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铜镜中道教因素的流变

2017-05-16孙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5期
关键词:流变铜镜纹饰

【摘 要】西汉早期,道教因素在铜镜中便初见端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道教义理的改进等诸多原因,使得铜镜中的道教因素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关键词】铜镜 道教因素 纹饰 流变

道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道教史》的要点,道教主要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五方面,而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也是道教一直所体现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铜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道教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其影响。在西汉早期,道教因素在铜镜中便初见端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道教义理的改进等诸多原因,使得铜镜中的道教因素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因素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由于经济空前繁盛、始现对外文化交流、科学技术日益增进等必要条件,促使我国铜镜的发展首次进入高峰期。由于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天人感应”思想的出现,以及汉武帝以后黄老学说开始走向民间,尤其是随着道教的正式建立,反映在铜镜中的道教因素也丰富繁杂起来。人物纹饰主要有东王公和西王母、各类羽人、天皇、五帝、王子乔、赤松子、伯牙、钟子期等。动物纹饰主要有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各类上古神兽(天禄、麒麟、天马等)。其他的诸如柿蒂纹、博局纹、华盖、楼阁等都尽数反映到铜镜上。不仅仅在纹饰方面,诸如“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顺阴阳,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尚方作镜真大仜,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兮”,以及十二地支铭等汉镜铭文亦能鲜明地反映出辟邪、长生、升仙的早期道教思想。

(二)隋唐时期

作为封建王朝最为辉煌鼎盛的朝代,道教也在唐代,尤其是玄宗时期得到了莫大的支持和推崇。此时的道教无论是理论学说还是具体实践都渐趋成熟,而铜镜的发展亦处于第二次高峰期。同处于高度发展的道教与铜镜的相互碰撞,使得隋唐时期具有道教因素的铜镜数量倍增。其中,八卦镜的种类中包括八卦十二生肖镜、八卦干支镜、八卦星象镜、八卦双鸾镜、八卦四神镜等。十二生肖镜中包括四神十二生肖镜、十二生肖镜、十二生肖八卦镜等。故事镜中包括真子飞霜镜、嫦娥玉兔月宫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蓬莱仙境故事镜、独有幽栖地铭故事镜等。另有许多飞仙境、仙骑镜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八卦镜中亦出现“水银阴精,辟邪卫灵。形神日照,保护长生”等类铭文来传达阴阳五行的道教思想。

(三)宋、辽金、元时期

在此四百年的时间里,道教教义、教理、教制已发展成熟,并进入了厘革的全新时期。“宋辽金元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兴盛对于神仙人物故事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1]此时期典型的铜镜主要有祝寿人物纹镜、“柳毅传书”故事镜、“吹笛引龙王”故事镜、“犀牛望月”故事镜、八仙镜、八宝(八仙手中的宝物,即扇子、鱼鼓、莲花、葫芦、宝剑、花篮、横笛、笏板)镜等。“由于道教中养生术的广泛流行,新儒学的兴起和医疗气功的普及,为当时实用气功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局面”[2],顺此风气也出现了气功镜。同时,由于受炼丹术和服食内丹的影响,加之道教不以镜为实用器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铜镜形制的多样化,鼎炉形铜镜、钟形铜镜和盾形铜镜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此时期带有铭文的铜镜甚少,而带有道教因素的铭文镜也只有老彭真鉴镜、长春铭镜等。

(四)明清时期

“明中叶以后,国力衰竭,内忧外患,朝廷自顾不暇,对道教不能从财力上支持。清朝当权者及上层贵族起自关外,承袭萨满教传统,对道教不感兴趣,道教历代享受的特殊宠遇有所裁抑。”[3]而此时也正是铜镜走向衰落的时期,同处于低谷期的道教与铜镜不仅令带有道教因素的铜镜数量有所下降,而且由于当时无论从理论学说上还是政治层面上,道教很难再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因此纹饰内容上也不再有所创新,基本沿用前朝各代,如八仙寿老镜、康熙五岳八卦纹镜、乾隆五岳真形镜等。

二、道教因素的流变

(一)从铜镜内容上看

对比铜镜中的纹饰我们不难发现,“汉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从人类史的视野看,汉代处在由神话语言向非神话语言,由巫术思想向宗教思维转型的时期”[4]。在道教尚未成形的汉代,铜镜中的道教因素,诸如天皇五帝、西王母、四灵神兽、天禄、麒麟等都源自于对上古神话的崇拜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当时铜镜中的道教因素是含有庄严而又神秘的上古巫术思想的。而隋唐时期,道教教义、教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诸如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宿、符箓等具有典型道教特色的纹饰全部反映在铜镜中。但此类铜镜多为道教礼仪所用器物或道士所持有的法器,与为普通人照容所用的、更加仙化的仙骑镜、飞仙境和神仙故事镜不同,此类铜镜所表现出的是直接、具体的道教因素。虽然都是通过铜镜中的典故或神话传说来表现道教思想,反映心中所愿,但受到宋代当时悠闲、安逸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铜镜中的道教因素不仅通过大量的神仙故事镜来展现,而且故事镜的题材也变得丰富起来。尤其是元代出现的八仙镜、八宝镜,更加丰富了铜镜中的道教题材。纵观唐以后道教因素的铜镜,整体来说更加生活化、世俗化,铜镜中的画面更加生动灵活。

(二)从铜镜形制上看

汉代铜镜虽然种类多样、纹饰繁多、铭文内容丰富,但当时道教并未正式建立,意识形态领域尚且处于巫术思想向宗教思想过渡的阶段,所以在形制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基本为圆形,蕴含着古代人民“天圆地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唐代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地熏陶和影响,铜镜形制虽有创新,但只是停留在菱花形、葵花形以及一些变形花形镜的阶段上。而且一般认为,菱花是属于佛教因素范围内的。直至宋代,由于道教进一步发展,学说理论等不断改进,终于出现了更多的镜形用来反映道教思想和文化,钟形、鼎炉形、盾形铜镜等都体现着道教对镜的无比重视。

(三)从铜镜铭文上看

由于两汉时期辞赋异常盛行,反映在铜镜上便是在历朝各代中铭文最多、最丰富,也是最具时代特色的。工匠们不仅將道教因素的纹饰融入到铜镜中,也将世人想要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愿望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在铜镜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汉以后的铜镜上有关道教因素的铭文急剧减少。尤其是宋代以后,铭文已不再作为表现铜镜内涵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式了,此时铜镜中的纹饰或故事场景完全替代了汉镜铭文用以表达道教思想和内涵的作用。

三、结语

中国古代具有道教因素的铜镜,无论从纷繁复杂、精美绝伦的纹饰内容上看,还是从日渐增多、形状各异的形制方面来说,无一不体现着古人几千年来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飞升成仙的渴望。也正是道教对镜的重视和使用以及古代人民这种浓厚而迫切的情愫,从而丰富了铜镜的形制、纹饰、内涵等内容。这使得道教和铜镜二者相得益彰,并在互相促进中得到了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狄秀斌,李郅强.犀照群伦 光含万象·晓轩斋藏宋辽金元明清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98.

[2]崔乐泉.潝月华发式与龟咽鹤息式气功图铜镜[J].体育文史,1994(2).

[3]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

[4]王晓峰.中国古代铜镜设计心理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53.

孙磊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流变铜镜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玩转古铜镜收藏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铜镜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
中国就业版图“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