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困境探析
2017-05-16彭兰丽
彭兰丽
摘 要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却沦为被忽视的一角,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着重分析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职业发展困境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基层行政人员 职业发展
高职教育的发展,既离不开专职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从事教学管理和辅助性工作的所有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着重要保障。然而,在高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却成为容易被忽视的一角。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他们大都忙于日常繁锁的事务性工作,穿梭于各个部门,协调各种关系,默默的服务于广大师生,社会地位不高,自我认同感低,前途迷茫。尤其是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他们更是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困境,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对前途的迷茫、失落、自我价值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着管理队伍的稳定。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现状
1.1工作繁杂、成就感低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远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他们每天就被各种纷繁的琐事充斥着。有人不理解的会说,发个通知能花多少时间?发个邮件能花多少时间?找领导签个字能花多少时间?打个报告能花多少时间?……可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下来,甚至一年到头,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这种特定的工作性质注定了是“为他人做嫁衣”,没有任何成就属于自己。
1.2地位边缘化,心理落差大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比较注重科研和教学,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很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无非是抄抄写写、跑腿打杂,觉得只要是个人就是胜任,沦为“没专业、没技能”的边缘化群体。面对学生,他们可以自称是教师;面对领导、教师,就是服务人员,他们本着行政管理人员最基本的服务理念默默奉献,协调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碰上个别吹毛求疵、官僚主义严重的领导、教师,更缺少一种认可和尊重,久而久之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1.3产生职业倦怠,积极性不高
现在高校行政部门编制庞大,人浮于事,机构繁多,功能过细,在实际办事过程中,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完成,基层行政人员要跑遍各个部门,忙乱仓促疲于应付,甚至受到冷遇。
很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虽常年奋斗在工作一线,但职务却很难晋升,发展空间非常狭小。与相同学历相同工作年限的专业技术人员相比,晋升和待遇方面的失落感不断加强,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工作上也不愿多思考、多担待,没有钻研、探索、创新精神。甚至有的觉得前途渺茫转向其他岗位。
2现状产生的原因
2.1传统观念影响,职业认同度底
高校往往更重视教师队伍规划,而忽视了行政人员的培养规划。相对教学科研岗位而言,行政管理岗位入职要求较低,各种社会关系的人员也容易流入这些岗位。他们认为基层行政人员就是简单的重复性事务,跑腿打杂,循规蹈矩,没有专业要求限制,没有任何技能可言,完全缺乏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认识。
2.2绩效考核形式化,晋升几率低
高校虽已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但实际上却沦为形式,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难以被量化,无论行政群体中的个人努力与否,其绩效奖励也往往被平均分配。
其次,既然做行政工作,有的人肯定是想上升行政级别的,在专业技术上没有专职教师占优势,职务晋升似乎成了基层行政人员唯一的单项选择。 可“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之下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从县处级升为厅局级的比例更是低至1%”,就在这种机率超低的晋升体制下,还有“空降”官,有的人工作几十年还是副科长甚至一辈子都是个普通科员,晋升道路非常“不畅”。
2.3缺乏个人职业规划
古典老师曾说,“最大的时间管理,其实是方向上的管理”, 如有的人因教学工作压力大而转行政,又因不满足于“服务、打杂”,没有政治前途而转教学,就这么绕着圈。“一旦方向错误带来的就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成本、生命成本的付出”,因此我们要学会自己做人生定位。
3改变困境的对策
3.1改变观念,构建和谐办公环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高校三要素的解释是:行政管理、传承知识和科学研究。可见良好的行政管理,是一所高校实现其全部功能的重要基础。高校应转变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陈旧观念,行政管理者,不是说专业技术好管理水平就高,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和谐上下级人际关系,采用“岗位与人匹配”的原则,以提升行政效能。再者,领导在行使领导职权的同时,也应关心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多理解多沟通多交流多指导,以免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办公环境。
3.2明确方向,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不论是对一个团体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著名的职业管理学家萨柏着重于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的研究,他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我们都是处在“确立阶段”(25-44岁)的人群,既然在所选的职业方向中安顿下来,那么重点应致力于如何更好实现职业目标。行政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完成岗位工作所必须的工作能力和技能,还要有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從现实情况来看,后者能力的培养和锤炼显得更加迫切。
当然,这也离不开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视。虽然相较以往高校对于行政人员的培养培训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像专职教师一样有计划有目的,对于该培训什么内容更不甚了解,从来都是应付了事,今天某上级下个发通知,派张三去,明天来个文件,派李四去。这种无组织、无目的、无针对性的零散随意培训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应缺哪补哪。
3.3职务与职级并行,化解晋升矛盾
职务指组织内一系列重要的职位之统称即头衔称谓,如办公室主任、处长等;职级就是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也是体现能力、资历、等的综合标志,同时更是确定员工薪资待遇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在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基本上是按职务来定职级的,就是说没有这个职务头衔,即使表现再优秀、考核再达标、工龄再长,也不能享受那个待遇。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职务毕竟是有限的,靠职务晋升提高待遇对绝大数人来说是不现实的。这无形中就是扩大了职务的功能,而弱化了职级功能,导致职务晋升成为行政人员最大的激励,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唯一阶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这虽然指的是公务员,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也可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在实践中适度弱化职务的功能,使职级真正成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人员,至少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和尊严。
参考文献
[1] 陈晓瑜.浅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J].大学教育,2014(7):181-182.
[2] 李新.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对策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