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
2017-05-16叶云
叶云
摘 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巡视工作虽然具有临时性的特征,但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巡视工作开启了监督工作的新形式,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以及组织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时期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合理的意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国的反腐败体制,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关键词 新时期 巡视制度 恢复 健全完善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缺位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在党的制度和国家建设问题上也由国情变化产生新的需要。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制度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关系重大,好的制度能够为好人真正的做好事提供保证,也能对做坏事的坏人进行必要的惩治。制度问题应该引起全党的重视,领导、组织制度问题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根本性的重要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更要加强重视。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不止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还没有将巡视工作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但在党内监督的其他方面有了加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的具体情况,带领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吸取苏联和建国初期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个人专断和背离人民群众的行为。“关键是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1987年《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中强调指党的纪律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仍由纪律委员会全体会议产生,其中删除了“党的中央纪律委员会的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一条。由此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党内纪律问题,并将反腐败和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作为纪律监督工作的重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科教文卫事业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也取得巨大进步。然而,这一时期党内也出现一系列问题。1993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中指出虽然党中央对于赠送和接受礼金问题曾做过多次规定,但仍有一些地区、部门存在违规现象。这些容易诱发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等腐败行为,更会败坏党风、政风,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国务院的另一条通知中指出“许多地区、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利用发行债券等各种方式进行集资”,“问题相当严重”。
由上述通知等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伴随产生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2 十三届六中全会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恢复确立
党的十三大召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我国经济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又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对此中共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及时地对工作计划作出调整。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在对党的监督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定的同时强调各级党委可以根据自身建设发展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这是党在新时期第一次重新提出和实践巡视工作。党的巡视工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具体看来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巡视主体得以确立,派出机构发生变化。巡视工作确立初期主要以中央为主,部分省也派出巡视组。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反腐败工作由各级党委、纪委负责。1993年江泽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加强反腐败斗争 推进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中指出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督促检查”。可见这一时期的反腐败工作仍有待加强。进入第二阶段,巡视巡视组派出机构由中央纪委派出到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这样的变化说明中央對于巡视工作更加重视。巡视派出机构的双重同时也说明巡视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之后,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要进一步强调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巡视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党内监督提供了重要抓手,为中共反腐倡廉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其次,巡视内容更加丰富。巡视初期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监督检查被巡视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二是监督检查被巡视单位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执行党的纪律情况。巡视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在原有任务基础上,又增加了检查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情况的工作。2001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载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努力拓宽民主渠道,依靠广大群众,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这说明巡视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
再次,巡视工作范围不断扩展,巡视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巡视工作确立初期巡视的频率不高、周期过长,两年左右时间内中央巡视工作组只巡视了18个省级地方。巡视工作进入发展阶段后,巡视对象由初期的领导班子扩大到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并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强调对主要负责人问责。此外,地方党委的巡视工作也进入试点阶段,这有效地弥补了中央巡视组巡视力度不足问题。此外,巡视工作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相结合,要立足于教育,狠抓各项已有规定的落实工作。尉健行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坚定信心,加大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巡视制度,加强巡视组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中的监督、指导作用,推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落实。”
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围绕提高防腐拒变和地域风险能力的主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这一时期中央共派出九批巡视组检查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及其人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政勤政、遵守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此可见,党中央在不断加强监督,推动权力沿着规范化的轨道运行。
3 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逐步发展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方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给党内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更要加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总的来说,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这一时期,巡视制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巡视工作的重要性得以确认,巡视工作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巡视制度。”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这一时期的巡视工作在制度上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就。首次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也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了新的制度化发展阶段。
其次,巡视范围不断拓展,巡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后,许多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出现了违反纪律的腐败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巡视的方式对其监督并形成震慑。此外,巡视工作的频率也不断加快。这主要是因为巡视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巡视组的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巡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再次,巡视两级制度确立,《巡视工作条例》颁布使得巡视工作有章可循。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的开展。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在党的正确的思想领导下不断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力度,着力研究解决巡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完善巡视工作,规范巡视行为以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反腐倡廉法规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
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健全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建设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围绕巡视制度建设进行了全面探索,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巡视工作重点在于发现腐败问题的同时形成震慑力,打压腐败势力。在实际工作中,巡视工作坚持党中央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中心,坚持实现“四个着力”,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所以为了加大力度打击腐败,就要更好的发挥巡视工作的监督作用,不断增强巡视工作的震慑力度,更加重视巡视工作方式的发展和改进以适应复杂艰巨的反腐败工作。2013年王岐山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纪委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加强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败意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全面深入的推进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改进巡视工作方式,突出巡视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加强巡视工作组发现问题的能力,并确保巡视成果的充分运用。其中还要加强对派驻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纪律监督,防止出现巡视组内部的腐败行为。
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工作强调了巡视的震慑遏制效果,用不断创新的巡视工作方式,扩大巡视覆盖面的同时,又指出要重视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国有经济作为公有经济的主导,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重点国企的巡视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发挥专项巡视的重要作用,加强巡视成果的运用,推动被巡视地方的整改,并实现整改情况的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首次“回马枪”的实践既实现压力的全面覆盖,又体现了巡视方式创新下震慑作用常在。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制度,党内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央巡视组通过加快巡视节奏、适党增加人员力量,重点关注中心任务开展专项巡视等一系列创新方式,努力完成全覆盖任务。在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上总结经验教训,明确责任,实现巡视工作的效率化。“三不固定”和“一次一授权”的实施更体现了党中央对巡视结果合理化的期望,也有效割断了巡视与被巡视的某种“默契”。在巡视结果的转化问题上,中央巡视组通过“回头看”的方式表现出巡视工作强化监督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重视巡视制度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溥,唐会要.诸使上[J].中华书局,1955:77.
[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194.
[3] 中共中央文獻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8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3:56.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人民出版社,1993:143.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3:182.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3:175.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3:235.
[9] 蒋建华.中国反腐倡廉大事记(第五部)[N].中国方正出版社,人民日报,2010,1999-6-1.
[10] 蒋建华.中国反腐倡廉大事记(第五部)[N].中国方正出版社,人民日报,2001-9-28.
[11] 罗孟涵主编.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概述[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31).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人民出版社,1993(175).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3(54).
[14]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110).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6).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23).