攻坚战是( )
A.柏林战役
B.阿拉曼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中的重要战役。1945年4月底,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战斗异常激烈,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宣告结束。故选A项。
【答案】A
【例11】(2016·浙江杭州·11)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如图2所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例12】(2016·四川泸州·2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表2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析】由表格中的内容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
【例13】(2016·江苏淮安·24)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渗入”。他提出的一系列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下列所述与这一系列纲领和政策不相符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
B.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C.干涉别国内政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所以A、B、C三个选项都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政治方面的内容,后来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例14】(2016·四川雅安·15)《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苏联出兵阿富汗
B.古巴导弹危机
C.科索沃战争
D.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了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中“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可知,这是古巴导弹危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美国在争霸过程中占有优势,典型表现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故选B项。
【答案】B
【例15】(2016·湖南岳阳·45)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图3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恐怖主义
B.大国霸权主义
C.民族矛盾
D.宗教矛盾
【解析】漫画中的主体图案是美国的星条旗和地球,其中星条旗上的条子正全力缠绕着地球,其寓意是美国要称霸全球。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例16】(2016·黑龍江大庆·20)联合国从1948年开始向冲突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展开维和行动。2016年6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士兵申亮亮同志在恐怖袭击中牺牲,献出宝贵生命。材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 )
A.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B.促进政治格局多极化
C.维持世界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
D.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宗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上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上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结合题干内容“联合国从1948年开始向冲突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展开维和行动。2016年6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士兵申亮亮同志在恐怖袭击中牺牲,献出宝贵生命”可知,联合国在维持世界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C
【例17】(2016·湖南常德·29)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做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4、5所示。
材料二 2009年9月1日,在波兰北部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波兰总理图斯克、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二战欧洲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仪式。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致辞时说,为了战胜法西斯,全世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五千万人死于这场战争。普京说:“我们应该反省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他说,俄罗斯议会对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谴责,因此俄有权望其他国家也同样谴责自己的错误。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在重庆首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军队指挥机构与联合战线共同战斗,直至德、日、意法西斯完全崩溃为止。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达成了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的协议,正式结成三国军队同盟。1941年12月31日,鉴于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的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
──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
材料六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写出图4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5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團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速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何事?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分别看出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庆成为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并驾齐驱的城市,举世瞩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解析】(1)由图4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欧洲形成了英、法、俄组建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组建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由图5可知,其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是绥靖政策的表现。(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这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由材料三中“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可知,日本认为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其是战争的受害者。材料四中“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反映了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的丑恶嘴脸。(4)由材料五“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的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同时重庆也是中国的战时陪都,所以二战时期重庆地位迅速上升。(5)由材料六“(日本)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2)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3)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或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日本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即可)(4)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是中国的战时陪都。(5)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军事上,实现全民族抗战(或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例18】(2016·湖北随州·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1922年,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世界格局叫什么?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英、美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二战后世界新格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可以看出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是怎样应对这一变化的?请你写出一条中国实施的对策。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凡尔赛和约》中,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都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1922年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为扩张势力,反对日本独占中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2)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政府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世界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3)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強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美为扩张势力,反对日本独占中国;中国的抗争(五四运动兴起,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两极对峙;美苏争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互相对峙;美、苏两国以(核)战争相威胁,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方式(即冷战),争夺世界霸权。(答出任意一点即可)(3)两极格局(冷战局面或雅尔塔体系)终结,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关于中国实施的对策答出下列任一点即可: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WTO、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共十四大至十八大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