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人们更接受悲观的预期

2017-05-16崔鹏

第一财经 2017年17期
关键词:悲观者悲观主义狩猎

崔鹏

最近参加了一个财经媒体人的论坛。那简直是一场末日论者的聚会。说实话,我不喜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这种孤冷大概和我不喜欢那些对中国经济做作的悲观看法有关系。

我之所以感觉这些悲观者是做作的,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在很多时候对一些问题并不了解,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作为一个对信息占有优势的人而本能地表现出悲观。这些人惯用的手段就是摇头叹气地表示“你懂的,这是怎么回事”,以和对方产生共鸣。在很多情况下,那些没头没脑的媒体人凑到一起,这种摇头叹气就会蔓延开来。

在一般情况下,真正的悲观主义者都会犯一个错误。芭芭拉·塔齐曼对这种错误曾经有很好的描述:他们抓住某种可能性然后将其推演,而忘记了末日因素迟早会催生出应对机制。任何含有人类因素的问题都无法靠推演来说明,而历史是人类的故事,所以它从来不遵从科学曲线发展,而是永远愚弄它。我再说得更具体一点。就像那年中国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如果按照悲观主义者的看法,这种爆发性传染疾病当时还无药可治,那么一个病人在活着的时候每天会传染三个人,如此类推下去,中国人基本都会染病,只能在家等死。

但实际情况与此却相差很大,只经历了大约半年,这种恐怖的疾病在中国就基本消失了。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原来一样。过度悲观的人在逻辑上的问题是,忽略了人的一个重要特性—人们会由于外部政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不同的反应,单个人如此,一群人也是这样。

历史上最著名的悲观经济学家可能是托马斯·马尔萨斯。他预测地球上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只能通过疾病战争来解决。如果不那样,人们很快就会耗光地球上的资源。但事实是,人类通过工业革命解决了当时的人口问题,而当下地球上居住的人类数量是马尔萨斯时代战争临界点时的6倍还不止。

当然,对经济前景过度乐观也有同样的问题。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虽然把人假设成“理性人”,但实际上的人比理性人的反应要迅速得多,而且也没有理论上的那么理性。

不过你发现了吗?人们更容易嘲笑那些过度乐观的预测,对那些过度悲观的预测的容忍度则高得多。这种舆论倾向造成很多人,特别是财经媒体从业者在他们的真实言论中更容易对经济持悲观态度。其实作出这样表述的人,大部分并不是真的悲观者,ta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较聪明,或者是受到周围舆论攒动,实际上自己根本没看法。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在大多数时候会本能地对悲观更亲近(除了在自己的婚礼上)?

这和人们的进化过程有关系—在原始状态下,自然环境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人们在乐观预期时会相对保守,比如只在部落营地里休息;在悲观预期下,人们为了生存会更倾向于冒险,外出狩猎。如果,悲观预期是错的,人们照样在营地里睡觉就可以了;但如果乐观预期是错的,那么人们就要紧急出动去狩猎,而狩猎效果还不一定好。这让人们认为,乐观的错误损失更大,而悲观的错误损失很小。人类社会还有个规律从反面来说明对悲观和乐观的不同看法:法律对犯罪的惩罚规定非常明确,而对做了对社会有益的事的人,却没有充分量化的奖励标准。

對投资者来说,过分的悲观预期和乐观预期都是有害的。简单的说,该赚到的钱没赚到和不该赔的钱赔了对投资者的伤害是类似的。在悲观预期盛行时,很多人会趋于保守,因此错过了投资的好机会。而我理解的格雷厄姆所说的“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也就是不要被那些随声附和的悲观看法所蒙蔽,而要有一个对未来更加客观的预期。

猜你喜欢

悲观者悲观主义狩猎
永不言弃
为什么乐观者往往成功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狩猎还是偷猎
狩猎等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