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路模型及其仿真

2017-05-16朱文杰黄辰

物联网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模型

朱文杰+黄辰

摘 要: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等优点。相较于其它类型的电池而言,具有明显优越的综合性能,竞争优势不可忽视。其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性能完备的充电管理芯片。文中简单描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模型,并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充放电的特性曲线。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模型;特性曲线

中图分类号:TM46;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4-00-02

0 引 言

目前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设备中。在便携式应用中,一般采用容量相对不大的锂电池,以求在设备的便携性和工作时间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同样,作为设备内部锂电池管理系统,其体积和重量也应相应缩小。由于电池容量不大,管理系统相对简单,一般不涉及复杂的均衡等问题。因此,基于专用芯片在一定外围电路的配合下,能够实现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和保护功能,完全满足便携式设备的需要,同时有效控制了设备的体积和成本,深受设备厂家的欢迎。目前的芯片有的能够单独使用,实现充放电保护功能;也有的带微机控制接口,能够与处理设备协同工作,实现复杂功能。基于专用芯片的锂电池管理已成为便携式设备电池管理的最主要方式。

1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模型

1.1 锂离子电池放电模型

锂离子电池的最终电压表达式见公式(1):

其中,Vbatt为电池电压;E0为恒压源电压;K为极化电阻比例;Q为电池容量;it为电池的实际充电量;R为电池内阻;i为电池电流;A为指数区振幅;B为指数区时间反向比例;i*为过滤电流。按照公式(1)构建电池放电模型如图1所示。

1.2 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型

在充电模型中,极化电阻会一直增大直到电池达到充满状态,此时it=0,极化电阻会急剧增大。在充电模型中极化电阻为:

因此当it=0时极化电阻无意义。公式(2)在实际中并非完全正确。事实上,实验已经证明了极化电阻的变化也与百分之十的电池容量有关。所以此时极化电阻为:

充电模型中公式(1)就改为

此充放电模型在Battery中的封装如图2所示。

在图2(b)中,当i*<0时,即为充电模型,当i*>0时即为放电模型。

在图2(c)中,当电池类型不同时其模型输出也不同。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这3类电池的输出为exp(t),有exp(t)=B·|i(t)|· (-exp(t)+A·u(t))。当为充电模型时,u(t)=1,当为放电模型时,u(t)=0。

2 仿真

本文采用的充放电电流如图3所示。

整个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设计如图4所示

该系统中使用Signal Builder(信号生成器)生成了如图5所示的电流信号。通过对Battery进行充放电然后在Scope(示波器)中显示电池的电压,SOC及电流值。

充放电系统的结果如图5(a)所示。

初始化的SOC=0.8,在前100 s以1 A的恒定电流充电,则增加的SOC=[(100/3 600)×1]/6.5=0.043,所以第100 s时SOC=0.804 3,SOC的曲线如图5(b)所示。

此处,Battery response time 设为30 s,因此可从图中看到电压明显变化的区域占整个区域的30%。若设为100 s,图形如图5(b)所示,电压明显变化的区域占整个区域的100%。

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出,其电压增长曲线虽然不同,但最终结果一致。以1 A电流进行充电,其最终电压约为108.8 V,不充不放时其最终电压约为108.3 V。以1 A电流放电时,其电压约为108 V,当其以2 A电流充电时,最终电压约为109.5 V。

3 结 语

未来的锂离子电池将会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随着对锂离子电池的深入研究,对电池各种参数的了解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确。与其相应的新充电方法和充电控制也会诞生,今后必将出现性能更加优越的锂电池充电器芯片。

参考文献

[1]冯雅楠,黄秋安.锂离子电池特征时间常数的理论提取及仿真[J].物联网技术,2016,6(6):67-69.

[2]李练兵,李炳伟,武玉维,等.动力锂离子电池建模及其动态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4):234-238.

[3]张濛姣,付蓉,姚建国.微网内储能单元的建模及协调控制[J].微型机与应用,2013(20):73-76.

[4]朱亮.高精度线性锂电池充电控制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學,2008.

[5]洪剑锋,庞尔江,单晓宇,等.一种充放电双时间常数动力锂电池的建模与仿真[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53(3):364-367.

[6]陈雷.一款低功耗单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保护芯片的设计[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7]王志,唐云峰,熊雄,等.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4):119-123.

[8]姜君,张纬戈,时玮,等.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仿真技术研究[J].电源技术,2016(12):2432-2434.

猜你喜欢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模型
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放电效率的研究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基于SG3525的电池充放电管理的双向DC-DC转换器设计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研究
V2G充放电机的设计及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